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根据稀土-过渡金属薄膜中原子磁矩的亚铁磁结构排列,建立TbCo非晶垂直磁化膜磁各向异性的磁偶极模型,依此计算TbCo非晶垂直磁化膜磁各向异性能Ku值随温度的变化.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稀土原子、过渡金属原子以及稀土-过渡金属原子之间的磁偶极相互作用,只是TbCo薄膜存在垂直磁各向平性的次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TbCo薄膜磁各向异性的单离子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沉积过程中薄膜中稀土原子周围最近邻原子的各向异性排列,建立了TbCo非晶垂直磁化膜磁各向异性的单离子模型,并计算了TbCo非晶垂直磁化膜磁各向异性能Ku值,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膜内非S态Tb离子的非球对称电荷分布与局部晶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TbCo薄膜存在垂直磁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薄膜的界面反射和透射的光学原理,通过对空气-薄膜-基片所构成的单层膜系统光学特性的分析,在考虑基片吸收的情况下推导出单层膜系统的透射率公式,依据透射率公式可以求解薄膜的光学常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Cu/CoPt]n/Ag薄膜,并在600℃退火30min.结果表明,Cu掺杂厚度(x)对CoPt薄膜的结构和磁性影响很大.当Cu层厚度为0.4nm时,最有利于CoPt薄膜垂直取向生长,其垂直矫顽力达9.2kOe,而平行矫顽力为4.7kOe.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稀磁半导体Co/TiO2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进一步探讨制备工艺和测量方法对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影响。通过高真空对靶直流磁控溅射装置和原位退火工艺制备了Co/TiO2薄膜样品,然后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得的薄膜样品的磁性和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磁性金属Co的掺杂量对Co/TiO2薄膜的结构及磁性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的表面粗糙度和颗粒尺寸随磁性金属含量升高而增大;随着Co百分含量的升高,形成的薄膜样品Co/TiO2和Co金属混合结构会减小矫顽力;对于Co含量较低样品其磁滞回线的斜率在低温测量时得到的结果明显小于室温环境的结果,归因于受到了顺磁相的影响。由X射线衍射结果可知此时样品为锐钛矿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Ag/CoPt]n/Ag薄膜,并在600℃退火30min.结果表明,Ag掺杂厚度(x)对CoPt薄膜的结构和磁性影响很大.当Ag层厚度为0.5nm时,薄膜的垂直取向程度最高,其垂直矫顽力高达8.68×105A.m-1,而平行矫顽力仅为0.54×105A.m-1.适当厚度的Ag不仅有利于薄膜的垂直取向,而且能降低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磁性多层膜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由磁性和非磁性层交替重叠构成的金属磁性多层膜通常具有的界面磁各向异性、磁性层间耦合、维度效应、巨磁电阻效应,巨隧道效应等现象,由于界面原子的复杂结构以及磁性原子通过非磁性原子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使得磁性多层膜表现出丰富多采的性质,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8.
加磁场退火对铁基薄膜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Fe88zr7B5)0.97CU0.03软磁合金薄膜,研究了不同磁场退火方式对(Fe88Zr7B5)0.97 Cu0.03薄膜软磁性能和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和横向磁场退火方式都能有效地提高薄膜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在13 MHz频率下纵向最大GMI比分别为18%和17%;纵向磁场退火能有效消除薄膜样品的磁各向异性,优化薄膜样品的软磁性能;横向磁场退火则能有效感应横向磁各向异性并提高巨磁阻抗效应的磁场响应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国内多层膜巨磁电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国内对多层膜巨磁电阻效应的研究主要从金属多层膜、纳米颗粒膜、磁隧道结、氧化物薄膜四个方面展开,侧重研究了多层膜巨磁电阻效应产生的机理、各种膜的结构、影响巨磁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还引发了多层膜材料在温度大小、磁性(或合金)成份多少和种类、颗粒膜尺寸大小何种情况为最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出现的变分累积展开法(VCE)已被应用于统计物理中伊辛(Ising)模型的研究.本文利用VCE方法,计算了L层磁性薄膜的临界温度Tc(L)和临界指数β(L).当磁性薄膜的层数L>1时,本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大体相符.对于L=1(二维)这一特例,本文计算结果也与有关报道相同.  相似文献   

11.
分析由变频器供电的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气隙磁势,讨论恒转矩负载时三相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特性,结合研制的2极、功率3.5~4.5kW、频率80~100Hz变频调速木工同异步电动机样机的实测结果,阐述恒转矩负载时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JDP-560C19型超高真空磁控溅射仪,在玻璃衬底上溅射制备NiMn/NiFe双层膜样品,。通过控制NiMn/NiFe双层膜退火温度改变其微观结构,研究样品磁性与退火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NiMn/NiFe双层膜的矫顽力和交换偏置场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退火温度为350℃时,矫顽力和交换偏置场都出现一个峰值,随后随着温度升高,矫顽力和交换偏置场减小。  相似文献   

13.
The high surface energy makes metal nano-particles reactive and easy to get oxidized or burned in the open air, which results in decreasing or entirely losing their functions and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the magnetic property behavior of iron nano-particle, which is one kind of the typical magnetic nano-material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iron nano-particles were heated to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an open-air stove. After that, they were firstly examined by TEM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ir outline of shapes and then measured by VSM to trace the changes of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iron nano-particles can keep their magnetic property with saturation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B. around 136--161 emu/g,remanent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Br around 14.8--17.4 emu/g and coercive force He around 290--302 Oe when the temperature goes up to 523 K. The explanation to such outstanding oxidization-proof ability has been given that there exists a single crystal and lattice-shared Gamma-Fe2O3 shell covering the pure iron core, which prevents the spherical iron nano-particles from further oxidization.  相似文献   

14.
电荷的运动产生磁场,磁力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作用力,在经典电磁学理论中,磁感应强度的定义不能全面反映上述磁性起源的微观本质。我们试图寻求一种新的定义形式,既说明磁场由电荷运动产生,又说明磁力是运动电荷所受到的作用力,并由此出发,在理论上推导出磁场的全部实验定律和静电学的库仑定律。  相似文献   

15.
用于被动力/力矩再现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用于被动力/力矩再现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该阻尼器能够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连续变化的阻尼力/力矩.阻尼器的结构包括一个上盖和一个下盖,一个转子设置于上盖和下盖之间,转子与上下盖之间的间隙充满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其粘度变大时,转子相对于壳体将受阻尼力作用.阻尼力矩的模型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由磁场作用于磁流变液产生的力矩,二是由磁流变液的动力粘度产生的力矩,最后是由装置的摩擦产生的力矩.由动力粘度产生的力矩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由摩擦产生的力矩可以通过实验测得,而由磁场产生的力矩则要通过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得到.最后,对研制的阻尼器原型进行了性能实验,检验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具有外磁场的landau—lifshitz方程的一种RKMK(李群)解法,基本的思想是先把偏微分方程化成dY/dt=A(t,Y)Y的形式,然后应用这种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比经典的Runge—Kutta方法能更好的保持离散方程的平方守恒特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弱磁范围内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恒功率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矢量控制中计算复杂、特性易受电动机参数变化的影响、实际性能难以达到理论分析结果的一些重要技术问题.在弱磁范围内,由于定子磁链空间矢量在全电压控制时是以最大的轨迹速度旋转的,所以改变磁链给定值大小,也就改变了路径的长短,从而达到改变角的大小而调节转矩的目的.弱磁范围内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恒功率调节已成功的应用于大功率的电气传动控制,是一种具有较高动态响应的交流调速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秦新燕 《培训与研究》2008,25(8):106-109
本文基于电磁场仿真软件Ansoft建立了一种三相四极同步电动机的几何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该软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与分析。通过运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虚功原理,得到了该电动机在指定电流下磁力线及磁通密度分布图,并计算在不同电流下的自感、互感及转矩的大小及关系,这些数据为下一步的动态分析和控制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