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互文性理论,从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两方面对大学英语阅读语篇中的互文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启发:注重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加强教学的媒体互文性。  相似文献   

2.
在语篇分析理论中,学生对语篇衔接的认知、学习的实际效果都将会直接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及能力造成直接影响,反过来说,学生的英语阅读也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篇衔接的学习和认知,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协助发展英语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升。据此,本文将对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语篇衔接意识的培养进行相关的分析论述,以期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互文性相关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建立大学英语互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教师如何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阅读层面等因素对阅读语篇进行互文标注,引导学生进行互文阅读,从而达到拓展阅读,深化语篇阅读理解,实现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有效输入。  相似文献   

4.
邵翠芸 《山东教育》2012,(26):37-38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阅读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的教学目的之一,同时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在所有对于高中英语阅读训练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阅读教学在英语专业课程中占据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一直以来,语篇分析虽广泛应用于英语专业的语言教学,但事实上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论述如何把语篇分析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建构语篇意义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提高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语法、单词等知识的掌握,语篇分析理论强调的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整体结构把握,更加重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强调的不是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学习掌握哪些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一直是最受重视的教学环节.原因很简单,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感,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9.
冯英 《中学教学参考》2013,(28):112-112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变更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是摆在每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运用与阅读相关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浓厚兴趣。我现就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高考英语科考试(NMET)中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和交际能力。高考大纲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且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只有在语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笔认为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许多大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障碍以及目前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语篇教学、重视阅读技能训练和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等措施,以利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考大纲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且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只有在语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3.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理解包含一定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14.
语篇分析理论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教学指导,尤其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好的教学功效。语篇分析首先能够清晰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结构、主旨有更好的理解与获知。在语篇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学生也会慢慢懂得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文章阅读,这些都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加强语篇分析理论的渗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高效的进行文本阅读,并且能够提升阅读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程.教材.教法》2018,(11):98-103
当前多篇阅读的困境在于没有厘清多篇文本组元的依据以及这种特定的教学形态的价值。互文性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文本的关系机理,据此可衍生出以关系为中心的文本解读范式;将互文性与教学性有机统一建构文本创编与流传产生的互文、文本与类文本产生的互文、文本与相关资料产生的互文、文本改写产生的互文、文本与其他媒体产生的互文等多种教学形态。互文性阅读具有促进多元创造性解读、拓展学生认知世界、提升阅读量和速度、提高提取信息与提炼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鉴赏与反思批判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徐丽莉 《成才之路》2009,(13):13-13
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行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17.
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近年的高考试卷也坚持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设计原则,把测试的重点定位在语篇上,侧重阅读能力的考查,检测学生的语篇领悟能力和解析能力。但就目前而言,考生在阅读题上耗时多而收效低。阅读理解已明显成为学生的弱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所以,如何通过加强语篇教学来完善英语阅读教学,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下功夫探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虽然广大英语教师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下面笔者拟探讨几个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冀盈 《教育教学论坛》2014,(26):236-238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够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由于高考英语科目中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因此阅读课教学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新课程实施以后,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架理论能够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帮助,因此将支架理论合理地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加以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