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鲍士伟来华考察中国图书馆事业,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新图书馆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加快了中国图书馆学特色建设进程,促进了中国图书馆界的国际交流,形成了图书馆界自觉跟踪国际潮流并根据国情进行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由沈祖荣、戴志骞等人发起的一场旨在改变传统图书馆藏书理念、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使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推广,促成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的诞生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韦棣华与中国图书馆学的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皇后”的韦棣华女士,是我国图书馆学的先驱人物。在中国,她筹建图书馆,创建“文华公书林”和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校;她引进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开启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大门,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先河,并促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她身上,体现了对图书馆事业高度的忠诚与热爱,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克己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医治当代中国图书馆界浮躁之风的一剂良药,更是支撑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激励图书馆人为图书馆事业不断奋斗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4.
英国图书馆情况于晚清开始介绍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界人士赴英访问或学习.抗日战争时期,英国科学文化界支援了中国图书馆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1972年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图书馆交流不断开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百年纪念活动热潮高涨,图书馆史学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首先从学科角度对图书馆史学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相关的论述,继而从国际化和图书馆史学中国研究现状两方面,对中国图书馆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成就、现状及问题等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在20世纪对中国图书馆史学研究有卓越成就和贡献的八位图书馆史家及其代表著作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图书馆对中国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图书馆深受其发展的影响。本文从图书馆教育学、图书馆观念、图书馆管理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美国图书馆对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图书馆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璐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24(3):83-84,89
新图书馆运动实现了中国图书馆从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转变,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成立了图书馆协会,形成了图书馆学教育的规模,产生了第一代图书馆学人。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阐述中国图书馆法制史;对中国图书馆立法问题给出了基本评价;论述了当代中国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提出图书馆法权概念,并论证了其与图书馆核心价值历史的、现实的关系。文章强调,中国当代图书馆法权来自宪法,法权内容却明显缺失,只有通过图书馆立法,才能对图书馆法权予以明确、具体、系统的说明和规定,并客观彰显图书馆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系统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面貌,重点叙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图书馆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评论了图书馆工作与技术的进步。全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25年,鲍士伟受美国图书馆协会委派来华考察图书馆状况。鲍士伟此次中国之行,推动美国续退庚款用于中国图书馆建设,点拨中国图书馆发展方向,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回顾了中国图书馆立法的历程,并着眼于未来,对中国图书馆立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民众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研究》总结了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是一百年来民众图书馆运动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史论结合、观点独到、颇具发现。虽然在文章结构、内容注释和行文逻辑方面还存在不足,但该书丰富了民国图书馆史研究的成果,为中国图书馆专史研究增添了绚丽风采。  相似文献   

13.
论李大钊图书馆理论的超前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大钊图书馆理论中的许多主张超出了他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水平;这些主张不仅符合近代中国图书馆实际情况,反映了近代中国图书馆的必然趋势,而且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如何面对Google与百度的"图书馆计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oogle的“图书馆计划”已在国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现在Google与百度都在中国推出了各自的“图书馆计划”,也必将对中国的图书馆事业造成深远的影响。中国图书馆必须认真面对。本文介绍了Google与百度“图书馆计划”的内容及进展,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参与Google与百度“图书馆计划”遇到的问题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一书促进了近代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但有些史料存在疏误.经考证,1910年学部公布的图书馆法规名称为《图书馆通行章程》,而非《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民国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图书馆规程》颁布于1915年10月23日,而非11月.  相似文献   

16.
从中外图书馆发展史中概括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源起和发展;就中国古代藏书楼阁的法制渊源及西方图书馆法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法的影响进行了举证;从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隐含的法理分析中得出当代中国图书馆法法权理念。  相似文献   

17.
论文概述了2011年中美图书馆专业交流项目——中国图书馆行业组织代表团访美情况.从一个职业图书馆员的角度,作者畅谈了参访的主要感受和体会;结合工作实际,就中国图书馆行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既是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又做过图书馆管理员,还亲自创办过图书馆,更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图书馆事业的最高领导者.文章从图书馆之于毛泽东和毛泽东之于图书馆两个向度对毛泽东与图书馆的关系做了比较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思想和中国古代藏书楼物质的双重基础上诞生的。它与旧式藏书楼有着根本区别。近代图书馆馆刊,是为了适应新式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发展之需出现的,在宣传先进图书馆思想、研究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业务、揭示馆藏、交流经验,促进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已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图书馆刊编为《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出版。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一书,突破了单纯以图书馆为中心来介绍图书馆自身发展历史的做法,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置于中国社会与民众生活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来描述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突出了图书馆事业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不可或缺性。从一个图书馆史研究者的角度看,该书史学视野宏大、历史分期独特,叙述方法娴熟,继承并发展了已有图书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