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庭教育》2007,(10X):6-14
不要总是说你的孩子沉默寡言不合群;不要总是说你的孩子又吵又闹多动症。这些,往往都是他们内在气质的外显。气质本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要了解孩子的独特气质,让孩子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芳香与美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6,(4):32
孩子总是很敏感,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不经意间从嘴里冒出来的口头禅,有些会让孩子受到伤害,请你尽量不要说。1.哎呀,你怎么又……这样的责备无异于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对于孩子改正行为问题有害无益。当孩子的行为不合适,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就好了。例如孩子随处涂鸦,索性给他一个自由涂鸦的小角落。  相似文献   

3.
格顿说:不要把集中于儿童过失和弱点上的“你……”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而要学会传递“我……”的信息。假如幼儿园的孩子上课时总是说话,玩完玩具总是忘记收起来,或者,总是打闹、吵嘴,乱喊乱叫,作为教师也许你会用这样的话来斥责他们: “你们怎么回事?太不象话了!”“为什么你们总是乱喊乱叫?”“你们怎么又忘记收拾玩具了?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不随便放东西?”这些话其实都是在“告诉”孩子,他(她)是个  相似文献   

4.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不肯吃药—— 吃药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但常常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父母们在碰到孩子不肯吃药、喂他药时把药吐出来、闭住嘴不肯再吃药以及让他吃药时他躺在床上又踢又叫时,总是又着急又担心,你该怎样做呢?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 你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也认为药很难吃。你  相似文献   

6.
不要总是向我倾诉你有多么多么的哀伤不要总是向我倾诉你有多么多么的惆怅不要总是向我倾诉你有多么多么的迷惘不是总是向我倾诉你是如何如何经不起碰撞你看——弯弯的月亮挂在树梢上谁能说它没有哀伤你看——芬芳的桂树摇曳在道路旁谁能说它没有惆怅你看——华灯下忙忙碌碌的人群谁能说他们都没有迷惘你看——夜空里那颗最亮的星星谁又知道它经历了多少次碰撞……亮丽的青春之花正悄悄开放淅淅沥沥的小雨却也着实无法遮挡在这个花季又雨季的世界里让我们挽起手走向更广阔的远方[议一议]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正处在花季雨季的少女的思考和对少…  相似文献   

7.
5岁的青青正在画小太阳,大家都说太阳应该是圆圆的,于是青青画了一遍又一遍,可青青的太阳总是没有那么圆。画了一个又一个不太圆的太阳以后,青青不乐意了,把笔一摔,翘起小嘴巴嘟囔着:“臭太阳,坏太阳,那么难画,不画了不画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半途而废的情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怎样才能让你的孩子和“半途而废”说再见,成为意志力坚强的坚韧宝宝呢?我认为首先是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意志行为环境。比如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一架飞机模型时,大人不要包办,也不要随便改变孩子的意志,在孩…  相似文献   

8.
表扬过多避免让孩子受到自己期望的束缚。如果孩子总是听到说他“很独特”,那么当他没有耐心收拾房间时就会感觉很不好。如果老是听到说他“聪明极了”,那么当他学习成绩不好时就会感到非常失望。最好对具体的事情提出表扬,例如说“祝贺你算术得了满分”。提问过多质问很难使你的孩子讲心里话。例如总是问在学校怎么样或者课间休息时做些什么,你  相似文献   

9.
正你总是笑着对我说:"孩子,你的世界太狭小。"只是你不懂,我的世界里只要有你就好。你总是笑着对我说:"孩子,你怎么总是长不大?"那只是因为只有孩子才有依偎在妈妈怀里的权利。我总想留在时间的起点,永远在你的臂弯下做个孩子。可是我那么渺小,谁也不会为我而停留。你一直说我是一个善忘的孩子,只是我一直认为每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在这个狭小的圈  相似文献   

10.
命不可信     
不要总以为,花都是美丽的,不要总以为,阳光都是温和的。不要总以为,泪水都是苦涩的,不要总以为,生活都是艰难的。人多了上帝也会有走眼的时候你不会总是幸运儿,也不会总是苦孩子。因此,不要全部相信命运,它也会有捉弄你的时候……命不可信@赵磊$北京市45中职业高中文秘班!学生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为如何教育不同性情、气质的孩子,提供了启迪。 活泼型的孩子:不要过分溺爱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活泼型的,你就会发现他喜动  相似文献   

12.
不要吃饭的孩子从前有个孩子,总是不想吃饭。妈妈说:宝贝,吃饭了。他说:不要!不要!不要!每次都这样,结果这个孩子就饿得很瘦很瘦,瘦得好像一根火柴一样。  相似文献   

13.
不要吃饭的孩子 从前有个孩子,总是不想吃饭。妈妈说:"宝贝,吃饭了。"他说:"不要!不要!不要!"每次都这样,结果这个孩子就饿得很瘦很瘦,瘦得好像一根火柴一样。  相似文献   

14.
当遇到紧急情况或面临危险时,你的孩子知道怎样处理吗?许多孩子虽然能说出应该怎样做,但是,真的去做时,又不知如何是好。你不妨用做游戏的方式,和你的孩子搞一搞“实战演习”。你可以用下面的7个问题考一考孩子,当他答不上来时,可教孩子实际做一做。 1.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怎么办?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尽管他说是一个警察,说有什么紧急情况,或者说是你父母让他来取东西,你也不要给他开门。你应从紧闭的门缝中告诉他,你的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他另找时间再来,或让他留下电话,待父母回来再约他前来。  相似文献   

15.
一些父母讨厌孩子问问题,这是大错特错的,决不能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孩子问什么,就应答什么、教什么,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现在的孩子喜欢发问,爱思考。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加以培养呢? 满足孩子在知识、能力、判断力方面的自尊心。不要说孩子是“傻子”,也不要说“你不懂,让我来告诉你”,而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谦逊,“我想,这个问题你是了解的,请你谈一谈你的看法。”这样一来,由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为如何教育不同性情、气质的孩子,提供了启迪。活泼型的孩子:不要过分溺爱如果你的孩子属于活泼型的,你就会发现他喜动  相似文献   

17.
父亲筷子兄弟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啦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感谢一路上有你  相似文献   

18.
1.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髦学不好,宁愿纯朴。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4.不要向朋友借钱。5.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6.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  相似文献   

19.
《人生十六七》2011,(6):1-1
一位帮助美国家庭带孩子的留学生,在人称“儿童的天堂”的美国,所见所闻,令她大开眼界。 我为姓科尔的一对美国夫妇带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老是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我总是把他的手指拔出来。科尔夫人惊讶地说:“怎么了,他并没有妨碍你呀!不要阻止他,让他享受吧。”我很奇怪,我说吮手指不卫生,你不怕孩子染上疾病?  相似文献   

20.
年幼的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许多遍,他们总是不肯昕。此时,父母很容易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然而,怎样算是不听话?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不听话是否一定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又该如何处理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