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群力 《武当》2008,(8):6-8
一 剑器各部位名称 “剑”为古兵器之一,被誉为“百兵之君”。剑器已有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史,其演进更为精良。剑之各部名称亦有异同。现将剑体之各部位名称简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群力 《武当》2008,(7):6-8
武当派以剑术精妙而驰誉。武当内家剑学,远追真武。相传真武大帝成道时,剖腹始练成飞剑,震动三界。至今武当门内有“神剑长鸣于海上,太极秘术荡散人间”之语,是对内家剑学流派的概括,亦见剑术要义之密守深隐,列为不传之珍。因道家修持,剑为降魔护身之利器,内功演道,剑作无形,有慧剑喻示智慧成就,护持丹砂之密传内家剑学,承袭汉唐贤侠剑道之遗风,属江湖之秘技。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8,(9):164-164
千金易得 玉剑难求 剑为百刃之君,短兵之祖,从其诞生之日起,便是热血男儿竞相拥有如影随形的爱物。纵横沙场,成就霸业,立身立国,行侠仗义……从夏商春秋到盛世明清,每一个历史文明的进程无不以一柄剑演绎其中。剑带着古老的沧桑,见证历史每一段峥嵘岁月,盛传不衰。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相关史料,管窥不同历史时期巴蜀地区剑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对剑技术发展所反映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史学考证,试图梳理巴蜀地区剑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峨嵋剑文化的历史渊源寻找史学依据,并以期促进峨嵋剑文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研究发现峨嵋剑名称的出现最早应该在清代,其中,峨嵋剑文化是建立在古代巴蜀地区剑文化基础之上的。从古代巴蜀式短剑文物的出土到汉代巴蜀地区击剑之风的兴盛,以及唐代剑舞的历史记载,直至清末巴蜀地区大量剑谱专著的出书,都显示了峨嵋剑文化与巴蜀地域武术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剑之由来最古,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史记·黄帝本纪》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云:“昔葛天庐之山发而出金,同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黄帝与蚩尤都是距今四千六百余年之人物,故可由此推知,剑之出世极为远古,历史悠久,后人称剑为“短兵之祖”,确可当之无愧。剑以其携带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速,  相似文献   

6.
孙德 《精武》2004,(10):42-43
一、说剑 剑者,百兵之君,从蚩尤造剑为祖,至今越数千年。剑术曾为最高之武技,因其高,便托以神授仙传之说,而使其更高之。英雄斗剑,历代流行。张三丰为剑仙,汉蔡伦精剑如神,东周赵国有剑客三千,自古武林精剑之人更是无法计数。剑流行与否显示国之强弱,所以盛世精剑者层出不穷,剑也因而在兵器史上最富传奇性。  相似文献   

7.
武当绝命剑共有三个套路,单练套路为两路,对练套路为一路。对练套路是武当绝命剑之精华,是对两个单练套路的理解与应用。它姿态优美,用法精巧,攻防合理,变化莫测,结构严谨,刚柔相济。全套剑路始终贯穿着斩、砍、劈、闪、剁、露、拦、扑、束、云,十字法则,不失为内家剑法之精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中国古代剑文化,采用实地考察及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目前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含有剑文化内容的汉画像石拓片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历史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剑文化及其所蕴涵的时代精神.结论:信义之剑,说明中华民族古代就有推崇信义的美德;时尚之剑,揭示了佩戴宝剑在中国古代风靡至极;防卫之剑,暗示了佩剑在防卫中的作用重大;忠义之剑,充分展现了某种忠、信、义的原则与信仰,这些信仰正是被儒家文化所浸染的社会所颂扬和提倡的;情义之剑,展现了舍生取义的义气和友情,而这也正是战国秦汉时期最为推崇的游侠精神;表演之剑与格斗之剑,体现了剑道的高深与技艺的精湛.  相似文献   

9.
李阳冉  李耀祚 《精武》2008,(12):54-54
七星剑法是青城派武术中颇为高深的一种剑法,其握剑手形如龙爪、虎舌,握剑手前三指松后三指必紧、前三指紧后三指必须松,脚踩七星步,动作无重复,充分体现出此剑的变化,素有青城派镇派之宝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善击者说     
神州体坛盛产奇士。前有足坛剑卿,为护美姬不为外人问焉,以掌为“剑”,力劈市井小民,博得“剑客”盛名,令老牌“球霸”也为之叹暇:后生可畏!今有篮坛刘炜,为兄弟出头,率队群殴番将嘉伯,令其闻风丧胆:望沪之大纛,皆走避之,不敢出战。篮协虽以聚众斗殴之名罚之,然其善击之名已播五洲焉。  相似文献   

11.
洋中剑侠     
老海 《垂钓》2001,(10):32-32
剑鱼有“洋中剑侠”之称,是海洋里的一级旅游健将,游速之快令人惊讶,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以上,且耐力极佳,在大洋中可日行千里,故又有“海洋中的千里神驹”之称。剑鱼又是出色的海上“跳高”能手,能将几百千克重的身体跃出水面达8米之高。  相似文献   

12.
党源 《时尚球类》2006,(4):22-22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博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  相似文献   

13.
王永 《武当》2000,(11):22-24
I、身体朝右拧腰转胯,右脚向左腿后侧插步,两腿随即右转,双膝微弯,右脚跟离地掀起。与此同时,右手持剑外旋,手心朝上前伸,使剑尖经左臂下方随右转身之势向右平行穿剑划弧摆动,比肩略高,剑刃分左右;左手剑指向左屈肘按附于右腕,手心朝下。目随剑尖(图30)。  相似文献   

14.
青城八仙剑     
吴当 《精武》2007,(4):18-19
青城八仙剑为青城武术四大剑派(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之一,是道家八仙剑中的一套,属于道家高级剑术中的工体剑。八仙剑不尚花架,潇洒飘逸,练时可收健身之效,战时则有防身之用,是青城剑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青城八仙剑     
吴当 《精武》2007,(3):14-15
青城八仙剑为青城武术四大剑派(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之一,是道家八仙剑中的一套,属于道家高级剑术中的工体剑。八仙剑不尚花架,潇洒飘逸,练时可收健身之效,战时则有防身之用,是青城剑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青城八仙剑     
吴当 《精武》2007,(2):6-7
青城八仙剑为青城武术四大剑派(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之一,是道家八仙剑中的一套,属于道家高级剑术中的工体剑。八仙剑不尚花架,潇洒飘逸,练时可收健身之效,战时则有防身之用,是青城剑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剑与剑袍     
剑与剑袍□文/韩建中剑属双刃短兵,有单剑和双剑、长剑和短剑之分。它的结构一般分为剑尖,剑刃,剑脊,护手,剑炳,剑首,再加上剑鞘和剑穗。剑长约三尺左右,一般是根据人的高矮,左手反持剑时剑尖与耳上边缘齐。也有的剑是根据人的身高,体重或不同拳种的特殊需要打...  相似文献   

18.
青城八仙剑     
吴当 《精武》2007,(1):9-11
青城八仙剑为青城武术四大剑派(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之一,是道家八仙剑中的一套,属于道家高级剑术中的工体剑。八仙剑不尚花架,潇洒飘逸,练时可收健身之效,战时则有防身之用,是青城剑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剑酬知己     
梅若冰忍不住赞道:“好剑!”古江山道:“你也亮剑吧!”“好!”梅若冰右手一伸,手里已多了一柄剑。一柄只剩下半截的若冰剑。古江山冷笑道:“难道你想用这样一柄破剑来杀我?”梅若冰道:“不会杀人的人用掌中之剑杀人,会杀人的人用心中之剑杀人。只要心中有剑,手中持的是断剑还是利剑都一样,一样可以杀人!”  相似文献   

20.
刘敬尧  王庚魁 《精武》2005,(9):11-17
三十六剑是形意、八卦大师,形意拳第二代传人李存义先生传与家师的,并赠剑谱。李存义在旧中国出版的《当代武侠奇人传》中,被誉为“北侠单刀李存义”。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李存义勇猛杀敌,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一役,如虎入羊群,血梁重衣,杀得洋兵弃械而逃。李存义集毕生这经验,总结出用于初战的“三十六剑”,剑法看之古拙,常习练,却可达到身剑合一的效果,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剑法。此剑法已濒临失传,故将此剑法公开,献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