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高职院校实施“1+N双证书”教育模式的意义,论述计算机网络专业“1+N双证书”教育模式的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高职创业教育应实施“2+1”教育模式,即面对全体大一、大二学生,采用普及型创业教育,通过渗透、结合的方式,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养为教学目标;专门设立创业学院,吸收大三年级中有创业意向且有创业条件的学生,采用以培养自主创业者为教学目标的专业型创业教育模式.“2+1”创业培养模式既能保证学生有效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创业知识,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培养一批自主创业者.  相似文献   

3.
“3+1”校企实训合作模式是计算机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产物.在计算机专业领域,实行教育主体的企业化、开放式教育,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可以更好的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自主性参与企业科技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合我校三年的实践,转变教育观念,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阵地,构建开放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意义深远.阐述了高职院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1+1+1”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实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活动整个系统来看,培养单位管理者、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是其基本的三个构件,同时也是整个培养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而且具有主体间性.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提出博士研究生培养教育主体的新构想--"1+1+1=1"模式,即从平等、对话、理解的理念入手来实现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对师范教育的要求,必须深化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的创新,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改革课题.师范院校(专科)教育构建“2+1”模式的提出,其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造就优秀的未来教师,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师范生职业适应性.异地顶岗实习(广东实习)为“2+1”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基础.研究异地顶岗实习与“2+1”模式,是探索高等师范学校办学新模式的主要内容,对创新教育模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改革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分析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不足与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课“3+1”教学法即实验教学过程在传统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增加“进一步探究”,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的设计与操作.通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与改进,发现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有助于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8.
龚世星 《文教资料》2008,(27):190-192
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兴起.本文以"3+1"办学模式下就读的大学生为关注对象,探究了这些大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同龄人的新特点,以及这些新特点给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的影响,并对以"3+1"为办学模式的高校应采取的相应策略做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的“红色”作品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1+X”阅读教学对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通过建构统整模式,将“1+X”阅读教学与“红色”作品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红色”作品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发现,“1+X”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使学生在感悟“红色”作品的同时,培养多层次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论专题研究”课程中实施“2+1”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表明,“2+1”教学模式在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及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贵刊2004年第3期在<问题·争鸣>栏里登载了戴、代二位老师的<"1:2"不能写成"1/2"吗>一文,认为1:2可以写成1/2.2005年第二期又刊了王老师的<也谈"1:2"与"1/2">一文,他认为,比就应写成"1:2"的形式,而不能写成"1/2"形式,两种观点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13.
姚金红 《初中生》2002,(25):30-31
我们是一对双胞胎,一阴一阳,一负一正.我是老大+1,她是二妹-1.我们有许多共同的遗传因子:绝对值相等;在数轴上表示我们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我们是“整数家族”成员,也在“奇数俱乐部”注册.我的倒数是我本身+1,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2 1”培养模式中的“1”应是1年的就业实习。文章对“1”的功能、作用、任务及组织实施、考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将就业实习与学生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未来的"F1"     
"丁零零--"机器人又来烦我了:"先生,请起床,今天是公元2024年8月3日,现在时刻8:03."在机器人的催促下,我穿好训练服,吃了几口压缩面包,嚼了几片口香糖,戴上我心爱的头盔,便快步来到了威廉姆斯车队的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16.
"99+1=0"     
99+1=100,然而,这道算式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得数可能为零.比如说,99项工作都做好了,只有一项没做好,工作效果等于零.细细想来,这道算式既生动形象,又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相似文献   

17.
18.
1年=16年     
1年=16年?看着这个等式,人们不禁会困惑。是的,1年=16年!我是郫县一中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从教已经17个年头。就是在去年,在我县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这一年中,长期困扰在我心中的有关语文教学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可以说,我17年的教学探索在这一年中获得了一次飞跃。所以我说:“1年=16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长达16年的教学工作中,始终以“教”书为自己的职责,把3年后学生的升学率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我从教的十几年中,也经历过四五次教材改革,但是我的教育观念始终没有太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1直接应用和、积为1的条件 有些不等式问题,由于其本身构造的特点,可以直接利用“1”的关系,迅速得证.  相似文献   

20.
论3x+1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的数学方法,论及3x 1问题整体性质的三个方面:(1)利用柯拉茨函数的反函数,构造了全体C数列复杂的树状结构;(2)借助奇数的划分,提供了相邻两奇数增幅的分布律和等价总增幅;(3)对于ax 1问题,应用不定方程,证得其相邻两奇数增幅的数学期望在奇数a>3时大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