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新托马斯主义是现代西方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公开的宗教哲学流派,是以梵蒂冈为国际中心的天主教会的官方哲学,是论证基督教教义(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支)和教会的政治思想路线的工具。梵蒂冈则通过它所控制的遍布世界的各级教会及掌握的巨额资产,竭力促进和支持新托马斯主义的传播。从理论体系来说,新托马斯主义主要是复活被天主教会称为“天使博士”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唯心主义。但是它按照当代资产阶级的要求、适应当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歪曲地利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对僵死的经院哲学涂上了“新”的、“现代化”的色彩。因此它又被称为“新经院哲学”、“现代托马斯主义”。  相似文献   

2.
新托马斯主义又称“新经院哲学”,现代天主教和梵蒂冈的官方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公开的宗教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新托马斯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94年卢汶哲学协会出版的《新经院哲学评论》上。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正式产生于1918年。十九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日益加剧,资产阶级更迫切需要利用宗教,在哲学上,他们越来越与早已僵死的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同流合污。正如列宁所说:“当权的资产阶级由于惧怕日益成长的无产阶级而支持一切落后的、垂死的、中世纪的东西,衰老的资产阶级与一切衰败了的,和正在衰败的势力联合起来,以求保存陷于动摇状态的雇用奴隶制”。(《列宁选集》第二卷449页)正因为  相似文献   

3.
马赫主义,又叫经验批判主义。出现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盛行于上世纪末叶至本世纪初期。创立这个哲学流派的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和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理查·阿芬那留斯。这一哲学流派,在当时的第二国际范围内虽然没有获得象新康德主义那样广泛的影响,但它和新康德主义结合在一起,却是修正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渊源。特别是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它在俄国社会主义工党内广泛地为修正主义分子所信奉。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列宁在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人道主义是现当代西方社会较为流行的社会思潮之一,也是新托马斯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唯物史观看,这一思潮的兴起是新托马斯主义为解决现代西方社会病和文化危机开出的一个宗教处方。尽管它不能解决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危机,但它体现了西方传统宗教对现实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纷纭的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是唯一有组织的、有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后盾的官方哲学,是当代基督教神学在哲学上的代言人。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最恶毒的攻击。一、新托马斯主义演变概述新托马斯主义是西欧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在现代的复苏。托马斯主义是以意大利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为代表的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赫赫有名的经院哲学家。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其中《神学大全》是他的重要代表作,被称为整个托马斯主义的“最高经典”和“百科全书”。他在这部著作中用基督教观点阐明了哲学和科学、自然和社会、伦理和政治、信仰和宗教等等重要问  相似文献   

6.
新托马斯主义是托马斯主义在现时代的复活。从本质上说,新托马斯主义和托马斯主义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论证上帝的存在,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基督教神学唯心主义。但是,由于它们所产生的具体历史时代不同(前者产生在帝国主义时代,后者产生在封建主义时代),服务的具体剥削阶级不同(前者为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新马托马斯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心理基础、思想文化渊源,从真善美以及物质与精神、人与社会、世俗与宗教的相关系等方面说明新托马斯主义价值观具体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出新托马斯主义价值观的主题和基本特征,并评价了新托马斯主义价值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8.
新托马斯主义是现代西方重要的哲学和教育思想流派之一,在现代西方社会乃至世界范围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对其教育思想的探究目前我国还比较薄弱,本文介绍并剖析了新托马斯主义在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上的基本论点,揭示了这一教育流派思想体系中的内在矛盾,对其教育思想中对现代教育具有启示作用的合理部分,也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西方哲学界出现了各种以研究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规律为己任的科学哲学流派,如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用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制度经济学的特征制度经济学是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一个主要派别。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采取数量分析方法,考察经济中有关变量的关系。制度经济学则采取非数量分析方法而以研究所谓“质”的问题相标榜。它以批评剑桥学派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理论的姿态出现于西方经济学界。尽管它一直被视为资产阶级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新黑格尔主义不象有些哲学学派那样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派别,甚至有一些新黑格尔主义者还反对人家叫他新黑格尔主义者,如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也有些新黑格尔主义者,只是反对他们的人这样称呼他们。但我们还是把这个派别叫做新黑格尔主义,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人终究还是有些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德育理论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社会道德问题促使西方德育研究成为热点,产生了各种德育理论学说;同时,各种德育理论学说又影响和指导着现代西方的德育实践。本文概要介绍了理性主义和永恒主义、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和改造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当代人本主义等影响较广的五大现代西方德育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一克罗齐(1866—1952)是意大利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反动的政治家,在意大利曾经是一个活跃的反革命旗手。他的哲学思想,是替资本主义制度做辩护、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欺骗劳动群众的工具。他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资产阶级艺术有很大影响;现代资产阶级艺术堕落的种种表现——为艺术而艺术,极端的形式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等等,都可以从他的美学思想中找到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不仅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在理论方面给了资产阶级一个致命的打击,它犹如一颗重磅炮弹,将以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各种庸俗经济理论"炸"得体无完肤,彻底破产.从此开始在西欧各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各种新的流派和理论.他们一方面炮制"新"的理论继续为资本主义辩护,另一方面则集中火力向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发起猖狂进攻.其矛头首先指向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则是最为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意象主义是流行于1909—1918年间的一个现代英美诗歌流派。它的创始人是美国的艾兹拉·庞德、英国的托马斯·休姆。主要诗人有希尔达·杜利特尔(笔名H·D)、艾米·罗厄尔、德·赫·劳伦斯等。意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个诗歌流派,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它对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近读意象派诗歌,发现《女神》中的一些诗歌(特别是第三辑)与意象派诗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意象主义是流行于1909—1918年间的一个现代的英美诗歌流派。它的创始人是美国的艾兹拉·庞德、英国的托马斯·休姆。主要诗人有希尔达·杜利特尔(笔名H·D)、艾米·罗厄尔、德··劳伦斯等。意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个诗歌流派,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它对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最近读意象派的诗歌,发现《女神》中的一些诗歌(特别是第三辑)与意象派诗有惊人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新托马斯主义者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上再教育的任务确实是公众的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在新托马斯主义看来,没有“灵魂”的人只是行尸走肉,而非真正的人,所以要重视道德修养,恢复人的尊严、提倡爱的教育,并且把“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道德哲学体系取代“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8.
基础主义与融贯主义是相互竞争的知识辩护理论。它们执迷于知识的绝对真理性质,错失了知识的语境性。这导致两种辩护观都存在无法克服的难题。基础主义和融贯主义之间存在其他知识辩护理论的逻辑空间。语境的基础融贯主义试图融合基础主义和融贯主义,克服基础主义和融贯主义的难题。语境主义的知识辩护以特定语境下的实用真理为目标,是"挑战—辩护"过程中的动态活动,是可错的、历时的、公共的。基于此,语境主义的辩护观认为,知识辩护既有其基础,又必须融贯。辩护的基础性通过界定"语境的初始辩护"概念得到说明,而辩护的融贯性则来自先验框架。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哲学的最大特点,便是它的“多元性”和“多变性”。各个学派、各种主义复杂纷繁、层出不断。与此相应,西方当代教育哲学思潮,也在二次大战后经历了一个风云变幻、嬗沿沧桑的时期,尽管至今这个时期为时不长,但却流派并出,新旧更替,有的应运而生了,有的与世别辞了,有的现如昙花,有的咄咄逼人。在诸多教育哲学流派中,一个与传统的资产阶级教育哲学迥然有别的学派在夹缝中冒了出来,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奈勒在其新作《当代教育思潮》(1984年版)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流派特征 现代西方哲学大体上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西方出现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潮和哲学流派。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末——16世纪末)以来,西方资产阶级高举“理性”和“人性”的大旗,构筑了许多庞大的思辩哲学体系。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哲学的分化和转折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理性主义和对思辩哲学的反对,由此形成了现代西方哲学中两股不同的思潮,即所谓实证主义的、唯科学主义的思潮和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的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