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  相似文献   

2.
感谢自考     
王杰昌 《现代教育》2004,(10):56-57
当我举步走进眼镜店换下已经模糊的镜片时,我已满身的轻松;当我三年来第一次忘情的睡了一夜时,我已满身的飘逸;当我手捧着鲜红的自考毕业证书出现在女友面前时,我已泪流满面。满腔的激动变成无法抑制的喜悦,感谢自考,是她扬起我生命远航的风帆!高中毕业,因为高考成绩不佳,无奈上了师专,作为农家子弟我以为这还不足以改变自已的命运,尽管我也挺乐意当老师。同时因为我的母亲身体不是很好,我更想成为一名医生。上了师专,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了。我很失落?!  相似文献   

3.
石爽 《河北教育》2010,(7):63-63
当年读师范时,我就向往将来要和我的学生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当面对那些残疾孩子,我才懂得幸福的前提是:关爱生命,呵护心灵!  相似文献   

4.
班华 《班主任》2011,(9):58-61
在我的班主任朋友中,给我帮助最大、让我学习东西最多的,要数郭文红老师了。当她的书《追求充满人性的教育》(以下简称"人性的教育")将要出版时,我自然地向她祝贺!当她让我为她的书写序时,我自然是乐意的!郭老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  相似文献   

5.
主持老师: 您好!我有一个困惑压在心中,好难受,希望得到您的帮助。我和一位同学很要好,我们同住一个寝室,从入学那天开始两年多了,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关系很好。可是,有一点让我感觉很难受,我甚至想过不交这个朋友了。问题是这样的,当她有烦恼时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安慰她,可是,当我有烦恼时她却不安慰我。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伤痛     
当我因教育成绩受到表彰时,当同事朋友称赞我的教学能力时,心中总感到伤痛得很。为她,为她人生的不幸遭遇,也为我的懦弱。她很漂亮,是我大学毕业后执教的首批学生之一。那时虽说已是老师了,可仍脱不了一股学生气,那些学生与我接触自然就没什么隔阂;再加上我上课采取的是新的教学方法,倡导快乐学习,学生非常喜欢听我的课。每每上课,课堂上都充溢着渴求知识的气氛和快乐的目光。可不久我就觉得那快乐的目光中有几缕忧郁,经过搜寻,便判断出了是她的眼神。下课时,我关切地来到她的身旁询问她的状况,她脸带勉强的笑容说没什么,可…  相似文献   

7.
在与她只有一米远时,我觉得她有千分之一的厌烦;在离她有半米远时,我觉得她有百分之一的厌烦;在与她只有零米远时,我觉得她百分之百的厌烦!  相似文献   

8.
天真烂漫的师范生活就要结束了,我憧憬着走上讲台的那一天。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聋哑儿童喜欢的老师?带着这些问号,我采访了我即将去工作的学校——哈尔滨市道外区聋哑学校。接见我的是校长刘凤芝老师。看上去她有四十多岁,短发齐耳,身体健壮,说话豪爽,具有女改革家的气质。当她听说我是未来的聋哑教师时,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发出兴奋的光,“好!好!你的专业选得好!特殊教育需要你们。”刘校长热情地给我让座、倒水。我向她请教了我的问题;怎样和聋哑儿童相处?如何博得她们纯真的心?刘老师拂了拂挡在额前的头发,说:“革命导  相似文献   

9.
“人各有志,我这辈子注定与特殊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我要为特殊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说起特殊教育,文春环心潮澎湃,神采飞扬。文春环已当了12年的新密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解读她走过的人生历程,所看到的不仅有漫漫人生的艰难坎坷,也有绚丽多彩、耐人寻味的人生情趣。开弓没有回头箭1980年8月,被人称为“才女”的文春环当上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她是多么的兴高采烈。因为她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由于出身不好,在农村受过太多的歧视和白眼,有才华反被人诬为“不老实”,施展本领被歪曲为“动机不纯”。因此,她珍惜这难…  相似文献   

10.
一、特殊需要概念的提出与确立 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永恒主题;特殊需要,则是生命基于个体的差异性所表现出对其生存发展的特殊条件的依赖。然而,“特殊需要”(Special needs)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概念,却是在20世纪中后期,在全民教育运动和融合教育理念的主导精神下,频繁出现于特殊教育领域的。这主要源于特殊教育的服务范式的不断转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蜕变与发展     
正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地方是我的牵挂。走近她时,经历的是一种归属、一种崇拜、一种向往;离开她时,经历的是一种遥想、一种借鉴、一种成长,这个地方就是河南省洛阳市西下池小学。2012年9月,当我走进这所学校时,学校校园生态化、教师成长专业化、课堂改革前沿化、学生发展科学化和学校师生生命蓬勃的状态带给我震撼与思考。一、学习西下池文化,追求教育思想的蜕变(一)学内涵,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西下池小学是一所文化内涵丰富的学校,学校处处皆文化,时时有文化。校长李艳丽干练、睿智、有思想,一言一  相似文献   

12.
一是唠叨不休。很多话,其实只需要说一遍;即使不说,我也很清楚。但她偏要没完没了地重复,以至我再听到时,脑袋要比平时大好几倍。二是过分体贴。妈妈每次做饭都问我想吃什么,饭菜可不可口;我在家学习时,她时不时削个水果递过来,10点钟一定要喝牛奶;更要命的是我去上学时,她只要有时间就要送我,哎呀!她把我当三岁小孩了。  相似文献   

13.
当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象纯酒一般让人目眩的时候,教育带着她的神圣、她的威严,开启了一颗颗蒙昧的心灵。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愉悦,给人以享受!事物总是喜欢从某一方面向极致推进。隋唐科举衍化到今天,教育呕心沥血打造精英。全封闭的管理,无限期的补课,唯分数的评价……学生变成应试教育的机器,学校成为“明监狱”。被誉为语教育的“思想家”韩军直言:“我自己就是一个刀斧手,我每天都在‘杀人’,我砍杀的是学生的精神与思想啊!”当人们疾呼“救救教育”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现代化》2005,(1):128-128
1985年,辛蒂还是一名女大学生时,一种杀虫剂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她得了“多重化学物过敏症”。她对香水、洗发水等常用化学制品一律过敏;她所吃的食物,必须经过严格处理;连喝的水也是至纯的蒸馏水。更要命的是,她不能因喜悦和忧愁而痛痛快快流下眼泪,因为眼泪中也有威胁自己生命的毒素。辛蒂需要爱,丈夫必须全身消毒后才能和她拥抱……  相似文献   

15.
老鼠爱大米     
曹春环  刁峰 《山东教育》2005,(28):16-16
这节音乐课,我说要为六一联欢会选拔节目,孩子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当我看到宋萍把手举得很高,迫不及待地等我叫她时,我想这个机灵的小姑娘或许会有出彩的节目呢!用手一摆她,她就飞快地跑到台上了,出乎意料,她朝向我说:“老师,我想为您唱一首《老鼠爱大米》。”我一愣,“是送给我吗?”“是!”我看到她乌黑的眸子里写满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她来了!因为你能满足她金色的教育之梦。当她毅然担负起一所基础薄弱学校校长的担子时,面对种种难题,她义无反顾。 北京,她赢了!你成全了她的事业追求。面对来自全国的教育同行,她送去了拼搏10年的宝贵经验和体会。 北京,她走了!当鲜花与掌声向她涌来时,她内心的炽热和向往依然附着在那不懈追求的脚步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半颗石榴     
我家墙角的石榴树上结了一个烂石榴,红枣般大的石榴有一半已经烂掉,另一半还在艰苦地默默地生长着。这个烂石榴是害虫飞鸟袭击坏的,是弟弟的小手捏坏的,还是它的命运注定归结于如此?没有人知道。可是它活下来了,带着残缺的躯体,带着辛酸的微笑坚强地活了下来。几天不见已有拳头般大了。我真想去吻一吻她,但是,我怕我的爱会葬送掉她的另一半生命。她以前一定很美丽,不然为什么害虫飞鸟去侵害她,弟弟去揉捏她,造物主会嫉妒她呢?。我不知道她美丽时,是怎样的一种洒脱与快乐,而我却知道她拥有一半生命时的辛酸与苦涩;我不知道她…  相似文献   

18.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身教重于言传,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家长往往更注重言传,教育孩子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云云。有的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有的脾气暴躁、大声呵斥。前者,孩子也…  相似文献   

19.
初见李玉兰老师,说明来意后,她憨实的一 笑:没什么,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师该做的。真的 就这么平淡么?走近她的时候才发现,这种平 凡之中孕育着怎样的伟大,包含着一种怎样的 精神! 人生的根扎在讲台上 李玉兰老师,对教育有着一种执著的爱, 我特别愿意当教师”——这是李老师炫耀自己 职业时的一句口头禅。每当人们提及此事,李老 师总是笑呵呵地说:“我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 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那一双双渴望求知识的眼睛,我就产生一种责任感,更有一种自 豪感,我的生活乃至我的生命已经和教育融为一体了。”这正是李老师不但能…  相似文献   

20.
呵,光明     
纱布被一圈圈绕开,阳光渐渐射入这位盲童的眼睛里。“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她高兴地叫着,跳着,显得欣喜若狂。这位盲童为什么会这样激动?因为,光明对于她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啊。其实,不只是她,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来说,光明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它可以使我们看到花儿的鲜艳、鸟儿的美丽,看到松的挺拔、草的翠绿,看到祖国壮丽的山河,看到四季美好的景色。清晨,当太阳还没上班的时候,我就伴着月亮、星星去上学,路灯给了我光明;晚上,当我踏着月色徜徉在林荫道上的时候,月光如水,使我感受到夜的宁静。光明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