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同龄大鼠代谢终产物乳酸(lactic acid)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影响。结果:经过8周的跑台运动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氧、有氧训练组大鼠血乳酸水平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氧组的LDH活性值显著升高(P〈0.01),而有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无氧训练组组内第8周与静息值相比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有氧训练组组内LDH活性始终无明显变化。经过8周的训练,无氧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的活性有了很大提高(P〈0.01),组间组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氧组肌酸激酶的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较无氧组变化较小;对照组几乎无明显变化。结论:经过8周的跑台训练后,两种训练方式均有效提高了大鼠的血乳酸水平。不同方式的跑台运动训练后,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变化出现在无氧组中,显示无氧组的运动强度更能刺激大鼠血清LDH水平。两个训练组大鼠血清CK值,横向组间比较和纵向组内对比均出现显著性变化,表明大鼠血清CK值对运动负荷量比较敏感;无氧组横向组间比较和纵向组内对比,均比有氧组有更显著的变化,表明大鼠血清CK值能够反映运动负荷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不同负荷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东省跆拳道队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就不同负荷训练实验,探讨对跆拳道运动员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影响,并结合其他血清指标CK、CK-MB、LDH、BUN的变化的影响,探索血清NOS、NO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大强度训练后,均可作为评价运动训练水平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可用血清NOS、NO指标代替CK、CK-MB、BUN等指标来评价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血乳酸是阐明训练原理、选择训练方法、控制运动强度、了解运动性疲劳程度和评定身体机能等的重要指标。 本文综述了运动时血乳酸代谢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用血乳酸指标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的研究成果,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力竭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研究了支链氨基酸(BCAA)对血清和心肌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酶的活性以及心肌中Ca2 ,Mg2 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可造成大鼠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性显著升高,心肌中Ca2 含量也显著升高,Mg2 含量显著下降。补充BCAA 可使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心肌中Ca2 含量显著下降。提示,BCAA 可抑制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力显著升高和心肌中钙超载。说明BCAA 有减少力竭运动后心肌损伤和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们多采用血乳酸评定运动强度、无氧代谢以及有氧代谢能力,科学地指导运动训练。但是运动训练或比赛时,要在运动员耳朵或手指上采取血液,特别是在一次训练中多次采血,运动员惧怕,不易接受,不能很好地合作。为此我们想探索一些无创伤采样的生化指标;如通过尿液成份的测定找出与血乳酸变化相关的灵敏指标来反映运动强度,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男子皮艇运动员周期训练时Hb、CK、BUN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皮艇运动训练周期内的训练特点与运动员生化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方法:在皮艇运动训练周,对12名某队男子皮艇运动员的常规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进行测试。结果:男子皮艇运动员BUN、Hb周期训练前的值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但个体差异较大;CK值高于正常人的范围;在整个训练周期,BUN,CK、Hb等指标随着训练周期训练方法的变化有周期性变化。结论与建议:BUN、CK和Hb各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纵向和横向综合比较BUN、CK、Hb指标对皮艇训练监控更有意义,不能以单一指标作为增加运动量或增加运动强度的标准;周期性训练模式既可以提高运动负荷能力又可以避免由于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过深产生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家队20名女子散打队员沙袋强度训练前及恢复期血清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的变化研究,训练前及恢复期血清CK、BUN的不同变化规律,可作为评价运动员训练后骨骼肌微细损伤程度,机能状态的恢复情况和运动强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前言运动与心脏的关系密切。对心脏功能的评价,无论在训练方面,还是在运动员选材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某些与运动及运动员心脏密切有关的生化指标,探讨它们与运动及运动心脏的内在联系,寻找它们与心脏活动的生化规律。国内外不少文献报导了有关运动性心肌梗塞时血清酶活性的升高与长时间、高强度负荷后的情况有类似的变化。本研究借鉴临床诊断心肌梗塞的四种血清酶,即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变化,试图研究它们与运动及运动员心脏的关系。其中,能较特异地反映心脏功能的α-羟丁酸脱氢酶在运动后活性的变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运动训练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一氧化氮(NO)代谢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有氧训练者、无氧训练者和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安静状态时,2个训练组血清中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氧训练组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定量负荷后,无氧训练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力竭性运动后,有氧训练组NO高于无氧训练组和对照组,2个训练组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氧运动训练或无氧运动训练均可提高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10.
备战第28届奥运会女子500 m计时赛综合攻关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中国国家自行车队8名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备战第28届奥运会进行了小周期训练结合生理生化监测。通过公路无氧阈强度训练,使国家队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有氧氧化酶的活性提高,血液与氧结合能力的代偿性增大,血液运氧能力提高。在训练期间,运动员着重进行了原地500m×4组耐乳酸训练,经过耐乳酸训练后,运动员血乳酸峰值明显提高。结论1)冬训中通过无氧阈训练可以提高自行车场地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有氧能力;2)耐乳酸能力的提高是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取得成绩的关键,良好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是场地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必需具备的专项生理机能;3)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经过一个冬训周期的训练,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的血清CK值明显下降;4)由于耐乳酸训练强度大,冬训持续时间长,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疲劳有一定程度积累;5)应用无氧阈、耐乳酸训练、血乳酸、血清CK、UREA等生理生化指标对优秀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评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