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内蒙古8个市级林业科研机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普通中文期刊论文,以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作者单位署名论文率为计数指标;用百分制和等差数列模型、等比数列模型、平均分配模型对指定机构作者署名、单位署名评分,作者和单位得分按7∶3权重比计算综合署名得分,以作者、单位或综合署名得分平均率为评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计数指标和评分指标间直线回归极显著;在科研机构评价中,计数指标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计量学角度看近十年中国科技合作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WoS和CSTPCD数据库,分析了2003-2012年间中国科研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参与的区域和国际科技合著论文,从而研究了近十年来中国科技合作的态势。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从中国科技合作论文的学科、地区、机构类型、合作伙伴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科技合作的整体趋势、合作规模、合作类型等态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的合著论文数量及其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逐步趋于稳定,合著论文的比例大体将稳定在近90%的水平。在合著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论文篇均作者稳步呈增长态势,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仍然是科学研究方式的发展方向。各种合著类型的论文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同一机构内部人员合著的论文产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同省不同机构合著论文的比例保持在近20%的水平;省际合著论文所占比例保持在14%左右。美国、日本、英国一直是我国科技合作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其地位在近十年来的科技论文合著中基本保持稳定。随着与大陆交流的不断密切,香港也成为了科技合作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探讨该类期刊在提高影响力方面的措施。【方法】 收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13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在2011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对其作者数量、第一作者所属机构、第一作者职称、第一作者学历、基金资助情况以及论文下载频次、篇幅、类型及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刊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其发文量相关性不大,零被引率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呈负相关。高等院校的零被引论文占比最大;零被引论文随完成论文合作机构数量的减少而增加。基金资助论文的零被引率高于非基金资助论文;资助项目少的论文零被引率低于资助项目多的论文。篇幅短的文章或不系统的研究性论文较少被引用。摘要信息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综述型论文零被引率小于研究型论文。【结论】 各刊发文量与零被引论文量间的关系视具体情况而定。针对零被引论文占比较大的稿件,即高等院校及任务类稿件,应在论文发表前的各环节进行协同控制。要加强及重视摘要信息的规范编辑。对来稿字数应作要求。编辑要及时掌握研究领域动向,加强与资深专家及学科带头人间的沟通,积极约稿。尽早发表并提高论文的显示度,进而减少零被引或低被引文献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情况,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5年前收录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按照设定的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发表机构、核心作者、合作发文、基金资助、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 735篇,来源于302个期刊,最早的文献起始于1997年;第一作者分布在515个机构,涉及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丹麦,21位作者发表论文达到10篇以上,论文合著率为93.0%、合作度为3.76;30.4%的论文获得基金项目资助;涉及的病种按ICD-10分类共19个大类,干预手段为药物干预(69.6%)、非药物干预(24.9%)和联合干预(5.5%)。结论:近年来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取得快速发展,论文数量显著增长、核心期刊占比较高、发表机构分布广泛、研究团队逐步形成、基金课题较为关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但是研究开展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研究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后期应加强相关方法学研究,正确使用和合理解读系统评价/Meta分析,努力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5.
选择CNKI的相关数据库,以1989-2010年竞争情报主题的论文及引文作为数据来源,综合应用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方法对文献年代分布、研究主题趋势、论文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分布、合著率以及核心机构六个方面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竞争情报领域论文数量稳步增长,企业竞争情报实践研究成为研究热点;领域内核心期刊和核心作者渐已形成,合著成为研究的趋势;同时核心科研机构已初具规模,对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1期至2007年第2期共26期1208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第一作者、作者简介等相关信息,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前后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在论文合著情况以及作者人数、单位分布等方面,针对成为核心期刊后出现独著、第一作者为专科院校等所占比例减少以及多人合著、篇均作者数、年作者总数、第一作者为校外本科院校所占比例增加等现象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作者年龄结构方面,通过统计数据发现2004年前所占比例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30  相似文献   

7.
对《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1997~2011年刊载的论文进行分析,了解其载文特点和规律.采用文献计量学评价方法,对载文量、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比、载文来源(地区)、作者合著率和合作度、引文情况以及普赖斯指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15年载文2460篇,期均载文数28.9篇,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比2011年达34.4%,15年平均25.1%;论文发表最多的地区为北京,作者合著率94.9%,平均合作度5.3,131位核心作者发表的论文数占总论文数的31.0%;引文以英文文献最多,类型多为期刊,2011年普赖斯指数为53.8%,15年平均为52.1%.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新闻与传播研究》等6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2013年刊载的基金项目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对基金论文的数量、资助来源、资助类型、地域与机构分布、作者合著等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基金论文发表的特点和规律,以期从基金论文的角度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为科学评价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近年的载文现状,本文以该刊2003~2005年出版发行的18期现刊为统计对象,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其载文量、栏目设置、基金论文、发表时滞、多产作者、作者合著率与合作度、作者机构及作者地域分布、引文量、引文类型、作者自引率与期刊自引率以及普赖斯指数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载文量2005年比2004年和2003年分别增长了14.1%和13.3%;作者平均合著率达到47.9%,平均合作度达到1.89;来自期刊编辑部的第一作者占统计论文第一作者总人数的79.0%;引文量2005年比2004年和2003年分别增长了37.5%和23.7%,其中电子文献类引文2005年比2004年和2003年分别增长了1.41倍和3.96倍,呈明显增长态势; 平均项目论文比为12.2%;平均普赖斯指数达到75.07%。  相似文献   

10.
国际图书情报领域作者、机构和国家合著网络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霞  崔雷  黄鹏 《现代情报》2017,37(1):142
借助SPSS软件从2015年JCR收录的图书情报学领域的86种核心期刊中,随机选取20种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软件生成共现矩阵,运用UCINET和Pajek软件实现作者、机构和国家3个合著网络的可视化,分析各合著网络的聚类系数、平均距离、高频合作群体,检验小世界特性,揭示网络整体结构、核心学术群体和高频合著集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图书情报领域发文量、合著率及合著规模基本逐年上涨,合作科研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3个合著网络均具聚类系数大,平均距离短的特点,符合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理论,说明国际图书情报领域整体合著网络具有较高的连通性、内部交流频繁、信息传递畅通。高频合著作者和高频合作机构有着确定的研究方向,且倾向于将其连续性的科研成果发表于同一期刊。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宁 《现代情报》2009,29(10):149-152,184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基金资助级别、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等角度,对8种有代表性的情报学核心期刊2008年所刊载资助基金论文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情报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并为情报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情报学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基金资助级别、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等角度,对8种有代表性的情报学核心期刊2007年所刊载资助基金论文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情报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并为情报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情报学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宁 《情报杂志》2008,27(2):147-150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基金资助级别、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等角度,对8种有代表性的情报学核心期刊2006年所刊载资助基金论文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情报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并为情报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及Excel统计分析功能,以石油天然气工程类科技期刊为例,分析该领域综合排名前列的期刊近十年高被引论文特征,结合期刊发展动态探索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结果】 高被引论文数量逐年增长,热点内容论文较短时间内易达到高被引;拥有核心学术力量的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重点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被关注度、引用率普遍较高;学术大师与知名专家不仅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率较高,合作者论文被关注度也较高;作者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与发文数量关系不大,但与研究选题直接有关;热点、重点领域的引文贡献突出。【结论】 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应以内容建设为核心,重点提高引领学术创新的能力,周密组织策划出版内容,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增强出版内容多样性。同时,倡导编委、审稿专家、编辑、作者、读者等的知识回报与价值体现,并从“快”“推”“宣”三方面提高期刊“三度”,使辐射效应在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得到最佳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广大作者投稿和各骨科学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9月21日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12种中文骨科学核心期刊中各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文章被引次数>50篇的论文 (共计427篇)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骨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及年份分布、合著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栏目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等。结果显示: 427篇高被引论文中,《中华骨科杂志》有231篇,《中华创伤杂志》有46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有41篇等。高被引论文发表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年至2002年,每年均超过30篇。427篇高被引论文的合作人数排名前5位的是1人、5人、3人、4人、2人,所占比例为76.2%。有5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8位。有10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11家。临床研究类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最高,为54.4%;基础研究类文章次之,占16.9%。仅有43篇高被引论文有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情况,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5年前收录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按照设定的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发表机构、核心作者、合作发文、基金资助、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35篇,最早的文献起始于1997年,文献来源于302个期刊,第一作者分布在515个机构,涉及境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丹麦、香港、澳门,有21位作者发表论文达到10篇以上,论文的合著率为93.0%、合作度为3.76,有30.4%的论文得到了基金资助,干预手段为药物干预(69.6%)、非药物干预(24.9%)和联合干预(5.5%),文献涉及的病种按ICD-10分类共19个大类;结论:近年来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取得快速的发展,论文数量显著增长、核心期刊占比较高、发表机构分布广泛、研究团队逐步形成、基金课题较为关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但是研究开展的地区分布并不平衡、研究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后期应该加强相关方法学研究,正确使用和合理解读系统评价/Meta分析,努力提高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栏目设置篇幅和论文发表周期,给读者阅读和作者投稿提供参考,给期刊建议。方法:统计2018年19种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全年的每个栏目论文篇数和最后一期每篇论文发表周期。结果:期刊栏目各有侧重和特色。临床研究类论文比例减少。《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发文最快,平均发表周期2.48月。其他均为5月或以上,3种期刊超过11月,综合平均发表周期7.54月。最小发表周期论文所在栏目中思路与方法、专论、学术争鸣、理论探讨等理论研究类论文占35%,临床研究类论文只占5%;最大发表周期论文所在栏目中临床研究类论文占27.8%,综述占16.7%。结论:根据期刊栏目及特色投稿,基金课题论文发表更有优势,临床研究类论文在最小发表周期论文比例低,在最大发表周期论文比例高。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周期较长,作者投稿尤其是即将晋升职称时要将期刊论文发表周期考虑进去,提早做准备。建议期刊采取措施,缩短发表周期,以最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组织已经成为图书情报领域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并且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论文年度增长情况、作者合著度、合作率、核心期刊收录分布、机构分布、论文高频关键词共现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确定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与机构以及近20年来的研究热点变化情况,得出该领域是沿着理论—技术—服务—人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11种医学影像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医学影像学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为作者投稿和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提供参考依据,2010年2月27日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公布的我国11种中文医学影像学核心期刊中各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文章被引次数高的前30篇论文(共计330篇论文)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高被引论文的栏目、发表年份、论文第一作者及单位、学科分布等。结果显示,330篇高被引论文中,被引频次达100及以上的论文有25篇。临床论著类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最高,为64.8%;基础研究类文章次之,占13.6%。有2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35位,有2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单位49家。发表后2~5年的高被引论文有48篇,6~14年的有264篇。各学科肿瘤方面的论文占42.1%。我国11种医学影像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类型与各刊的办刊方向和特点相吻合,但是其核心作者群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研作者群体及其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修改的态度,剖析其原因,并从学术期刊编辑角度提出防范这3种情况下常见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以期减少中文科技论文隐性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频次。【方法】结合编辑工作实践确定修改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中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常见表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论文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其他合著者及其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修改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的态度。【结果】第一作者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修改意愿,通信作者和其他合著者对此持开放态度,大多数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单位署名修改持否定态度,大多数第一作者在修改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时会征求通信作者和原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结论】学术期刊可采取在投稿环节通过投稿须知提前告知,在投稿系统中完善论文作者、单位和基金项目信息,要求提交版权转让协议与作者贡献声明等措施,预防作者对作者和单位以及基金项目的随意修改。在作者要求修改时,可要求作者提供附全体作者签名的纸质版修改说明,必要时还可要求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盖章。期刊编辑应结合作者信息、作者贡献声明、版权转让协议和修改说明,认真查证比对,以识别并防范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从而推动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