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旭  楚红霞  王萍 《内江科技》2015,36(6):12-13
新入职员工是企业的新生力量,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通过有效的培训让新入职员工尽快的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以及快速的适应岗位的需求、掌握基本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中原油田职业技术培训部近十年来在新入职员工培训方面的一些心得,阐述了新入职员工培训项目在调研分析、培训设计、培训管理上的一些特色做法。  相似文献   

2.
田芝 《科教文汇》2013,(11):63-63,65
大学英语学习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人文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人文教育的理论知识入笔,陈述了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陈秀梅 《知识窗》2013,(4):55-56
实现和谐教育,离不开和谐班级。构建和谐班级,就应牢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做是成长中的人、社会中的入。结合工作实践,本文从理性引导学生、赏识激发学生这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了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方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0)
近年来,众多高校应届毕业生成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新入职教师面临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的双重压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新入职教师在兼任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提高新入职教师学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3)
本文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以《PLC与组态应用技术》为例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课件、进教案,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学生不仅掌握技能,还提升了综合素质,实现了育人优先抓思想,教学提升促质量,该课程的试行比较成功,接下来我们要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8)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通过"八个相统一"推动实现思政理论的改革创新,增加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和认同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与发展方向,学会分析和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和理解各项方针政策。然而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多数学生将这门课程视为学分任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产生认同感和共鸣。高校应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要求,结合思政课性质和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特点,创新教学方式,让课程内容和形式都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真正做到课程内容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7.
师专在寻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学分制这一切入点,促进了教学整体改革,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为进一步完善学分制,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以提高服务能力.健全课程标准、规范学业评价,改善教学奈件,完善学生管理,提高管理队伍的水平,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教学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提高和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意识与工作方法是搞好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保障。尤其对于新入职辅导员来说,只有正确认识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本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工作岗位,并结合本职工作,不断地反思、改进,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进而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某中职院校60名高一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学生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学生则采取18次团体心理辅导。使用《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比较两组学生在首次随访与末次随访对入职的适应情况变化,同时使用《团体活动效果评估表》评价两组学生首次随访与末次随访对团体活动的适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首次随访的入职适应情况和团体活动适应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入职适应情况和团体活动适应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对入职以及团体活动的适应情况,从而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参与工作,推动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佩泽 《科技风》2013,(13):247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学习外贸的高职学生,外贸单证实务的运用能力就成为敲开外贸职场大门的敲门砖。《外贸单证实务》的课堂企业化实训教学目的是以企业为背景与环境,构建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教学氛围,引企入校和借案入课,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与结合。使学生掌握外贸实务知识及国际惯例,为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学生写作现状,探究提升中学作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与措施。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处理好作文课上的四重关系:主与导的关系、收与放的关系、厚与巧的关系,出与入的关系,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2.
袁敏 《科教文汇》2009,(12):264-264
建筑设计是一项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建筑设计的任务是组织空间和创造环境,建筑技术是实现设计意图的条件和手段,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本文从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这三个方面对建筑设计进行哲学的思考,以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也是四大前沿学科之一。对于刚博士毕业新入职的教师而言,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师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教学策略的改进四方面论述了新入职教师如何教好细胞生物学。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3,(8):15-16
<正>本刊记者罗玛从内江市政府了解到: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科技入园入企入村行动的要求,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入园入企入村行动的意见》。据了解,科技入园入企入村行动,是指科技部门、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以科技为支撑,以各类园区(基地)、企业和村为平台,实现科技与企业、农业生产的有效对接,促进园区、  相似文献   

15.
范康宁 《科教文汇》2010,(35):4-4,15
教育的语言,逆耳就不易入耳,不易入耳便不易入心,不易入心何谈利行?为人师者应多些巧劲和韧性。事实证明,班主任巧妙、妥帖、高明的"顺耳忠言"更受学生欢迎,在批评、引导学生时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邱泽超  高汉宝  徐伟 《中国科技信息》2009,(21):217-217,219
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教师所讲内容入脑入心。本文针对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吕安英 《科教文汇》2012,(23):116-117
历史的过去性、情境性不仅需要记诵事实,也需要"神入"体验。要让我们的学生走进历史,也让历史走进我们的心灵,才能生成对于历史的深层理解和沧桑感悟。角色扮演法的有效运用是"神入"历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确,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而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蔡颢  谢一榕  韩学山 《大众科技》2021,23(6):127-129
高校新入职辅导员面临许多新挑战和要求,因此青年辅导员要从自身出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增强学生管理能力、掌握软件操作、入驻网络空间,真正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文章从当下大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的新背景、新环境和新对象,反思新入职辅导员面临的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传授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审美和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阅读文本中的人文知识及其文化底蕴则是文本阅读的主线,也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及发展创新的重要资源和鲜活源泉。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作者的思想发展倾向,关注学生的阅读创新,突出教师的入情指导,都能促进学生“原汁原味”地理解感悟文本思想内涵,内化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