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孩子一起过语文的日子。”简单、素朴,他的课堂就是这样一段段平凡、普通的生活:自由、快乐.他教的孩子就是一个个这样自然、本色的稚子。太多人喜欢他的课.因为简单中总有着那样一种深邃.素朴中总有着那样一抹光彩:太多人喜欢他的课.因为他的课堂上,孩子自由却不散漫。灵动、活跃.在一阵阵笑声中总有收获。于是.我们不得不感叹:这...  相似文献   

2.
和我说话吧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下课后,总喜欢留在教室里,看孩子们嬉闹、游戏。那天,一个男孩子走过来,很自然地依着我站着,笑眯眯地看着我。这是一个漂亮的像小天使似的男孩子,我问他:“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谁呢?”我常常这样问孩子,答案一般不外乎我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类的,也有说“喜欢老师”的。没想到,他想了一会儿,对我说:“老师,我喜欢和我说话的人。”那天我的脑子里一直装着这句话,沉沉地压着我的心。我一直在想,孩子为什么说喜欢和他说话的人,因为和他说话的人不多?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有点儿孤单?在学校里,孩子自由交流的时间,也只有课…  相似文献   

3.
一、游戏精神缺失的语文"不好玩"你喜欢语文吗?多数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可能爱读书,但不爱语文课,他们可能会考试,但不喜欢语文,就连不少老师也不喜欢语文。因为,当下的小学语文不好玩!语文很沉重,它承载着学校、社会、家庭太多的期望;语文很复杂,这个流派那个思潮,还离不了这样那样的练习册、习题集;语文很严肃,中国传统师道缔造的课堂严谨刻板,仿佛苦大仇深。小学语文不好玩的背后有多种原因,最根本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教学细节呢?"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才有了让我们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有它的教学才会那样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隽永俊秀。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那是一种心灵奔放的美,一种生命律动的美。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 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 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 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 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 《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 处理,让我感触颇深。 A老师上完课后问学生:"你们 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  相似文献   

8.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却孕育着深刻。我们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一些灵动的细节,才会那样充实,那样精彩,那样让人回味无穷。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处理一些细节呢?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见到小文就喜欢上他了,小小的个 子,忽闪的大眼睛透出一股机灵与顽皮。可一个星期不到,我就觉得要真正喜欢他并不那么容易,因为他有太多的不讨人喜欢的习惯,整天不停地吮吸着一只大拇指,上课总有开不完的小差,作业总喜欢拖拉。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他,他更多的是置之不理,或者只顾玩,或者懒洋洋地伏在桌上,或者就是津津有味地吮吸着手指。如此懒惰的孩子,我还是第一次遇上。 大扫除时,小文完成了他的分内事——擦瓷砖。看见我站在桌子上擦电扇,矮小的他也学着我在桌子上垫上凳子擦起日光灯管。擦得那样专注,你能说他懒吗?我寻思着转变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自由开放、充满活力的生态化课堂。学生自由阅读理解,自主体验感悟,自我发现问题,自由表达观点,张扬独特的个性;教师的课前预设要随着课堂的随即生成而推进教学的流程。当然也应是语文味十足的规范化课堂。因为"自由的课堂"不等于  相似文献   

11.
《坐井观天》是小学语课本中的一则生动的寓言故事,深受低年级儿童的喜欢。但笔在教学中却发现了这则简单的寓言故事中存在着微妙的逻辑错误。课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尊重儿童个性,应该尊重"儿童文化",让童真、童趣融入小学课堂,让孩子们的童心在课堂上尽情飞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让孩子的童心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上飞扬:创设自由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教学细节呢?"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才有了让我们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有它的教学才会那样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隽永俊秀。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那是一种心灵奔放的美,一种生命律动的美。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是充满诗意的职业,徜徉在文字之途,采撷诗意之花,享受书香滋润,赏视孩子的笑脸,充盈着年轻心态,好美的境界!现实中也有这样的呐喊——"每周备课太多,整天忙于写教案,没有研究教材的时间。""作业太多批不完,除了语文作业、作文外,还有读书笔记、周记、日记,放下这样又是那样,一天到头不得闲。"下面略作统计:语文教师每学期教案数100个,包括16个作文指导讲评教案,书面作业45-60次。有的语文教师还要代上品社或品生课,还有校本课。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教师先  相似文献   

15.
李春 《四川教育》2005,(2):58-58
课堂的精彩常常源自于预设之外的生成。案例中一个小小的意外“我不喜欢小珊迪”打乱了教原来的教学程序,也改变了教的教学思路。这个意外是一个收获,引发了更多孩子的思考。教没有忽略这个教育的契机。不是简单地把答案摆出来,而是通过引导争鸣,让孩子们在自由的言谈中掌握了课的重点、难点。连刚才说自己不喜欢小珊迪的孩子也说:“我现在喜欢小珊迪了,但我喜欢的是他的品质,而不是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首先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营造交际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动口说,给每个孩子以充分表达的机会,使每个孩子都能畅所欲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本课的设计力图充分体现“互动”这一特点:在生生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力,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在群体互动中展示成果,培养创新精神。这样,口语交际课就成为了孩子喜欢的自由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想说、敢说、要说,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领导对下属的评论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他是否听话。我们对孩子的评沦,也早已有了一种定论,那就是孩子是否听话。似乎有这样一个定理,一个人再有本领,只要他不肯听话,那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是不能信任、不能赋了重任的人,同样,一个孩子再聪明能干,只要他不听话.就会给人带来许多麻烦,让人看不顺眼。作为一个老师,似乎总喜欢自己班里的孩子听话,像一只只小绵羊,随你往哪儿赶都行,都默不作声,那样既不会给你惹祸,管理起来容易,也像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中回忆道: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他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田老师那优美的诗歌,动听的故事,在孩子的心里,不啻于是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在"情趣"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公开课、研讨课中,我喜欢坐在学生的身边听课,课堂上洋溢的童真、童趣,是那样地和谐、美妙。看着孩子纯真的笑脸,听着孩子稚嫩甜美的读书声,感受孩子对生命的美丽遐想,发现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愉悦的同时,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状:教师安排的自读课文,学生读得意犹未尽,教师已经喊停了;学生的回答只要沾上预设的答案,教师就把话语指向目标;组织的小组  相似文献   

20.
本刊第5期刊登了邵龙霞老师的作文教学设计《"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教学》。细读之后,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其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该设计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喜欢或崇拜的人",可整个课堂却始终是围绕着"妈妈"进行的。从播放歌曲《妈妈的爱有多少》引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