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在用的中小学校舍多是按老规范进行设计,多采用砌体结构,未做考虑抗震,年代过长便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现象,我们需对校舍的原结构按照新规范实施全面检测与抗震鉴定,若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就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校舍安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砖混结构校舍受震害影响较重,从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设计计算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抗震加固分析讨论。按照砖混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简单易行的砖混结构校舍抗震构造措施的补足方法,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之后国家提高了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设防类别,要求针对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实施全面排查鉴定和抗震加固以使地震设防区的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标准.在总结了上海市中小学校舍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定对校舍鉴定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中小学校舍工程加固设计的依据及方法,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建筑结构鉴定及加固的意义、设计原则及抗震加固技术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结构鉴定和结构抗震加固技术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近几年我国各地地震频发,特别是四川的汶川地震给我国人民的生活、经济、环境造成极大损失,对于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我国十分重视,针对工程抗震鉴定的过程和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单跨框架是一种抗震严重不利体系,缺乏冗余约束,易发生整体倒塌。单跨框架结构大量存在于中小学建筑中,汶川大地震后中小学建筑已提高到乙类设防,根据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11-2010)规定重点设防类的框架结构不得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否则需进行加固。针对单跨框架的震害特征,探讨了该类结构的各种加固方法,本文结合一个工程案例进行了不同加固方法的比较,提出了提高单跨框架抗震能力的加固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抗震加固的迫切性、加固与改造的范围、加固与改造技术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探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抗震设防、抗震性能欠佳的建筑物,为了能够确保这些建筑安全使用并发挥其应有的建筑功能,要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及加固。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对优于传统抗震加固方法的隔震加固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指出隔震加固方法更加适合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砌体结构抗震鉴定中应重点检查的内容、外观和内在质量要求,以及砌体结构常用加固方法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0.
张亚丽 《内江科技》2013,34(3):106-107
我国现存的建筑中大部分都需要加固修复,普通的加固修复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植筋法。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的抗震加固修复得到很大的推广和发展。抗震加固的方法分为三类:抗力加固技术,消能减震技术以及隔震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经历了邢台、唐山特大地震后虽总结出一些抗震加固的经验和构造规范 ,但针对具体建筑物的特点、功能等是无章可循的。特别是对年久失修的多层工业厂房的抗震加固 ,更是如此。且在加固施工期间不能停产 ,原始资料不齐全 ,又给加固方案增加了难度。笔者有幸参与了包钢洗煤厂水洗车间的抗震加固方案的设计 ,现阐述如下。1 建筑结构及使用现状水洗车间始建于 1 95 8年 ,当时还不考虑抗震设防 ,水洗楼在包钢的生产中占据的位置很重要 ,需要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对于这座九层框架厂房来说 ,使用时间长达 40年之久 ,原始资料和图纸不全 ,且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强度大,频率高,并且分布范围广.桥梁作为交通生命线的枢纽工程,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并影响震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使得人们对桥梁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桥梁抗震性能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建桥梁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二是对现役桥梁的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13.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楼加层房屋新旧两部分抗震能力相差悬殊,有的抗震能力过低,刚进行过加层的房屋就需进行抗震加固;有的抗震能力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目前又无统一的房屋加层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标准可以遵循,因此研究探讨房屋加层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应当执行什么规范标准,采用什么依据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加层房屋抗震设计的一个急需明确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结构工程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了概念性的介绍,并且介绍了当前各种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发展前景,针对结构工程的抗震加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新建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楼加层房屋新旧两部分抗震能力相差悬殊,有的抗震能力过低,刚进行过加层的房屋就需进行抗震加固;有的抗震能力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好等优点,采用碳纤维粘贴进行抗震加固的方式应是优选的方案.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采用碳纤维板材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抗震加固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新建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楼加层房屋新旧两部分抗震能力相差悬殊,有的抗震能力过低,刚进行过加层的房屋就需进行抗震加固;有的抗震能力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贡献卓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也必然要随之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近些年来地震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这就使得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了人们所日益关注的问题,抗震结构的加固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提高建筑结构稳定的关键,建筑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根据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地质条件,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文章首先对固设计原则经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了与其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震中框架内填充墙体的破坏和框架梁柱接头的破坏的情况,对建筑物采取加固,其加固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建筑物加固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建筑抗震设计的方法的发展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教学楼的现状考察,依据相关的规范规程及现场检测结果对该房屋进行安全性及抗震性能鉴定,同时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希望该教学楼安全性及抗震性能检测鉴定实例,能说明教学楼的可靠性及抗震性能的一般检测鉴定过程,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相应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