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专业的角度讲,书法的中和之美即是大小、方圆、纵横、骨肉、线面、正奇、干湿、浓淡等各种对应关系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不计其余。书法对点画形态的要求是不温不火,不激不厉,符合中和之美。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说的也是中和  相似文献   

2.
杨义龙 《大理文化》2013,(4):109-111
在中国,很多神话传说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其中大部分可列入童话的范畴。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那些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中国童话,比如《一幅壮锦》、《神笔马良》等。不过,最不能忘记的却是西方童话,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虽然时隔几十年,故事情节依依历历在目。扯到这些,其实是要说说一位童话作家和她的作品《汤圆王子童话集》,作者是一名地道的大理白族人,童话集的封面上,赫然印着一行字:"和中国的安徒生一道,倾听流水和纯银的声音……"这位"中国的安徒生",我并不陌生,虽然我并没有见过这位传说中非常特立独行的女性,但我知道她真名那剑卿,曾经供职于大理日报社,后来  相似文献   

3.
思奇 《滇中文化》2006,(3):51-51
今天,对我们家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五岁半的女儿要参加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正规考试。 一大早,我便忙开了,八点钟,准时将她送进考场,监考老师还没来,女儿静静地坐着,看不出她有丝毫的紧张,相反却是我自己瞎紧张,女儿只要求我等她。她有动作慢的毛病,我千叮万嘱的让她一定要快,否则时间不够就不及格了。她竟小大人似的说:“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会画得又快又好!”我幸福地笑了.回想起她学画的过程.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林芙美子是日本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在成名作《放浪记》的开头写道:“我是命运决定的流浪者。我没有故乡。”《放浪记》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有虚构的情节,也有很多闪烁其辞之处,但是,读者大都认为书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因为林芙美子的前半生,就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流浪故事。林芙美子的母亲菊是鹿儿岛一个中药商的女儿,在芙美子出生之前,已生下一个私生子,后来在樱岛又认识了比她小十四岁的行商宫四麻太郎,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出生于一个无名小山村,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代表和当代名人。他是哲学家、社会评论家、发明家、畅销书作者,而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他对什么是由东西方优秀道德价值交织在一起的“文明”重新下了定义。下面是他的女儿、中文版《读者文摘》前主编林太乙撰写的她父亲杰出的一生以及他和她母亲廖翠凤之间的爱情。他代表男子的“阳”,是男性力量的具体体现:才华横溢、聪慧睿智。而她则代表女性的“阴”,是一位处处顺从他的温柔的女性,使他一直眷恋着家和纯朴的家庭欢乐。我们从他所生活的最充实的一生中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自身。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传来的情人节刚刚过去,而关于"情人"的种种作秀或矫情也收场了。很偶然的,就在情人节这天,我拾起一篇凄美的散文读了起来,是石评梅的《墓畔哀歌》。由《墓畔哀歌》又想起林觉民的《与妻书》,便找出读了两遍。有种动笔的冲动,想了想,便捱过当晚,  相似文献   

7.
我曾读过一篇题为《新一代书生》的文章,内容是这样的:作者的女儿在考试中得了99分,原因是她将青青的瓦写成了清清的瓦,而事后却又问作者一个我们都认为很幼稚的问题:什么是瓦?  相似文献   

8.
侯颖 《世界文化》2003,(3):11-12
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是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的先驱。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就以其观点新颖大胆的专著《第二性——女人》而著称于世。在这本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的理论名著中,她论述了“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人是被动地变成女人”的这一中心思想,揭示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男人是如何利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制造出关于女人的种种神话,强制妇女接受下来而永远处于从属的“女人”的地位,书中宣扬了“男人们自己作主,女人们也自己作主”的平等理想。可以说,正是由于《第二性》一书,人们开始认识这位惊世骇俗的女子,这…  相似文献   

9.
正离家出走后,安娜贝尔·莱尔德为自己取名为珀涅罗珀·泰勒,并且真的做到了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之妻珀涅罗珀一样忠贞不渝——"我承诺过永远都属于他。他可以打破他的誓言,但我不会打破我的。"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她以一种近乎隐士的方式,独自将女儿养大。尽管她那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有时也为她的精神努力而骄傲,认为"她妈妈精神上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看不见的艺术",但她向女儿隐瞒其亲生父亲身份,  相似文献   

10.
英伦行(三)     
正"你要去巴斯!"当时在丽兹家,我问她可以到哪里旅游的时候,她斩钉截铁地回答。哈!我说:就是《坎特伯雷故事集》里那个巴斯老妇的巴斯吗?那个骑着高头大马,戴着阔边帽,穿着红色长袜,结过五次婚,仍然与男人们打情骂俏一同去朝圣的巴斯妇人吗?丽兹也大笑。后来有个在这里做博士后的女士也极力推荐巴斯,说巴斯很美,即便是在街上走走感觉都好。  相似文献   

11.
制造回忆     
忘川 《世界文化》2014,(12):1-1
<正>吃完早饭之后,六岁的女儿艾丽卡对我说:"妈咪,能陪我一起看动画片吗?"我看了一眼洗涤池里的脏盘子,又看了看她那双大大的棕色眼睛。"好呀,"我回答说。于是我们依偎在沙发上,看了她最喜欢的儿童节目。看完动画片,我们又做了一会儿拼图游戏。刚要准备去厨房刷盘子,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是一个朋友打来的,"你在忙什么呢?""唉,"我说,"陪女儿一起看电视,一起拼图。"  相似文献   

12.
岁月(四题)     
印象我刚上公交车坐下后,见一位老妇人走进车厢,仿佛觉得有点面熟,我立即抖开记忆的筛子,寻找记忆中的印象。这时,她微笑着,在我身边坐下。我久久地望着她,她也望着我,终于,我的记忆定格了:她年轻时是县医药公司的营业员,是小城的一枝花。啊,时光真快!40多年时间,"哧遛"一下就过去。  相似文献   

13.
流泪的故事     
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我送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的抬起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去?”“我的心肝,我的宝贝。”爱珍跪在地上,把女儿拢住,“再跟妈亲亲,妈要出国。”她们母女俩脸贴着脸,爱珍的脸颊上流下两行泪水。一坐进出租车里,妻子便号啕大哭起来,身子在车座上匍匐、滑动,我一面Aizhen,mywife,diedlastwinteraftershehadbeentormentedbyl…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92)生前默默无闻,只公开发表10首诗,还有一说是7首,不管怎样,她生前发表的不到她诗作的(现存她诗作1775篇)百分之一。然而现在她被推崇为与惠特曼齐名的美国一流诗人,并且被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视为先驱,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河。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这样评价狄金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除了莎士比亚,狄金森是但丁以来西方诗人中显示了最多认知原创性的作家。”在纽约圣约翰教堂的诗人角,美国人献给狄金森的铭文是:“啊,杰出的艾米莉·狄金森!”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是默默无闻的。她25岁开始便弃绝社交,…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0月,白俄罗斯女记者和散文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代表作主要有《车诺比的悲鸣》《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锌皮娃娃兵》《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最后一个证人》等。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评委会说"她的复调式书写,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丰碑"。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说,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性地书写了一段"情感的历史、灵魂的历史"。她每写一本  相似文献   

16.
正黛芙拉·墨菲在我大半生的旅行生涯中,我一直仰慕一位旅行家、作家——黛芙拉·墨菲(1931—)。她出生于爱尔兰的利斯莫尔,至今仍住在那儿。我从1960年代开始阅读她的作品,从她的第一本书《飞驰》(1965)读起。1969年,我在新加坡遇到一个自称见过她的英国人。他问她,身为女性,她是怎么做到为了写《骑骡游埃塞俄比亚》(1968)而周游那个国家的。她回答:"很简单,我扮成男的去那儿。"  相似文献   

17.
吴正格 《寻根》2012,(6):53-55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里,"酱"字写为"(嗜)".此字左边是"爿",指劈开的竹片或柴爿,取火用的;右边上方的"(夕)",不当"月"字认,而是"肉",《说文》里的"肉"字写为"(夕)";下方的"酉",也不是指地支时辰中的十七时至十九时,而是指"酒","酒,酉也"(汉·刘熙:《释名》).可见,最早的"酱"字是爿、肉、酒的三字合成.所以,解析"酱"字,得分别解析其中的爿、肉、酒.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不知往哪儿走的时候,在回家的路变得特别漫长的时候,只要点燃心中那盏爱的明灯,你会发现,人生的路原来如此宽广。爱的口袋——携爱上路早晨上学以前,16岁的女儿没有像惯常那样走出家门,而是深深地拥抱了我,并吻了我的脸颊。作为家长,我很自然地想到她有什么东西想要,就问她需要什么。"没有,妈妈。每天离家前,您总是祝我拥有美好的一天。其实我想了很久了,每天应该由我主动祝您拥有好心情,并且让您知道我有多爱您。"女儿真是长大了,她晶晶亮的眼眸不禁让我想起了她小时候的样子。还记得在她两岁的时候,同样是一个早晨,我风  相似文献   

19.
每个年代生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之歌,也许泰勒斯威夫特的《22》最能描写时下年轻人的生活现状。斯威夫特在她22岁时写下的这首歌中唱道:"夜复一夜,我们不会入眠。"这歌词套在像她那样富裕的年轻人身上描写的是不醉不眠,而套在职场新人身上则是因为工作无法休息。凯茜麦金泰尔28岁,是一名在纽约工作的图书公关。她说:"如果不在办公室,我的智能手机也会让客户找到我。"麦金泰尔不过是20多岁大军中的一分子——自古这群  相似文献   

20.
唐甄祖籍考     
唐甄是唐瑜的十一世孙,现将新近考证的《新唐氏世系表》附后。《兰溪唐氏文化》称唐瑜是兰溪市"东鲁郡"中的一支——"晋昌郡"。唐甄的思想理念与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三泉村的唐姓祠堂要旨基本相似;达州唐氏族谱、墓志铭自称浙江金华的兰溪是唐甄的祖籍地;唐瑜将出生地浙江的"兰溪"、"东阳"在达州命名。唐甄的父亲唐阶泰在生病时说:"浙江之上,三泉之隩,我唐氏之所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