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钦禄 《上海集邮》2004,(12):36-37
邮政快件开办的第一阶段,从1987年11月10日至1988年12月31日,以手填标签作为纳资和稽核凭证。用户零星交寄使用的快件标签有二种:(1)二页式标签;(2)三联式标签。 1987年9月5日,邮政总局《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方法》规定:"国内邮政快件收据,各局必须严格按规格印制,可以用二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新研制成功并在各邮局投入使用的大宗邮件收寄系统,使邮政自动化向前迈进了一步。它的新式邮资标签(以下简称“新标签”)引起了集邮的收集兴趣。  相似文献   

3.
扈伦 《集邮博览》2013,(8):60-61
1988年5月10日,名为"邮资标签封"的邮品诞生在北京市邮票公司。我国第一枚龙年邮资标签封(图1)开始印制,编号B-Y.B.F1,底图为双龙戏珠,盖有1.2元国际资费戳和邮政日戳。随后的6年间,除北京市邮票公司继续印制了4套邮资标签封外,鲜有跟随者。至1998年,先后印制了带顺序号的8套邮资标签封,另配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沿河县邮局征收邮政地方性附加费,给据邮件每件收取附加费贰角,县以上机要文件每件收取附加费叁角,县以下机要文件每件收取附加费伍角,同时印制3种面值标签,其中贰角标签有2种版式:一为细体字全张6枚(3×2),右上角一枚错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邮政自动化的需要,为加强邮政资费的管理、解决“邮资已付”邮戳取消之后的大宗邮件处理问题,经国家邮政局批准,北京地区于1998年11月起在东四邮局和建国门邮局开始试用“大宗邮件称重制签收寄系统”(简称“制签机”)。自1999年7月1日起,北京地区各邮政支局陆续使用第一代邮资凭证标签;2000年3月13日起陆续改用第二代邮资凭证标签;2001年1月则开始使用第三代邮资凭证标签。  相似文献   

6.
银行印在联行信件右上部位的大宗快件标签图样(以下简称标签),是邮政总局特许银行加印的,它与邮政部门印制的大宗快件标签等同使用,一经邮局收寄,加盖邮政日戳,此类预印标签的联行信件即表示邮资已付,不需另贴邮票。这种标签应属邮政史集邮的一个部分。 最近在整理这类联行实寄封时,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及不规范的标签,究其原因,主要是银行对邮政部门的规定不熟悉,或不够了解,邮、银双方又缺乏联系所造成。  相似文献   

7.
我国成千上万的用户将邮政信件寄往全国和世界各地,邮政部门肩负着这一重大任务。当个别邮件在途中由于自然灾害或事故而遭受破损,中国邮政部门对因故破损的邮件及时加贴专门印制的封口纸、条,以确  相似文献   

8.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分零寄型和大宗型二种。根据《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规定:“按大宗收寄的快件,也应按件称量计费,粘贴‘大宗邮政快件标签’(标签按节目填写),并应在邮件的正面加盖收寄日戳。”多数邮局按此处理(见图,广州寄嘉兴快件首日封)。1988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也如此规定。 当时,邮政快件的收寄与贴邮票的挂号邮件、大宗挂号邮件  相似文献   

9.
张东 《集邮博览》2012,(4):59-59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邮政局在壬辰年正月初一(2012年1月23日)用龙华路邮政支局的邮资机,为参加齐齐哈尔市集邮沙龙活动的集邮爱好者寄发了本埠印刷品邮件,使用了带有龙头图案的特制邮资标签。龙年、龙戳、龙图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10.
邮资机符志可以直接盖印在邮件上,也可盖印在专用的纸签上,制成邮资机签条(或称邮资标签),然后再贴在不能用邮资机直接处理的厚大的邮件上。上海邮政设有多种型号邮资机,各使用不同种类的专用纸签。这里介绍上海1999年以来使用的邮资机符志专用纸签。笔者根据收集的实物,将其分为8种类型(见表)。  相似文献   

11.
附加费是我国邮政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愿以自己收藏的部分实物为依据,对江西给据邮件(包裹)附加费进行力所能及的研究和探讨,供读者参考。一、附加费凭证印制各不相同从部分实物来看,只有一种是江西省局下发的“统一式样的附加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和1991年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都明确规定,邮政快件标签(以及快件专用信封、各种快件单式)应当是“白纸、红格、红字、红号码”,但也有不按规定的(参见030443),现再介绍几种:新疆伊宁的“白纸、绿格、绿字、绿号码”大宗快件标签(图1),仅见1990年4-12月使用。天津3支局、43支局曾用电脑打印的黑格、黑字、黑号码大宗快件标签(图2、5),多见于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  相似文献   

13.
邮局特许邮资已付邮件是在邮政部门授权许可下由私人印制,且享受邮资折扣,具有邮政特权的免资减资类邮品,它邮寄的一般都是大宗商业信函,载体包括信封、明信片、邮简、信卡等。根据《FIP专题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第3.1条:"适用的邮政集邮素材是:为了传递邮件或其他邮政通讯目的,有政府、地方和私人邮政机构,或由其他正式或被委托或授权的机构发行的、计划发  相似文献   

14.
在同一邮件上贴用两枚邮资标签或盖用邮资机戳后补贴邮资标签,可能都是因为失误而采取的改正措施。此处介绍三件 (1)北京三源里投寄外埠平信 贴31克1.60元标签一枚,44克2.40元标签一  相似文献   

15.
苏文土 《上海集邮》2004,(11):42-42
今年元旦,我国调整部分邮资。为适应这次调资,福州市古田路邮政支局的自助收寄机经设计单位北京邮政科研所作系统调整后重新启用。据吴智诚相告,最早于2月14日收寄,挂号编号重新由0001号开始(2月17日)。 这次调整,除资费标准改变外,过渡邮资标签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前的第二代过渡邮资标签改变为第三代。邮政自助收寄机改为过渡自助收寄机后最早在北京使用,过渡邮资标签上的打印时间精确到分(第一代),2002年3月,福州引进机器后,过渡邮资  相似文献   

16.
李玉清 《上海集邮》2004,(11):44-44
“夜间收寄特快专递业务”金色铝箔纸,印绿色文字,幅面61×30mm,带不干胶。徐州邮政自印,1997年八九月始用,约翌年5月停用。主要贴在投递的特快专递邮件上,因非必须处理手续,贴用断断续续,实寄封留存不多。此种标签全张24枚(3×8)。  相似文献   

17.
邮戳和签条     
《上海集邮》2000,(1):41-42
邮戳是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邮政戳记,邮政签条是邮政部门印制,用来粘贴在邮件上的各种标志。实寄封上的邮戳和签条与邮票同样重要,带有记录邮件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过程的信息,成为邮政史集邮的研究对象。 邮戳包括日戳和副戳两个大类。日戳标有地名和日期,具有盖销邮票并认定邮资已付的功能,风景日戳、纪念邮戳、临时邮局日戳都属于日戳的范畴。副戳具有标记、指示、通知、表明责任或宣传的作用,挂号  相似文献   

18.
邮政快件业务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邮政历史的见证。虽然停办5年了,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邮政快件是给据邮件,在信函上要贴标签。快件业务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才规范、成熟。快件标签也经  相似文献   

19.
与“收件人总付邮费”邮件相关的邮文在《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博览》等报刊陆续刊出,关于它的称谓和是否为邮政用品各有说法。前段时间看到《集邮报》一篇文章称该邮件是邮政用品;近日又读《集邮博览》说该邮件不是邮政用品(见2004年第11期《香港集  相似文献   

20.
条形码挂号标签人读部分的首项,常为业务种类如"挂号"、"挂"、"快件"、"快"等,但在银行联行信封上曾见:(1)无种类名(昆明),为代办所用。(2)"北"(北京房山新镇)。(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