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发言     
《阳光体育》的编辑们:你们好,我想你们的杂志应该不是给我看的吧?因为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我很喜欢体育,因此平时会买体育杂志看。看到你们的《阳光体育》,我感觉名字很好,体育就是阳光的嘛。看了你们的杂志以后,感觉内容不错,挺适合年轻人们看的,很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我一定会推荐给我的孩子看,也会让她推荐给她的同学们。但杂志还是有一些小问题。我比较喜欢乒乓球,这方面的内容好像不多啊!  相似文献   

2.
I篮球     
你爱生活吗?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么你就大声地回答我:“你爱运动吗?”如果你的回答还是“YES”——那么你就喊出来回答我:“你爱篮球吗?如果你的回答依旧是“YES”——那么就应该对着镜子冷静地说我爱这一切,所以我爱《当代体育·篮球频道》。俱乐部是我们与读者明友们互动的栏目,不管是篮球频道也好还是篮球也好,都缺少不了这个重要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本期篮球频道改版之前,作为俱乐部的首席大编辑(嘿嘿,有点自不量力!),小包我有责任通知大家:“篮球频道本期开始正式改版。我们将会一改往日沉闷的什么这个报道,那个报道,增添了新鲜的时尚元素在里面。多了更多大家知道和不知道的事情。关于具体的事宜小包已经在卷首回答了读者的疑问,大家看了就明白了。”我们在很用心地做这本杂志,也希望它在给大家带来你们想知道的消息的同时,更能够让体们心情愉快。总之一句话,喜欢不喜欢就看你们的来信了,你是投稿也好,提问也好,漫画、诗歌、散文我们是来者不拒。只要你们喜欢,小包可以代表全体同事向你们正式宣誓:“我们会本着恪尽职守的原则,努力奋斗,争取冲到娱乐、体育等新闻的第一线,为大家报导出及明、准确、客观、愉快、时尚……的消息!并且用尽全部力气,绞尽所有脑汁,写出你们最喜欢看的杂志。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珍惜你们的每一封来信,将其永远地铭记于心!”谢谢啊!  相似文献   

3.
上期载:本刊请出一直与他一起踢球的韩金铭、冯峰等球员告诉我们他们眼中的海东。* * *△海东,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哦,1月15日,我记得那年(1992)1月15日我们国奥队从广州出发到吉隆坡参加奥运预选赛。△那次你们去多少人?▲20多人,好象有二十八、九人吧!△那年你多大?▲23岁。△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吗?▲不用吧,那次比赛,嗨,好象大家都记得清清楚楚嘛。△好象吉隆坡那时也热得要命。▲热的很,突然变了一下环境到这么热的天气里,当时大家有点不适应了。我记得有35度左右吧。△第一场比赛中国队参加了吗?▲不,不是,是巴林和卡塔尔,是西亚的两个队。△你们到场观看了吗?▲没去,但我们在电视里看了,因为以前我们对  相似文献   

4.
水中刀问答     
《当代体育》编辑: 你们好,我已经给你们寄出好几封信,但一点回音都没有,我真的那么不起眼吗?我这次来信是有一个小问题想要问你们,我是《当代体育》的书迷。我热爱篮球.所以你们每月的<篮球频道》和《当·篮球》我都会买,但它们具体出刊时间我却不是十分清楚,《当·篮球》有时可以在当月的12日买到.有时提前一周就可以在书摊上看到,弄得我十分困惑该刊的出版时间.请告诉我正确的出刊日期,以免我错过当月杂志。 谢谢!先到这里吧.老编们可得支持我,把我的信登出来,下次再叙吧!  相似文献   

5.
田径杂志编辑们你们好: 我在看田径网站时发现,田径网站上说,田径比赛早在1876年的近代奥运会上就有了,而我们的课本上说是第一届近代奥运会是1896年召开的,我不明白,请你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我解答一下。 祝您们工作顺利! 马兆才编辑答复: 田径是一项古老的运动,早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  相似文献   

6.
伦敦妹     
《体育博览》2012,(1):32-32
《体育博览》的编辑们,你们好。终于在报刊亭逮着你们家杂志了。以前经常在网上阅读或者手机上看你们家杂志,总想去买一本,但是一直没时间。今天路过报刊亭,发现右边一抹鲜红,好眼熟。仔细一看,果然是你们家杂志。哈哈!  相似文献   

7.
王查娜  宗河 《新体育》2005,(5):46-46
新体育(以下简称“新”):你们是因跳水而相识的吗? 钱德勒·纽贝里(以下简称“钱”):是的,以前我们是队友,也是朋友,那时,我21岁,他19岁。新:是什么让你们走到了一起?是因为共同的兴趣? 钱:不,我们的兴趣一点都不一样。他喜欢游泳和打游戏;我喜欢看电影和读时尚杂志。我们是兴趣截然不同的人。但我们都热爱跳水,热爱生活,这是我们最大的共同点。新:在澳洲,你们是自费训练。是什么吸引你们一直坚持训练? 钱:我喜欢比赛带给我的感觉,很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8.
球迷信箱     
《当代体育》2011,(28):109
泰兴张文君《扣篮》的各位编辑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学生,同时也是一位篮球迷,第三重身份就是《当代体育·扣篮》的粉丝了。很高兴能有一次这样和你们互动的机会,借此机会表达我对贵刊的喜爱之情,也把自己一些想要叨唠的话说出来,扰扰你们的耳朵根子。从高中时候起我就开始打篮球了,而看篮球杂志成了我兴趣的一部分,作为学生的我们很自然地选择了  相似文献   

9.
你来我往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东士城路8号A座22层A室《电子竞技》杂志社经历了忙碌的九月后,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十一长假。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假期一晃就过去了。进入年底,比赛逐渐变多,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就要到来了。不论是小编们还是各位读者,大家都一起努力吧!努力看比赛,努力打比赛,努力写稿子,努力买杂志......最重要的是努力长大!  相似文献   

10.
真的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是去年吧。只要一到年底,电子竞技的各大赛事就像变戏法一样突然变多了起来,以至于编辑部在11月和12月初的时候,几乎随时都只有一个人能够在"温泉"里面挂机,而其他的编辑同志们都奔赴前线杀敌升级。对于喜欢看比赛报道,喜欢电竞明星居多的读者朋友来说,接下来的这几期杂志就不要再错过了。从这期杂志开始Dreamhack,BWC,  相似文献   

11.
之后,之前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9,(3):156-156
姚振绪曾说过,能够从事自己爱好的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年,得益于他和夏娃姐引路,我有幸成为《乒乓世界》的一员.若干年后,当爱好正式成为工作,走进球馆,我免不了收获球友艳羡的目光:“你们是不是经常能见到国手啊?”“是不是出了什么新东西,你们都打不完啊?”“什么乒乓球比赛你们都能到现场看吧?”  相似文献   

12.
我发言     
编辑部的哥哥姐姐:我是一名非常喜欢运动的学生,只要有时间的时候,我就愿意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体育节目。不过现在由于上学时间太忙,我没有时间再像以前那样看比赛了,因此你们的杂志就成了我很重要的体育大餐。冬天来了,我想多了解一些冬季体育项目的情况,希望编  相似文献   

13.
当体育教师的,我们都知道怎样上体育课、怎样进行运动训练和比赛,没有人象上体育课那样去进行训练和比赛,这是很清楚的。至于在争论多年的竞技和体育的关系问题,对此我们就糊涂了。什么是竞技,怎样认识竞技,竞技和体育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在头脑里已经盘旋了多年。带着这个问题看了一些有关的书刊,加上自己的体验和思索,特别是最近看到苏联阿什马丽娜《体育理论》中对竞技的论述,总算初步了解一个倾向性的认识。把我的这种倾向性的认识写出来与同行们交流思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来信选登     
《网球》2006,(8)
2003年在喜力公开赛上,第一次看到《网球》杂志,那也是你们的创刊号,那时候没有买,2004年看喜力时又看到《网球》,那次终于没能抵住诱惑,订了一年,2005年在大师杯上我依然订了一年。我觉得你们的杂志无论是在文章和图片质量上都是很棒的,海报送得也很有质量,只是由于月刊的关系,许多比赛情况都无法及时在杂志上反映……希望以后多些Lleyton为封面的《网球》,至今只有一本,我可等了很久的!——Key/上海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费城,在所有的NBA球队中,我最愿意效力的就是76人队。这是一个新组织,我也是一个新人,让我们一起开创新时代吧!我有能力, 有热情,我是那种把每场比赛都当作总决赛来打的人,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阿伦·艾费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女篮同志们: 你们在昨晚的比赛中打得很精采,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以86:83的比分战胜了实力很强的美国女篮,为祖国争了光。看了你们的比赛,我们观众的心情无比振奋和激动。大家交口称赞:这些姑娘们是好样的,没有辜负观众的期望! 这场比赛,你们的特点是:防守严密,进攻积极,投篮准确,配合默契。应当说比过去的水平有很大提高。这说明你们的进步是很快的。从去年你们同日本女篮比赛失利后,你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严格训练,大干快上,一年就大变了,真是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7.
漫画幽默     
生日礼物 前俄罗斯队主教炼罗曼采夫在球队同比利时队的比赛之前对他的队员说:“小伙子们,今天是我的生日,你们赢下比赛作为我的生日礼物吧。” 有一个队员接过话说:“尊敬的伊万洛维奇,可是我们已经给你过过生日了啊。”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老师,他们不让我们参加篮球赛,他们嫌我们技术差。"我一看,呵!原来又是那几个"刺头"在那里打独球。"他们不要你们,那我和你们打好吗?"好!"同学们热烈地欢呼。于是我便组织这些学生开始了比赛,并临场指挥,甚至还加入了不少女学生。比赛过程中,我尽量少运球、少投篮,把更多机会都留给了学生,每当学生进球后,我都会大声地叫好,  相似文献   

19.
《电子竞技》2012,(20):73-73
9月25日我们将迎来本次K1职业电视联赛的最后一场比赛,虽然比赛还没完全结束,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提前告一段落了!输,不管出现在什么时候都总是让人那么难受,虽然在参加这次K1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输的准备!自己已经一年半没专业的训练过了,而且接手队伍到参加比赛刚一个星期!但在输掉与fnatic的生死战后,心里还是有点失落。我们开局在大比分领先下丢掉就更加让人觉得可惜,机会就在眼前却没有把握住。人总不能一直把目光停留在一些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上,如果遗憾沮丧可以改变现实,那我想人人都可以成功了。可惜归可惜,遗憾归遗憾,这都已不是重点!,重点是要向前看,重点是经过这次比赛我们TFE是否有进步,我的小队员们是否有学习到东西!  相似文献   

20.
与《篮球》结缘始于初一。那时,我是班里最高者(1.62米)。体育老师找到我,加上其它班一些高个子,组成了校新生篮球联队。在我们联队成立会上,指导老师杨昆宏老师说:“小伙子们,身高是你们的一大优势,今天,我送给你们一人一份的《篮球》杂志也是一大优势,书中有什么看不懂的就来问我好了!”当时我并不在意,打篮球还要看书不成?拿杂志往床头一扔便算完事。 一次在家,实在闲着没事,便翻出了那本《篮球》。谁知一打开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想不到这普普通通的书中竟有这么多知识,篮球的世界原来这么有趣啊!我一口气读完,犹如大渴未解、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