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瑞军 《大观周刊》2012,(37):21-21,6
奥运开幕式历来都是主办城市向全世界推介其文化和历史的舞台,更是一个国家体现本土文化的最好时机。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经典的英国文化和视觉艺术符号精彩呈现。危口意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一天亮点.其中透视英国的创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
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英国经济持续低迷,本届伦敦奥运会的国家形象构建的目标就自然被设定为振奋经济、凝聚民心以及重塑政府威信,伦敦奥运的筹备工作也围绕此目的展开,本文分别阐释英国政府在奥运筹备期间运用影像、品牌、奥运理念等传播策略提升英国国家形象,以及在奥运会期间的应用创意、民心、媒介、旅游等策略等来进一步展示、提高英国国家形象,并指出在奥运英国国家形象构建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俞丹倩 《新闻世界》2013,(10):197-198
本文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为例,探究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BBC的直播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构建平等自由博爱的英国国家形象的。  相似文献   

4.
卢茜 《东南传播》2021,(8):63-66
国家形象作为公共外交的理论硬核,中国电影的公共外交实际上就是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基于涵化理论研究发现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商业电影的共鸣效应,一种是主旋律电影的教化效应,但仅此两种涵化效应都难以充分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从而开展成功的公共外交.最后本文提供了两种基于"国家品牌"的电影公共外交新战略:以中国电影为产品营销使之成为一个品牌;以电影为传播渠道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品牌国家".  相似文献   

5.
陈文敏 《今传媒》2013,(6):42-45
在跨文化传播与国家文化输出的时代背景下,2012年夏天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展演作为一场"深度游戏",因其美学风格、仪式化形态迥异于历届奥运仪典,使得这场有关"竞赛、加冕、征服"的重要媒介事件成为一次"有意味的形式",尤其在对电视仪典的总体架构、仪式话语以及仪式功能指向等维度,留下了较大的学术批评空间,更有值得追索的深层文化背景,在电视仪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层面也可资中国媒体业扬弃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地时间2012年4月17日上午9点,世界第二大的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公共外交与跨国对话:赵启正新书首发仪式"在伦敦伯爵宫举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到现场做主题演讲,并就公共外交的理念同到会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杨航  张冉雨 《东南传播》2016,(10):57-60
奥运会作为全球第一大体育赛事,是重要的媒介事件。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全球媒介,集中向世界传递了主办国的符号元素与国家形象。本文采用DIMT符号体系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开幕式[1]和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进行"D-言"、"I-象"、"M-意"、"T-道"符号传播层次的梳理,分析各自的历史呈现策略、文化传播策略、人物-国家关系、城市-国家关系、灾难原素以及政治传播等符号表达。通过对比与参照式解读发现国家形象在符号传播中的异同,建议编排策略中应关注逻辑性与受众接近性。  相似文献   

8.
机会品牌如何亲近伦敦奥运?2012年伦敦奥运的帷幕渐渐拉开,这虽然是一次体育盛会,但这也是所有品牌所离不开的话题。商界奇才彼得.尤伯罗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其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  相似文献   

9.
杨琼 《新闻世界》2013,(8):328-330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博伊尔利用各种视听符号,通过媒体成功进行了英国形象的传播。本文对开幕式中的传播符号进行分析,通过符号的类型、传播国家形象机制、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解读,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2,(22):24-26
2012年7月7月优异策划☆《伦敦的三次奥运会·"新英国"》,《三联生活周刊》,第30期,7月30日简介:布莱尔始任英国首相时,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在2003年决定伦敦是否申办2012年奥运会时,布莱尔犹豫再三,当时,伊拉克战争刚刚开打两个月,布莱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英国议会随美国出兵,也由此遭受了他政治生涯中最激烈的批评。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12,(4):45-46
案例众品牌如何瓜分伦敦奥运市场?宝洁宝洁公司正式启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母亲喝彩"主题活动,并宣布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荣誉合作伙伴"。"为母亲喝彩"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22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写作》、《首都传媒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主办的"伦敦奥运会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国内举办的第一个体育新闻传播领域高端、权威、专业的学术研讨会.会议首次发布《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并推出一批最新奥运媒介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3.
全方位多组合新元素 伦敦奥运报道吹响“集结号” 随着英国著名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点燃标有“伦敦2012”字样的圣火盆,这也预示着伦敦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中国新闻媒体做了哪些准备?“全”面出击,利用权威优势地位,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这种代表国家传媒形象的机构将承担起主要的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4.
曹江漫 《青年记者》2012,(35):50-51
对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新闻频道首次并机直播,相同内容不同视角,相较于体育频道庄严典雅的"文言版"解说,新闻频道白岩松娓娓道来的"白话版"解说为受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再次使用两班人马进行解说。新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框架理论作为依据,从报道态度、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对《人民日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2008、2012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关于‘《纽约时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奥运会开幕式持批判态度”的猜想并未得到验证,但得出了“奥运会主办国的报纸对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体裁更丰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王维 《新闻战线》2012,(10):28-30
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正是从这里出发,人类社会一路前行,步入到今天的现代文明。作为建设和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之一,创意产业和现代传媒在英国也得到良好的培育和发展。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其创意之都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51枚金牌使中国体育代表团荣登金牌榜首位,竞技体育的丰收为中国体育带来了荣耀。四年之后的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在位于伦敦东区的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这四年,中国体育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中  相似文献   

18.
韦钰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225-226
第30届英国伦敦奥运会圆满地划上了句号,在这届永恒的盛会上,萦绕我们心头的除了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的运动健儿的奋力拼搏,还有精彩纷呈的开幕式表演,它向人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英国文化和价值观.本文将对中英两国文化进行简要对比,并从平等、创意两个方面对开幕式所展现出的英国文化进行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在即,而4年以后的2012年,伦敦将作为下届奥运会的东道主。奥运会似乎给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的傅莹女士天赐良机,但三月中旬在拉萨发生打砸抢事件,以及其后一些藏独分子在伦敦进行抗议、北京  相似文献   

20.
张晓霞 《今传媒》2013,(6):16-18
随着国际间竞争及全球化的加深,我国外交事业应该积极与时代潮流接轨,力图实现多元化的外交形式。中共十八大着重强调要加强公共与人文外交,可谓是抓住了中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上发展的关键,为我国外交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早期的"乒乓外交"到近年来的奥运会、世博会、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公共外交在构建一个良好国家形象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间的交往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本文立足新媒体背景下,分析了公共外交与构建国家形象的关系,从宏观上总结了我国当前利用新媒体开展的公共外交工作,同时反思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