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革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当今社会,学习长征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要准确把握长征精神的实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长征,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和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享誉国内外、震惊世界,它所造就和孕育出的长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又是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力量。党员"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从长征精神中吸取营养,对照合格党员的标准,做合格党员,争当时代先锋。  相似文献   

3.
长征精神在革命年代促使中国共产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困境走向新生,从挫败走向成功。新时期,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现阶段,构建党内和谐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新长征,因此,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其在构建党内和谐的伟大征途上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征精神在革命年代促使中国共产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困境走向新生,从挫败走向成功。新时期,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现阶段,构建党内和谐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新长征,因此,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其在构建党内和谐的伟大征途上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加强对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是彰显职业教育理念的精神标杆,也是强化就业竞争的现实需要。工匠精神的培育受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文化教育、工匠制度供给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优化工匠精神培育环境、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引导、创新工匠精神培育策略,是加强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资源。新时代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信仰人民的新时代青年是它赋予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巨大启示。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别山精神体现了大别山区人民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并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让大别山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培育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允昌 《软科学》2005,19(6):68-70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统一的,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培育其创新精神,将更有效地实现大学德育的目标,使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9.
乐观主义在人生中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革命战争年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带领中国劳苦大众之所以能够百折不挠,阔步前行,最终创造了许多让世人惊叹的奇迹,就是得益于乐观主义精神的鼓舞。毛泽东的那种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胸襟从他的那些横绝于世的瑰丽诗篇中集聚迸发,它不仅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引导劳苦大众锐意进取,而且在当今和平年代也给予我们精神食粮。文章结合毛泽东的三篇作品(《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中的远大政治抱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阐述了乐观主义精神的社会价值问题,并针对乐观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温日锦 《今日科苑》2010,(18):252-253
医德的规范、修养和管理是新形势下医疗卫生系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更是医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通过分析医德规范、医德修养和医德管理的原则规定和内在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医德医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其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严光菊 《科教文汇》2013,(16):98-98,100
新医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实施的新医改,对医学生的礼仪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重视医学生礼仪道德素质培养,以实现医学生主体和谐而全面发展,提升医学生职业认同,推动医患关系及其社会的健康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勤  杨雨微  谢晗  沈蓓 《科教文汇》2020,(13):85-86,95
剖析“工匠精神”内涵和全科医学生培育现状,以“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指引,为全科医学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针对性地提出能够提高全科医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性和务实精神的有效措施,这对保障居民健康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伦理的社会调控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勇忠 《情报科学》2007,25(1):8-14,20
网络伦理要发挥引导和规范网络信息活动的作用。需要相应的社会调控机制的支持。本文探讨了网络伦理社会调控机制的建构原则。提出了由运行支点、内在维系力和调控方式与手段所构成网络伦理社会调控机制之体系结构。并对其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院揭示当今中国医疗工作者医德医术上的核心诉求。方式院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患者为本的医德医术内在性的分析,揭示当今中国医疗工作者在医德医术上的核心诉求。结果院敬业与高超技术是中国当今医德医术的核心诉求。结论院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以患者为本理念要得到很好地贯彻,医疗工作者必须拥有高尚的医德与高超的医术。  相似文献   

15.
高勤  杨雨微  谢晗  沈蓓 《科教文汇》2020,(10):102-104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更加注重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医学类独立学院的任务就是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实践能力更强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医学人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国家稳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也更加关注医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教育部要求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与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弥补医学生精神教育的短板,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浅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调研了独立学院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探讨了独立学院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对策,为独立学院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搭建“工匠精神”平台。  相似文献   

16.
钟琳 《科教文汇》2014,(17):138-139
中职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近几年来中职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情感教育价值的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缓解学生的厌学心理,为培养中职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情感教育现状,为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进一步阐述中职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价值以及对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建筑施工专业课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四个思政方向为切入点,示例课堂教学设计,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让学生切实感受思政之蕴,以达到价值塑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朱绍斌 《科教文汇》2011,(12):112-113
《大医精诚》对医者提出了为医的基本要求。一曰仁义,就是要有献身医学的恒心壮志;二曰仁心,即"诚"就是要有高尚的医德;三曰仁术,即"精"就是要有精湛的医术。"大医精诚"乃医者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于娟娟 《科教文汇》2014,(17):15-16
青年教师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我国高校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背景下,培育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解读青年教师创新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创新精神缺乏的现状,并提出了对青年教师实行目标激励、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创新能力、加强创新素质的再培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等项培育措施,以促进青年教师创新精神和教学、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医学类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代的医学类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人文精神。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承担着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通过前期对思政课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该文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政课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