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在梳理进化心理学历史线索并揭示进化心理学思想逻辑的基础上指出,进化心理学并不像进化心理学家们自己宣称的那样,是一场全新的心理学“革命”;特别是,文章通过对心理进化的逻辑的探讨进一步地揭示出,时下流行的进化心理学,不可能实现为心理学提供统一的理论基础的狂言。  相似文献   

2.
以进化心理学发展的背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理论的逻辑前提,挖掘心理进化逻辑符合与机体进化相同逻辑研究思想中存在的误区,并结合人类学哲学的批判视角,进一步阐述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逻辑错误,突出强调人的心理属性与生物属性的本质区别,通过反思和批判的逻辑推演,意图在否定的意义上为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寻求统一的基础思想。  相似文献   

3.
进化心理学是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取向的出现与历史上一直存在的进化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阿纳克西曼德的朴素进化假说、恩培多克勒的宇宙循环理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的生物等级论、拉马克浪漫主义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的普遍进化理论、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等进化论思想进行分析和梳理,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进化心理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进化发展心理学是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走一种从种系发生来解释人类发展的新理论视角。它试图以达尔文进化发展的机制来解释人类各种心理与行为的进化意义,并通过汇总各个领域的研究资料、设计进化实验等途径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理和行为产生与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进化心理学运用进化论的原理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理的起源与结构.当前,进化心理学已渗透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进化心理学分支,主要包括:进化社会心理学、进化发展心理学、进化认知心理学、进化人格心理学、进化教育心理学、进化临床心理学等.进化心理学为研究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为心理学研究走向统一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的进化与人类的进化发展历程相伴随,研究语言的进化必须体现以人类为核心的原则.进化心理学是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任何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背景.通过对人类起源及发展的"过去"的寻根究底,探究到语言起源与进化的心理机制,才能把握语言进化的历程.进化语言心理学试图运用进化论的观点研究语言学,从而把语言学纳入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开辟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而生态学、细胞分子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为进化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新思潮,它运用进化理论探索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在阐述进化心理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在进化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下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包括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领域的进展.最后总结了进化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进化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新思潮,为研究人类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运用进化论探索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及一些社会现象,其发展有一定的意义。论文通过阐明进化心理学的起源及思维方式,重点论述了进化心理学的发展,揭示了从进化的视角如何对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和对其他学科的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对其发展取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进化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新思潮,为研究人类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运用进化论探索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及一些社会现象,其发展有一定的意义。论文通过阐明进化心理学的起源及思维方式,重点论述了进化心理学的发展,揭示了从进化的视角如何对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和对其他学科的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对其发展取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西方著名进化心理学家斯蒂文·平克的文化心理观可以概括为:进化心理机制是解读文化产品所隐含的文化心理的钥匙.平克的进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化产品——文学、艺术和音乐——进行了适应器和副产品的科学界定;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化产品所隐含的文化心理问题加以定位,即其研究目标是解释人类与“无生物功能之用”的文化产品之间的关系;对进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研究进行界定和梳理.本文作者认为,平克提出的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进行文化心理研究的思想十分新颖,对我国进化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呼唤善的教育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教育评价做为教育过程的反馈环节,对整个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不仅引导着学生的发展,而且对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的后果及人才类型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有必要对教育现状和教育评价进行深刻的反思。目前,这种反思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育伦理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对教育中社会公正和个体的主体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异化的批判,即是从教育的本质和人性本质的高度进行反思。对教育伦理的关注和对教育异化的批判是从不同的理…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对人的社会属性有着特别的要求,而全纳教育能有效地对人的这些社会属性进行培养。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民主平等的教育、参与合作式的教育、多样化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纳教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tudy between three secondary teachers and two university researchers, initiated by the teachers, into the practice and impacts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science, geography and history classes. The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s into how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can collaborate to develop a research and practice agenda. The study illustrates the need for a dynamic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 micro or school-related level and the macro or policy level factor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external support, shared teacher knowledge and beliefs, professional experimentation, and shared reflection on student responses to classroom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经教育部批准,相继有90余所学校升格、新建为本科院校。各申办学校都能面向社会,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出具有各校特色的申报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功。焦作大学在积极申报本科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从多方入手,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创作<史记>之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司马迁又尤其彰显人的历史主体性及其独特价值.司马迁对于"人"的独特认识不仅表现在他为刺客、游侠、医生、商人等小人物立传,还表现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之中.司马迁笔下的女性不以柔弱、温婉取胜,而以坚强、睿智流芳.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了女性,以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史笔,真实记录了这些女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2004年7月30日上午,从中国农业大学这座中国农业的最高学府中走出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平均年龄33.1岁,早已褪去年轻人的青涩腼腆;他们全部为在职人员,基层和涉农学员占总数的61.13%,是国家基础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也是中国农业高校深入基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次成功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对比了两种教育,即为了经济富裕的教育和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作者指出,因为迫切追求利润,对民主未来非常重要的价值正面临丧失之虞。如果教育真的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增加的话,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就绝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9.
丰富的写作材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观察中、阅读中,背诵中,练笔中及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20.
张楚廷教授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或"人哲学"思考教育与课程,提出了人的教育、人的课程、五I课程构想、结构改造主义课程观、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走势等基本概念或命题。为防止人的异化、使人更像人、让人更高大,张教授主张加强人文课程、警惕和改造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张楚廷课程理论具有内涵理解的深刻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特质的人本性、语言风格的诗话性、自我实践的广泛性、使用价值的普适性等鲜明特色。深沉的民族情怀、深切的教育情感、深厚的哲学情结、深长的生命情致是张楚廷能创立特色鲜明课程理论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