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王春波 《钓鱼》2006,(21):46-47
金秋十月.我的老朋友策划了一个服装展销会.邀请我去参加。在展销会上,朋友为我介绍了一个韩国老板老朴。此人中等个头.四方脸.穿着一套牛仔服.透出一股精神和精明。他与我同岁,只是小了我几天,所以.他用半生硬的中国话叫我王哥。在酒吧会上,我与他交谈半天。他原来在韩国开设过化工材料工厂.还喜欢搞传统工艺品。多年前,他到威海投资兴办化工企业.却对中国的行情与市场不尽了  相似文献   

2.
毛偊 《网球天地》2012,(3):51-52
David Luddy.我叫他拉迪爷爷,英国人,岁数当然并没有到让我叫爷爷的年纪.只不过一来我和他的孙女是同天生日,再来他总是说“人过了30岁.年纪早就不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曾汉中 《乒乓世界》2005,(2):108-108
初识林先生是在厦门常去打球的球馆里。他50出头.膝盖上套了一个大护膝。在一旁静静观战许久后.他便把目标锁定于我。果然来者不善.他的横板两面拉打得我只有招架之功.尤其是他的发球让我大吃苦头。所幸几局过后.我逐渐适应了他的发球和打法.用快速推两边大角.伺机大力扣杀的招术.压制了他的优势.稍许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4.
魏昕 《围棋天地》2013,(12):114-116
记得十多年前在北京见到程晓流.他建议我说你应该写点什么。我想了—下.觉得自己这一生既无亮点更无辉煌.也没有他的写作才华。就问道:我写点什么呢?他说.名字我都给你想好了,就叫《我下围棋的时候》。这次应围棋天地王锐女士之邀写了点“什么”.算是一个回忆吧。  相似文献   

5.
声音     
“我只是想给他试图超我制造困难。我清晰的证明自己不想被他超过。但是……我没有发觉我的动作带给他的危险。如果他这么觉得.那么我要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相似文献   

6.
我知道我的命运中会遇到一个人.在梦中我经常清晰地看到他的脸。这是我一生的挑战。我不知道结果如何.我只记得他穿着一身黑衣,没有表情。没有人知道我的压力.也没有人想着去了解。我从中国球迷的眼中感受到了这份压力.我从遥远的英格兰而来,我的血液里有着传统的傲慢与尊严。我的同样在白了头发的老基斯,我们在等待着四?A也许他是一个天才,但我急出青氛自己的理论.自己的信亲.自己的*严去冒险,也许技信了.也许是你们大穹饬了OA除了运动服.我只安西装.我当铭记对我回来中国的那一天.天气正好.我肤色红润。A那是一场圆梦…  相似文献   

7.
我与老梁     
朱少军 《乒乓世界》2003,(9):I004-I005
与我同属“鼠”的梁宏达.其实小我一旬。本该叫他小梁,但这家伙天生老成.块头也大,加上他本人常跟球友们卖个老.自己弄个笔名叫老梁.大伙儿都叫他老粱,我也就随着大伙儿叫了,可他居然叫我“小朱”,这点让我心里好不郁闷。  相似文献   

8.
吴杨 《收藏》2010,(4):28-33
庚寅初始.我有机会与马海方老师结伴外出.朝夕相处。话说作画。他曾相问曰:“说说我的画.你有什么看法?需作哪些改进?多给提点建议。”说这话时我见他眸子发亮,神情专注.不无热切。他是位沉默寡言之人,通常言语不多.生活简而又简.唯有说画、作画,精神头便来了。  相似文献   

9.
我父亲教了一辈子体育,他擅长的项目很多。羽毛球是特别突出的一项.这个领域的人很尊重他.惭愧的是我做为他的女儿对他这方面的工作了解并不多。抗战前在北平燕京大学他教羽毛球的资料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学校被日本人关闭,我们全家辗转到后方去.都遗散了。  相似文献   

10.
马林 《乒乓世界》2005,(10):17-17
自从国梁当了主教练,孔令辉就是我们的队长.也是整个队伍的核心。现在队里小孩都管他叫“辉哥”.虽然我年龄比他小,可是我们共同战斗的时间太长了.特别熟.所以我还一直叫他“小辉”.我感觉小辉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也很开朗。在打球上.他的战术头脑和经验同样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1.
全能     
谢明 《网球》2012,(2):136-136
我第一次看见老赵是在一次圈内聚会上.他端着一杯混合饮料却喝得满脸通红,当然他有可能在别的地方喝了酒.或者是对暖气敏感的缘故——他笑得非常开心.显露出一种要见人就抱的架势,好像是这里的主人一样。他热情地和我很多朋友打了招呼.  相似文献   

12.
都灵爱未眠     
皮埃罗在1月23日透露.去年八月曼联曾经邀请他加盟。红魔的官员同他进行了接触.但已经在尤文图斯效力了整整十三年的斑马王子决定留下。他说:“这都是真的,我可能已经成为了一名红魔。曼联俱乐部的代表在8月份时同我进行了联系。起初我很荣幸.但是我从来没真正考虑过要离开尤文图斯。我已经在尤文图斯踢了十三年.并且想在这里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我相信弗格森爵士会理解我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网球博客     
《网球》2007,(2)
Y教授博客/老周(http://blog.tennis.com.cn/user1/zhoushuxin)今天球场对面站的是我的老朋友、老对手、老哥们,人称Y教授。因为他三十出头即获得教授职称。他站在五尺讲台上的样子,我从来没见过。我们俩之间总是有一张网,就像今天一样,我站在他的对面。但他在他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李隼成为中国乒乓球队女一队的教练员。他是北京人。曾经用地道的北京腔这样讲过他进入国家队的经历.“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没取得过什么好成绩,既然国家队敢要我.那我有什么不敢来?”  相似文献   

15.
邹卫平 《钓鱼》2006,(12):35-35
我钓了多年的乌鱼.但是与钓友李传桃相比.还差他一截。他比我更专业。近来结伴钓了两次。他的战绩总让人大喜过望。  相似文献   

16.
《电子竞技》2009,(3):22-23
我们的老朋友Noname这一次终于来到了中国。作为《电子竞技》杂志的专栏作家.他在中国都有哪些所见所闻呢?他在这片一直向往的电子竞技国度上是否过得开心呢,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还是让他本人来告诉你。在之前的Noname专栏里面.他曾经多次提到中国的电子竞技环境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向时也给出了很多诚恳的建议.所以在这里我要对他表示感谢。也希望他能玩得开心。遗憾的是这次因为工作关系我没有前往成都看望我的这位老朋友,那么借点地方说话吧:“Noname,别客气!常来玩!”  相似文献   

17.
陈中春 《钓鱼》2006,(17):42-43
2002年8月退休后,我经常骑自行车去莲花水库钓鱼。每次出门都很早。经常在半路上都能邂逅到一位钓友。每次与他擦肩而过时.都能听到他一声亲热的招呼,尽管当时我们并不相识,但感觉距离很近.因为大家都是钓鱼人。入夏后的一天.我又去莲花水库钓鱼.正好在茶店子这段路的路上又碰见了这位老人.我骑着车刚超过他不远。车的前胎突然一下泄气了。当我正在检查时。他已超了上来,问我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8.
成就感     
王元 《围棋天地》2013,(13):M0001-M0001
本期,徐志伟先生的文章《令人叫绝的老彭》.有趣有味。老彭,这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团级干部.能够适应地方的工作、生活.尤其是能够将在部队上学会的围棋和倒背如流的毛主席诗词结合起来,真的让我既感到佩服又为他高兴!我暗暗地想.要是我有他这样的诗词能力,该多好!  相似文献   

19.
《体育博览》2010,(11):128-128
《网球画报》的编辑们好。我特别欣赏费德勒.多年来只要有他的比赛我一定守在电视机前。如果实在有事不能看,我也会让老婆帮忙录下来,等我有空再仔细欣赏。其实不仅是他的比赛,关于他的任何事我都很有兴趣了解。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09,(4):10-10
沃达死磕 我原本对他知之甚少.如今却为他痴迷。他虽然已经是标准的中生代球员.成名却只是在近两年间。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被大家广泛认知的原因不是因为球技,而是他的感情生活.这大概是一位职业球员的最大悲哀吧。然而.沃达斯科是个不认命的好家伙,事实证明.和安娜的甜蜜旅行只不过是伟业的途中一站.这些年他一直都在进步,虽然天赋怎样都比不上儿时好友纳达尔.但永不服输、勤能补拙的个性足以帮助他完成属于自己的一世霸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