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斌 《教书育人》2009,(8):22-22
要“说得明白”。还是“说得漂亮”?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离开高考战场无数年了。作为当年的作文爱好者,每年看看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仍觉相当有趣。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他乡作客的人们总要落叶归根?为什么人们总要训典祭祖?为什么人们要在传统节日不顾一切返乡回家?无论是“归根”、“祭祖”还是“回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根”;为了寻找那个让人不胜回望,寄托感情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安顿自己的灵魂。其实那个地方就是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正>乡愁,是什么?是那棵枯老的大松树下的说书人?还是夕阳下永不复回的无忧无虑的嬉闹?还是那碗简单朴实却让人幸福的老豆腐……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汪曾祺的乡愁是一枚咸鸭蛋,朱自清的乡愁是一块白水豆腐……我呢?让我想想。不过,我知道,有了乡愁,才有远方。我想起了那个早市,“关东豆腐脑,好吃不贵!”吆喝声还时常萦绕在脑中。其中商贩的真诚与食客的热情最为令我想念。那种童叟无欺,那种简单朴实,那种快活,我后来从未见过。  相似文献   

4.
不一样的人,写文章的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宣泄,有的是为了展示才华,有的是为了消遣,有的是为了谋生(爬格子)……但是,高考作文则是例外的,对无数的考生来说就是为了求分,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在考试中得到最高的分数:那么,如何才能获得高分甚至满分?因素自然很多,但必须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问:2009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作为关心高考作文的学者,您认为今年哪些高考作文题目出得好?好在哪里?孙绍振:要评价高考作文题的得失.首先得把评价的标准弄清楚。要弄清楚标准。就要抓住命题的基本矛盾,否则就是任意地说些空话,例如,让学生有话可说啊,贴近生活啊,激发真情实感啊等。这些说法,也许没有什么错误,不着边际,不但没有实际的效用。反而引起混乱。高考作文的目的是检测考生语文素养。这大概没有任何争议。怎么才能让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顺利的发挥呢?却有个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照片     
问者:孙老师,您好!近些年来。您连续在报刊上发表关于高考作文试题研究的文章,在中学语文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09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您作为关心高考作文的学者,我们想请您谈谈今年哪些高考作文题目出得好?好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的《月迹》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美文。阅读后,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贾平凹先生笔下所流露出来的朴实。这种朴实犹如夏夜饭后在院子里与邻居那个不善言辞大哥闲谈中聊起的那些童年旧事。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激情的演说,也没有勾人的悬念,有的只是难忘的记忆与平和中淡淡的向往。一、朴实中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并非苍白无力。《月迹》中无论写景还是状物,处处透露着逼人的灵动。他人写月不是对乡土和亲人的怀念,就是对人生苦短  相似文献   

8.
镜子里的女兵你听我说●张冬梅看了上面的题目,你也许会问:镜子里的女兵,是谁呀?告诉你,镜子里的那个女兵,就是我。那还是一年多以前,我刚刚入伍。一个半月的新兵训练下来,往镜子跟前一站,我顿时愣住了:镜子里那个脸黑黑的、头发短短的女孩子是谁呀?是我吗?不...  相似文献   

9.
要"说得明白",还是"说得漂亮"?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离开高考战场无数年了。作为当年的作文爱好者,每年看看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仍觉相当有趣。就目前看到的今年高考作文题目而言,发现那些令人厌恶的,带着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2009,(8):26-28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讲,高考似乎还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在我们与高考之间,有很多的知识要填充,很多认识要提高。如果要我们现在做高考的事情,听起来绝对是天方夜谭。可是,有一件事,我们确实也可以做,那就是被很多人关注的—高考作文。或许因为我们年龄小,没有很多的阅历和“财富”;或许因为我们知识少,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所以,或许我们写出的作文还很幼雅。可是,这又有什么呢?我们敢于用自己的笔书写心声,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且,没准儿,我们写的高考作文,比有些大哥哥大姐姐还写得好呢!自信地写,自信地读我们写的—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11.
梦里水乡     
梦里,思绪飞过千山万水,抵达了那个令无数迁客骚人心驰神往的地方,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江南。  相似文献   

12.
周大平 《教育》2007,(12S):52-53
“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是许多地方政府近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努力方向。既然需反复强调,就说明现实中平均工资的那个差距一直存在。可是,由于没有详细的动态的统计数字参照,自然会产生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那个差距究竟有多大?而且是在一年比一年缩小还是加大?  相似文献   

13.
曹春齐 《高中生》2011,(11):12-13
有深度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如果能揭示社会生活中人和事的深刻意蕴,让人心悦诚服,就是有深度的文章。那么,考生应该怎样把议论引向深处呢?  相似文献   

14.
每年高考,总有些平时作文基础很不错的考生,爆出让人吃惊的低分。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审题的环节上。如何过好高考作文的审题关呢?  相似文献   

15.
如果是在校园之外的某个地方遇见赵向军,你一定不会把他和那个成绩卓著、赫赫有名的化学老师联系在一起。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知识分子的风流倜傥和名师的挥洒自如,走下讲台的赵向军简直就是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农民。难怪有刚入学的学生见到他提着旧皮包走在校园里,竟然把他当成了“收水电费的”。  相似文献   

16.
诡异的远征     
奇冷星的侦察飞碟带回了一颗未知星球的一组图片。那里景色绮丽,山水如画,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阔叶树林,还有无数的珍奇动物。可谓是最佳的旅游休闲胜地。更重要的是地大物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好地方!好地方!在我们眼皮底下的星球,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有发现?”总统再也坐不住了,他从沙发上一跃而起。  相似文献   

17.
《少年科学》2012,(1):60-61
早上,你高高兴兴地出门,坐上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学校。车厢里人真多啊,就在你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几米远的地方,一个人忍不住,突然打了一个喷嚏。巧的是,回家以后,你就感冒了。而这次感冒的原因,可能就是车厢里的那个喷嚏。你可能会说,那人离我好几米远呢,不可能的事。那你知道吗,一个喷嚏究竟能打多远呢?1米,5米,10米,还是20米?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07,(5X):9-11
家长想为孩子安排出游计划,可带孩子去什么地方玩比较好呢?看山水好还是品古迹好?游大学城好还是逛博物馆好?要不,带孩子去感受一次农家乐?……其实,不同的孩子适合游玩不同的地方,那就赶快打开我们的旅游地图,为您的孩子寻找一个适合他的旅游目的地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一封家书(F)     
亲爱的爸爸你好:第一次写信回家感觉有点怪。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想起你,说不清自己是反常还是犯傻。想起了那个国庆长假,那时你也风尘仆仆赶回家,我除了叫你一声爸,除了说你又老了,就再也没跟你说过话。无意间翻开你的破包,竟看见了你写给妈妈的一些话:“我争取多赚些钱,让你带给孩子,让她省着花……”这就是你呀———我冷冰冰的爸爸?我想我天生就是个毁容家,一刀一刀地在你额上刻着伤疤,可你怎么从不责怪我的心狠手辣?难道这就是父爱?我已经哭得像个傻瓜,爸爸,你怪我吗?一封家书(F)@钟儿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备考的重要性无须赘述,而高考作文备考的理性却值得探讨与研究。信息的发布是指导考生“临门一脚”还是使考生“乱了方寸”?信息时代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高考信息亦然。笔者所在的邻县某中学赴江南,不惜重金获取信息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则高考作文信息却令我困惑良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