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诗歌创作》课程教学通过对传统“诗教”方式进行“扬弃”,把传统“诗教”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弥补传统教育上的政治教化的目的,并通过诗歌品读欣赏、亲身创作的感性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其审美、创造、想象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鲍惠新 《云南教育》2004,(16):25-26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今优秀诗歌浩如烟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由此观之,“诗教”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孔子是“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两千多年来 ,“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 ,虽然近几十年来在“诗教”方面走过弯路 ,但由于诗是传统瑰宝 ,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 ,所以“诗教”越来越受重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是 :对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诗歌 ,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诗教的陶冶功能 ?诗歌教学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 ?笔者在教《石壕吏》一诗时 ,曾做了一些尝试 ,改变传统的古诗文教法 ,试图变换课堂形式 ,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 ,让学生当一回编剧。…  相似文献   

4.
诗教文化引领下的古诗词大单元教学具有中国传统的概念含义和独有的实践策略。就“诗教”和“单元教学”概念辨析、大单元教学与古诗词教学的有机融合、分类实施、形式、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小巷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孔子是“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虽然近几十年来在“诗教”方面走过弯路,但由于诗是传统瑰宝,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所以“诗教”越来越受重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是:对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诗歌,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诗教的陶冶功能?诗歌教学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笔者在教《石壕吏》一诗时,曾做了一些尝试,改变传统的古诗文教法,试图变换课堂形式,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让学生当一回编剧。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诗歌教育要从诗教传统中寻求根源,使诗歌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人才成长培根铸魂。新时代诗歌教育要在促进传统诗教与现代诗教的融合中切实做到“以诗教”,即将“修身”“育心”作为诗教的内核,充分应用中华优秀诗歌作品文本资源、中华诗歌文体资源,紧攥诗歌教育融入时代的美育特质,创新诗教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教”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而如今,诗歌不受重视,诗情消融,应试教育只重视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把握世界,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理想、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进行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塑造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林东清 《课外阅读》2011,(8):257-258
新课改后,中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风潮。那么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师如何传递起其所规范的语文学习之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必然的求,而课堂回归“语文味”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思索的语文教学问题。本文试从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思索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路径,从而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之法,旨在为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诗经》的爱情诗怎么教?若无视漫长的中国诗教历史,显然是虚无主义态度;若一味沿袭传统诗教,显然不能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只有对《诗经》爱情诗进行准确的教学定位,我们才能养育当代学生的“青春”,传承中国先人的“朝气”,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诗教”传统由来已久,经历了数千年的承传和演变后,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君子儒”“诗教”重点在“以诗为教”,汉以后诗教的重点则向诗歌的欣赏和创作倾斜。“诗教”传统的延绵不绝使其成为国民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中华民族人文品格影响深远,弘扬“诗教”对继承优秀文化基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是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所以,高中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教师教得太死板,不能把高中语文这池春水搅“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度,素以重“诗教”称世,对现代的小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并尝试写童诗是对祖国诗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童诗教学,要抓住童诗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特征,努力使教学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诗教传统.可是由于受语实用倾向的影响,诗歌写作教学越来越不被重视.长此以往,只会导致诗教薪火失传,学生精神荒芜,生活缺乏诗意.为此。我在人教版高一语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学之后,特地安排了诗歌写作教学课“意象的选择”.指导学生尝试写自由诗。  相似文献   

14.
“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诗教具有3大功能:诗可以“兴观群怨”;“不学诗,无以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发扬诗教之功能,建构诗意之人生。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振兴诗教是我国学校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安顺地区学校诗教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传统诗教的起源和振兴贵州安顺地区诗教的内容等,探讨了振兴诗教的一些具体做法.旨在巩固安顺地区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成果,提高语文教师的诗教水平,推动中华诗词在校园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勤芳 《学语文》2003,(3):10-11
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红楼梦》时,应该不会忽略小说第四十八回黛玉教诗的片段。这一片断已以《香菱学诗》为题收入高中语文新教材,它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建义 《现代语文》2008,(12):94-95
我国是诗歌的王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在《礼记》中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是进入一个地方,那里的教育状况就可知道。凡是老百姓温柔敦厚的,那是诗教的结果。当然诗教本指《诗经》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功能。孔子是诗教的首倡者,《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许多谈论诗歌的话。一次,  相似文献   

18.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艺术是“一种让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语文教师在语文讲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以文章的内容、表达形式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而定。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求一种能突破单一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深刻体会到,深人挖掘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特色,立足于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特色的语文教学要能够常教常新,充满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破了语文课“一部教材教到底,一张嘴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老师应怎样去教语文?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应处理好那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诗教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和优势。从“诗无邪”诗歌的本质探讨,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社会功能揭示;从“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广泛的受众基础,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教学方法的推介,无不体现诗歌对生活的深邃概括和诗教与时代的紧密结合,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对诗歌的热爱与对诗教的推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