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案例】近日,我给学生听写了一些成语,其中有"金碧辉煌"这个词。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0个学生中有四五个学生把"金碧辉煌"写成了"金壁辉煌"。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们订正两遍给我看。结果有一个学生,订正后还是写成了"金壁辉煌"。真粗心!我便让他细心地照着书再写两遍给我看。结果真让我哭笑不得,他第一遍写对了,第二遍竟然又写错了。我很奇  相似文献   

2.
一、有法可循原则预习的方法丰富多彩,形式也不拘一格。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在方法和形式上不妨给他们定量的指标。所以,我在开学初就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了预习"三部曲"——"读"、"写"和"疑"。读,即朗读。我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三遍或者三遍以上,且必须大声、尽情朗读。每读一遍都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读第一遍标出自然段,读顺、读准课文;读第二遍,划记字词、语句;读第三遍,归纳内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51):98-99
因喜欢日本动漫和游戏,以及对日本喜爱传统文化的而学习日语的同学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在正式学习日语之前就可以说上几句简单的日语,如"そうですね"、"さようなら"、"すごい"等,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后,无休止的背诵和默写,以及一遍又一遍的抄写令他们厌恶和反感,逐渐失去了学习日语的精神动力。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英语课堂中,一些教师总习惯于为了完成纸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让学生一遍遍听,让学生一遍遍读。这种教学无疑让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一点一点消磨殆尽。让学生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提出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才会让课堂显得更生动,更人文。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的一课Unit 1 In class,我让学生先听读整个单元的录音,说说你知道些什么?在学生们  相似文献   

5.
引言法国著名的文学家雨果说:"To learn to read is to light a fire;every syllable that is spelled out is a spark.学会阅读就是点燃篝火—每个拼出的音节都是火花。"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疯狂英语"的发起人李阳说:看百遍不如读十遍,读十遍不如说一遍。可见,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尤其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朗读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提高,而且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家长都发现,孩子会对一本绘本情有独钟,读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有的读了二三十遍。这可苦坏了家长,一遍又一遍地读,到最后都可以倒背如流了,可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复行为"?家长该怎样对待宝宝的这种行为呢?第一,为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为什么会"喜欢重复"?很大的原因是想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一些孩子一天到晚拿着同一本书让父母念给他听,其实他们并不在乎书中是什么内容,他们想要表达的真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我想: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只要每一位语文老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上孜孜以求,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朗读中绽放自信的花朵。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学唱歌曲之前让他们倾听多少遍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学好、唱准呢?实验证明,倾听6遍与倾听7遍成绩较突出,尤其是倾听7遍,然而倾听8遍则平均成绩下降,低于倾听6遍的,却高于倾听5遍的。  相似文献   

9.
另一片风景     
车英 《中小学德育》2021,(4):77-77,74
对于从事特教工作的我而言,教师节和昨天、今天、明天一样普通,从不敢奢望有什么不同。而惊喜,在那个教师节悄然而至……我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经常是刚刚教过的知识,过一会儿他们就忘得一干二净,更别提等到第二天了。于是我只能一遍两遍,成百上千遍地再教,可谓是"教你千遍"也不厌倦。有的学生今天犯错,给他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说听懂了,第二天同样的错误再犯一遍。  相似文献   

10.
高考不只是考查课本内的内容,还包括更多的课外知识,这给了语文教师最大的选择自由,可为什么还存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呢?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教材,而是教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一遍遍重复讲解,毫无新意可言,学生只是机械接受,他们没有参与  相似文献   

11.
<正>高考不只是考查课本内的内容,还包括更多的课外知识,这给了语文教师最大的选择自由,可为什么还存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呢?我认为,关键不在于教材,而是教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一遍遍重复讲解,毫无新意可言,学生只是机械接受,他们没有参与  相似文献   

12.
尹桂红 《考试周刊》2014,(68):188-188
文章认为,给每一个学生做班干部的机会,人人都是培养的对象,遍撒"种子",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3.
《小火炬》2013,(Z1):62-63
你说话时经常被人嘲笑?谁嘲笑你了?也许,你不小心走了音,把"飞机"说成了"灰机",虽然逗笑了爸爸妈妈,自己心里却难过得要死。从那以后,每每要说话时,你恨不得把舌头在嘴巴里转个九九八十一圈后才肯出声。那我可得好好跟你说说父母(或者是大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喜欢听孩子说话,一遍遍地学,一遍遍地模仿,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饭桌上讲给家里的每个人听(那时的你简直要羞死  相似文献   

14.
我不谙茶道,只听善品茶的朋友讲过"一尝、二饮、三品"的喝茶口诀和"头遍水,二遍茶,三遍四遍是精华"的茶道。原来,喝茶不同于喝  相似文献   

15.
沟通是从“听”开始的,忽视了倾听,难有好的交流效果,也难达到教育目的。许多孩子抱怨,他们的父母整天对他们唠唠叨叨,说得太多。"我对他们没话好说。"-这是孩子对父母倾听行为不满。许多家长苦恼,自家的孩子总是把大人话当耳边风,说一百遍就像没说过一样。"我们讲的话,他根  相似文献   

16.
我班幼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他们讲话都用方言土语。我规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普通话交谈,可这样的规定收效并不大,孩子们还照常说方言土语。我想了个办法,告诉孩子们:"老师的耳朵非常怪,只要小朋友讲普通话,老师的耳朵就特别灵;如果小朋友讲方言土语,老师的耳朵就什么出听不见了。"我刚说完后,苗苗小朋友就用方言大声问我:"老师,你耳朵怎么了?"我故意歪着头,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苗苗,你说什么,我没听懂,你再说一遍。"苗苗又用方言土语说了一遍,我还是装作听不懂。忽然她想起我刚才说的话,连忙用普通话问我:"…  相似文献   

1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丰富其想象力,由此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数学课程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实践性、探索性、趣味性、开放性、实用性,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中可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他们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突出数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做一遍。对他们而言,亲自动手实践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今天,又轮到我午间管理。铃响后,孩子们陆续走进教室,等我发话。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行字:"午间自主学习任务:淤抄写第26课生字新词一遍;于默读26课三遍;盂阅读课外书。要求:装哑,不发出一点声音。时间:30分钟。"虽然背朝着孩子,但我能猜到,他们看到这几行字,会怀揣怎样的新奇,甚至能看到几个调皮的  相似文献   

20.
黄琼 《初中生》2005,(18):21-23
[阅读提示] 本文至少读两遍.第一遍:把"选文"、"精读提示"及"精练设计"从头至尾读一遍.第二遍:只读"选文",再做"精读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