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好一半文。去年多个省市的中考要求根据所供材料自拟题目作文,有些考生运用辞格拟出生动隽永的佳题,使阅卷教师“心动神凝一瞥间”,值得大家借鉴。一运用比喻南京市提供一组漫画,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漫画  相似文献   

2.
“题好一半文”。古人又把精彩的开篇喻作“凤头”。中考作文如果既能拟出“明眸”般的题目,又能绘就“凤头”样的开篇,做到“题”“首”妙合,那定能使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2001年的中考满分作文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方法,值得借鉴。一、复沓强化法。让精彩的题目在开篇中反复出现,对阅卷老师形成强刺激。江西考题是“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拟题《你是人的化身》,含意深邃而富有哲理;文章开头这样写道:“水,你是人的化身。从大山峡  相似文献   

3.
每年中考作文,只有不多的一些考生能得高分。究其得高分者的奥秘,除了选材新、立意新等之外,就是作文没有明显“硬伤”,在各个环节上丢分少。相反,大多数考生得分不高,并非都是材料、立意、结构的问题,而是“硬伤”累累。因此,医治作文中的“硬伤”刻不容缓。作文中的硬伤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不会拟标题。近年来很多省市的中考是供料作文或话题作文,都是要求自拟题目。大家都知道,“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可见题目是何等重要。去年河北省的中考作文话题是“把握”,很多考生就简单地采用“把握”作标题。这样,阅卷老师看到…  相似文献   

4.
扣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义,也是评卷者的第一标准。在中考作文中,考生因为偏离题旨而失分的情况屡屡发生。今天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谈一谈怎样将中考作文锁定在题设的范围内。写作导航偏离题旨的表现一 整体偏向。指一篇文章的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的要求,比如说,题目要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人拟出“要做个诚实的人”的文章,全文大谈诚实,丢掉了“诚信”中的“守信”的意思。二 部分脱轨。指在行文过程中出现离心句、离心段,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比如《我关注“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一文,记叙了“我”全天候守在电视机旁关注…  相似文献   

5.
“题好一半文。”古人又把精彩的开篇喻作“凤头”。中考作文如果既能拟出“明眸”般的题目,又能绘就“凤头”样的开篇,做到“题”“首”妙合,那定能使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2001年的中考满分作文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可见题目之重要。好的题目会让评卷者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生能拟出一个高人一等的标题,便抢占了考场作文的制高点。那么,怎样才能拟出一个漂亮的标题呢?一般说来,拟定标新立异的题目,其  相似文献   

7.
从中考作文评卷情况来看,考生比较重视作文材料的选择、情节的构思与语言的锤炼这三个评分要求,但对“准确切题”这一评分要求却知之甚少。部分考生写出来的文章或人题太慢,或偏离题意,严重影响了中考作文的得分。  相似文献   

8.
作文在语文中考中占分比重较人,是中考的重头戏。但有些考生在是考作文中却失分较多。笔者根据多年阅卷经验发现,这些作文往往存在一些“硬伤”。关于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一篇作文的第一印象。近年中考很多省市是供料作文或话题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文题  相似文献   

9.
黄琼 《初中生》2002,(18):42-44
[文题] 下面是湖北荆州市2001年中考作文题: 作文:①请自拟题目进行作文,题目中必须含有“喜欢”一词。②将拟出的题目认真书写在下页的横线上。③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让考生自拟题目,自选题材。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拟出更好的题目呢?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纵观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不难发现,今年的作文题开放度更大,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试题也是“百花齐放”,有命题、半命题作文,有话题作文也有材料作文。其中,多选样式成为今年中考作文题的“宠儿”,成为今年中考作文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看:山东青岛市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1)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争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校名和人名。(2)以“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校名和…  相似文献   

12.
如何能在不到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这是每个临考同学最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近些年来20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中考的同学有一点启发。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常常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近些年来,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许多省市的中考命题者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  相似文献   

13.
中考作文怎样尽快闪出语言的亮丽,一下子引起读者(阅卷教师)的注意,十分重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包装文章的题目,是闪出第一道亮丽的有效方法。下面用列表的方法荟萃2002年各地中考佳作拟题中运用的辞格,供大家鉴赏。所用辞格考生地中考作文话题考生自拟题目修辞功能借喻广东广州市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第一颗青苹果用“第一颗”比喻迷蒙的初恋,作者尝到了它的酸涩,由此感悟到“原来人生并不简单,要仔细阅读”。以喻为题,含蓄而耐人寻味。明喻湖北宜昌市语文试卷上的“幸运天使”(一幅画)(题之一)最灿烂的花朵———笑…  相似文献   

14.
中考作文试题大都由“导语”、“文题”和“要求”三部分组成。对于作文命题,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由于“文题”地位显赫,自然会引起每个考生高度关注,而对于“要求”和“导语”,不少考生容易忽视。  相似文献   

15.
如何能在不到 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 60 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 ?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 2 0 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 ,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希望对准备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俗话说得好 ,“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 ,通过它 ,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近些年来 ,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 ,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 ,题目拟得如何 ,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 ,甚至直接…  相似文献   

16.
“题好一半文”。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自拟题目,不少考生运用辞格拟出生动隽永的佳题,产生了使阅卷老师“心动神驰一瞥间”的阅读效果,值得借鉴。一运用比喻江苏一考生所拟文题为“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喻为能“在杀伤别人时也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形象,前加“小心”两字,使作者对“记忆移植”的态度更加鲜明。江苏另一考生拟题“领略人生的万花筒”,以此比喻移植记忆的特点和功用,也很熨帖生动。  相似文献   

17.
从1998年以来,江西省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1998年与2000年均注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999年,根据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2001年标明“文体不限”。中考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文体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就拿2001年我省中考作文来说,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  相似文献   

18.
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该类试题通常给出背景材料(文字、图表、漫画等),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蕴含的道理。我们现在就2006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的概括题(第9题、第10题)进行赏析。第9题:观察下图,进行概括。该题漫画深刻幽默,极具讽刺性,犀利地揭露了图中人物自私丑陋、损人利己的行为,告诫人们要知荣知耻,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对于漫画中的情景,考生并不陌生,这就使每个考生都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认真观察漫画,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领会…  相似文献   

19.
蒋克义 《山东教育》2003,(32):31-31
“题好一半文”。题目好比人的眼睛,它透露着有关文章灵魂的信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的题目往往是新颖别致的。或引人入胜,或令人深思,或寓含哲理,或妙语连珠,或悬念迭起,或主旨活现……可见文章题目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时下供材料作文,尤其是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人的青睐,要写好此类文章,很重要而且很关键的一步是文章的拟题。如何使拟出的题目新颖脱俗、富有个性呢?下面谈几种方法。一、巧用修辞拟题。修辞能够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以“生活”为话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拟出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文章的题目如同额头和眼睛,足见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写好作文标题尤为重要。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文章标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