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著名的青年导演宁浩通过《疯狂的石头》以及《疯狂的赛车》在电影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宁浩导演的疯狂系列电影不仅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就,同时赢得了较高的票房,这也引来了众多学者开始研究他的作品。宁浩导演疯狂系类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剧中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塑造转化成小人物的塑造,改变了以往英雄主义人物的塑造模式,这也是他的电影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也为电影界开创了另一个新的领域。本文主要讲述的就是宁浩导演疯狂系列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具有的小人物情结。  相似文献   

2.
在炫目的大制作和低成本艺术片中间,应该有一个主流的“中片”市场。在中国,这个市场尚且未被完全开掘,甚至被人忽视。而宁浩精准地发现了这个价值洼地,填补了票房空白。从成名作《疯狂的石头》到如今的《心花路放》,他都秉承中等投资和诚意故事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其实没必要去刻意地挖掘各种隐喻 电影学徒曾对《无人区》做出“人性不善,人心向善”的解读,他认为,《无人区》包含了西部片、黑色荒诞、喜剧、公路片以及犯罪片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从《疯狂的石头》看中国的方言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一部《疯狂的石头》让人们看到了方言电影的魅力。投资300万元,赚回3000万元,很少有哪部电影可以达到如此效应,通过口口相传赢得口碑、赢得票房。《疯狂的石头》因而被称作是一部奇迹般杀将出来的小成本院线黑马。  相似文献   

5.
《疯狂的石头》以超过千万元的票房被称为当年国产电影界的"票房黑马",让不太景气的国产影片的票房着实疯狂了一把。它的意外成功,无疑得力于诸多因素,但视听艺术的成功运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环节。影片中平民化、娱乐化的配乐风格使观众备感亲切,幽默、形象、生动的音乐使观众在捧腹之余,也解读出隐藏在话语表象之下的强烈的幽默反讽气息,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无人区》的上映,宁浩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宁浩电影的黑色幽默风格入手,研究宁浩电影黑色幽默风格的价值体现,分别从电影产业上的价值、文化上的价值、艺术上的价值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宁浩电影幽默外衣下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电影《疯狂的石头》以低于400万人民币的低成本投资,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票房收入①,成为2006年国产商业电影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8.
电影《疯狂的石头》以低于400万人民币的低成本投资,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票房收入,成为2006年国产商业电影的一个成功典范。人们在讨论这部电影时更多地集中于它的故事情节、黑色幽默、导演风格等等,很少有人探讨影片中的置入式广告。《疯狂的石头》中置入式广告品牌多达16个,在置入意识和操作手法上有若干成功的探索和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克苏市公安局4月20日称,近日该局破获一起屋顶打洞顺绳而下盗窃案,店主损失2万多元,情景有些像电影《疯狂的石头》。犯罪嫌疑人还真够聪明的,就因为熟悉了《疯狂的石头》里的犯罪细节,就“活学活用”了,把影视作品里的画面克隆到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影视作品,是醉了也是罪了。  相似文献   

10.
《无极》《夜宴》对中国电影最大的贡献,是中国电影人拿国外的投资,效仿好莱坞有了自己的大片形式,而今年《疯狂的石头》则汲取了国外经典电影的手法,嫁接上本土的元素,创作出中国电影第一个疯狂的商业片神话。那么在这部《好奇害死猫》中,中国影人开始学着,以准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尝试真正专业地来制作一部电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电影馆新书《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郑树森著)中,提到了黑泽明《用心棒》(又名《保镖》)对美国西部片的影响,令人心有所动:黑泽明与美国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在创作中的互相致意举世皆知,相信他们彼此都给了对方灵感,甚  相似文献   

12.
《大观周刊》2006,(29):10-10
曾经总是“具有重太教育意义”的国产影片面孔.越来越日常化了。本来嘛,电影得大家爱看,那才是硬道理。现在要感受石头的“疯狂”和黑色幽默,可以看看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然后进电影院观看.也可以去买张DVD.该片的正版DVD不仅具有出色的影音质量、精准的中文字幕.还收录了导演宁浩的访谈.值得收藏。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可谓是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元年,在春节贺岁档上映的《流浪地球》,一夜之间刷爆了国人的朋友圈,正式在中国电影历史的长河中以里程碑形式成为现象级大片,这不仅改变了我国国产科幻大片长期没落的现状,同样也刷新了我国在影视特效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的技术短板。这样一部耗时4年的科幻电影巨著,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中国团队之手。当影片在首映排片第四位的情况下,不出半天便赶超同期上映的《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和《新喜剧之王》,一度逆袭成为票房冠军,病毒式的口碑炸裂,让该影片成为贺岁档当之无愧的票房黑马。本文将从对原著的深掘改编、电影特效制作以及电影主题意蕴的表达这三方面全面分析电影,探讨这部科幻电影外壳之下的中国科幻电影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4.
苏婧 《今传媒》2012,(2):88-89
"传播障碍与隔阂"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普遍存在,将《疯狂的石头》中出现的"私密空间"符号化,通过梳理和重新定义,选取有代表性的若干,分析电影中如何对"传播障碍与隔阂"进行符号表达。由此加以拓展,得出《疯狂的石头》教化与娱乐功能兼顾,是一部实至名归的佳作。  相似文献   

15.
《新闻天地》2008,(7):34-34
长沙某电台中午有档脱口秀节目《开心十三点》。6月11日,这档节目的主题叫“鸡蛋爱石头”,这样的主题让听众摸不着头脑。男女主持人在节目中反复说“鸡蛋爱石头,爱得没理由,没理由呀,没理由没理由没理由。”既然没理由,为什么还要多次说“鸡蛋鸡蛋,我最爱的鸡蛋;石头石头,我疯狂的石头呢?”节目一开始男主持就说夏天已经到来了,春天的初恋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16.
武瑾 《新闻世界》2011,(6):198-199
由姜文执导的电影《让子弹飞》自上映以来,无论在口碑与票房上都一举夺得了绝佳成绩。这部影片以西部片的空间风格,快节奏的剪辑给予了观众强烈的观影快感。本文将运用格雷码斯的二元矩阵手法,对影片的叙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陆引进台湾电影与否,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个商业问题"2月14日,席卷全台湾的票房传奇《海角七号》终于在大陆影院开始低调公映。不过它并没能延续在台湾和香港的票房神话,到2月20日,上映一周的票房仅仅在千万元左右,仅2009年开年后上映的《疯狂的  相似文献   

18.
任真 《青年记者》2008,(14):92-93
近两年来,<疯狂的石头>、<武林外传>等一批影视剧横空出世,一石足以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不少国人的注意. 以<疯狂的石头>为例,300万元的投入换来2200万元之高的票房,同时又使得一句方言"我顶你个肺啊"成为一时的流行语;原本普通的古装武侠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更是大放异彩,出乎人们意料的连推续集,剧中女主角佟湘玉一句"额的神啊"更是让粗犷的陕西话成了众人模仿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19.
传媒数字     
《现代视听》2015,(2):2-3
影市疯狂二月报收40亿今年春节,七部新片共同刷新了内地影史最高单日票房,并造就了最高单月成绩40.5亿,超越美国2月票房成为全球票房制高点。《澳门风云2》最终成为春节档的最大赢家,累计票房已超7亿。2月份刷新了多项国产电影的纪录。19日大年初一当天,7部新片同时上映造就了超过3.5亿的单日最高成绩,初一到初六的春节档总票房更达到史无前例的17亿。不过,今年春节档影片的口碑与票房的火爆不成正比,仅有《狼图腾》一部电影在时光网以及豆瓣电  相似文献   

20.
纪楠 《青年记者》2016,(29):56-57
2008年6月20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取得了上亿元的票房成绩,201 1年和2016年,《功夫熊猫》第二部和第三部先后出击,视觉效果更加震撼,分别在中国市场创下了6.17亿元和超10亿元的票房.而2015年,国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风靡暑期档,以上映62天获得9.56亿元票房的成绩,成为内地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与《大圣归来》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利益上,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是中西文化整合传播的成功.本文从文化观念、叙事、配乐以及哲学理念等方面,对两部电影中中西文化的交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