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卓楠 《东南传播》2018,(1):109-111
近几年,国产电视剧迎来了IP狂潮,随着市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IP剧开始呈现泛滥趋势,古装电视剧作为国产IP剧的一大领地,更是乱象频出,质量良莠不齐。过度追求商业利益使得古装电视剧在制作、内容、价值观上均出现问题,"小鲜肉""天价片酬""抄袭泛滥""版权纷争"等问题使得影视行业弥漫不正之风,本文将重点分析国产古装IP剧现存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发展之策,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注入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沉默的螺旋——荧屏翻拍剧的传播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可谓电视剧的翻拍年,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10年3月份至今,在全国各大影视基地正在拍摄的翻拍剧超过一百部,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有几千集的翻拍剧充斥荧屏。为什么影视市场的翻拍风愈发浓烈?翻拍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操纵翻拍现象的出现?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以传播学"沉默的螺旋"为理论基础,试图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跨屏收看的促进下,电视剧的收看平台已经从单纯的电视,扩展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网络IP剧的盛行,与其原著已有的粉丝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IP的影视改编并不等同于原著,将粉丝转化为观众,同时扩大观众数量是网络IP剧营销的目标.IP剧《欢乐颂》将UGC引入了电视剧营销,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扩大了电视剧的收视效果,取得了较好的营销业绩.  相似文献   

4.
黄雪 《视听》2023,(5):47-50
国产IP影视剧在21世纪初流行于大众消费市场,经历了兴盛、寒冬、沉淀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受众主体的变化、大众媒介的发展以及商业资本的流入。其中,受众主体的影响最大。在文化工业中,受众(消费者)具有主动性,受众审美需求能够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生产方向,而受众完成消费是实现大众文化商品功能的依据。商业资本的流入与大众媒介的发展则极大地促进了国产IP剧数量及传播速度的增长。国产IP剧可以从内容价值、国际影响、影视市场这几方面出发,做好未来的具体规划,以推动IP影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翻拍已成为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今年春节期间,一部名为《新版西游记》的电视剧又开始在各大卫视热播起来.翻拍剧在数量上已经呈现“井喷”的状况.翻拍剧的种类1.翻拍经典国产电视剧此类电视剧数量居多,例如新版《红楼梦》、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封神榜》、《又见一帘幽梦》、湖南卫视新版《还珠格格》、各卫视正在热播的新版《西游记》以及江苏卫视正在筹划重拍的海岩剧《永不瞑目》等.这些电视剧翻拍蓝本的剧龄一般都在10年以上,并且当年在播出时都曾获得过巨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6.
蔡月宇 《新闻世界》2012,(2):111-112
影片《将爱情进行到底》(下文称《将爱》)是导演张一白于2011年情人节之际推出的都市言情类电影。笔者认为,该片是影视"翻拍热"的特殊范例,在翻拍剧争相涌现并且常遭诟病的现实情况下,突破了以往翻拍剧的常规,体现了独到的创作构思。  相似文献   

7.
王晓丹 《东南传播》2016,(10):79-81
在影视行业,IP剧特指由拥有大批读者、高关注度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或电视剧。网络文学IP本身自带粉丝、转化成影视剧时高人气演员随带的粉丝、IP剧新颖、贴近生活的题材都是其快速兴起的原因;注重戏剧性和人物情感表达、选用好的演员塑造类型化人物形象、细节构造真实感是网络文学IP剧改编的策略;线上与线下、电视台与互联网强强融合的播放渠道是其获得高收视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文学IP转化剧不断实现内容的创新和拓展海外市场是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鹏 《出版参考》2015,(20):7-8
最近电视剧《琅琊榜》大火,单日点击量过亿,并完成了海外发行,成为现象级“IP剧”.11月4日,掌上纵横公司也正式对外宣布,获得《琅琊榜》小说、电视剧双重IP授权,这是一次网络文学、影视、游戏等文化领域的联合跨界,将三款不同领域的产品实现交互推广,从而最大化IP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9.
网络小说IP剧"生成"与"生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大批网络作家应运而生,促进了网络小说和影视的碰撞与融合.网络小说IP剧具有热播的先天优势,一方面拥有大量原著粉丝,另一方面弥补了影视剧原创剧本的缺失,其经过改编被搬上荧幕是必然的.网络小说IP剧的"生成"与"生存",需要网络小说IP的综合开发,通过文学、影视、音乐、动漫、游戏、戏剧等多种形式,实现网络小说IP剧泛娱乐生态运营体系和全版权营销产业链的立体化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典热门剧目"翻拍热"是我国影视界由来已久的现象,近几年更愈演愈烈,成为了一条博取观众关注的"捷径"。国产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却鲜有精品,翻拍、跟风抄袭等反映出国产剧创造力不足的弱势,在美剧、韩剧的强势"围攻"下,国产剧陷入"走不出"、"迈不动"的窘境。从大学生视域看目前国产电视剧翻拍跟风泛滥的现象,以创新为核心,深入分析国外电视剧的发展模式,探讨其在题材、编播制度、编剧管理和审查制度方面的可学习借鉴之处,以期国产电视剧能在进行本土化合理改造后更好地迈向海外市场,打造出拥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品牌。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翻拍剧渐渐占据中国电视剧市场大量份额。由于翻拍剧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描述,笔者试着对翻拍剧下了一个定义:翻拍剧是指在原有影视剧的基础上,主要对原剧的剧情和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影视创作的流行方式可以说非翻拍剧莫属,随着数量和期待性的增加,它已成为我国影视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翻拍就是借用原有的旧故事进行重新编排创作,同时利用原有剧集的成功,抓住观众的怀旧心理等来吸引眼球赚足人气,这样既可以降低投资商的利益风险,又能赢得满意的商业利润。翻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创剧本少的问题,但并不是消除影视业发展瓶颈的根本之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传媒行业IP剧制作热度居高不下,IP剧在整个电视剧比例中占额升高,似乎产生了一种"无IP不成剧"的现象。但IP剧热潮下暴露出"快餐式"制作手法、收视与口碑相左,网络IP剧口碑反超电视IP剧、演员成本大幅翻高、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一系列乱象。本文通过对"IP剧热"乱象分析,提出"影视IP"运营的四点策略:正确认识多于盲目崇拜;打造开发多于移植利用;内容投入大于IP购买和演员片酬投入;讲求广告植入契合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产剧驶入出海快车道,文化折扣现象的存在成为阻碍我国国产剧顺利出海的一块顽固磐石。本文以法国作为样本国研究,分析国产剧在法国传播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审美取向、台词译制、受众解码、价值差异四个层面挖掘国产剧法国传播中文化折扣现象的成因,并从内容、渠道、译制、受众、人才五个方面提出关于消解国产剧海外传播中文化折扣的策略,以期能够对我国国产剧海外传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李霞 《传媒》2019,(3):42-43
近年,国内掀起了一股IP剧热潮,以《花千骨》《择天记》《春风十里,不如你》《将夜》等为代表,IP剧已经成为我国影视界的主流形态,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播模式和产业链条。但在国产IP剧轮番热播的背后,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同质化严重、制作水准较低、投资盲目跟风,等等。据统计,2018年度前两季,在流量排名前十的电视剧中,IP剧只占了三个席位;在下半年中,尽管《甜蜜暴击》《斗破苍穹》《武当乾坤》等IP剧造势十足,而市场反响却十分平淡。面对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国产IP剧,尽快找出其中的症结所在,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推动国产IP剧的不断创新与积极转型,走向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中韩建交以来,电视剧贸易逆差一直颇大.电视剧输出某种程度上体现一种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为何中国在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被韩流文化大量侵入而本国文化的输出却遏阻.因此本文从中韩电视剧翻拍贸易着手,分析贸易逆差的趋势、翻拍剧以及国产剧中文化折扣存在哪些差异、如何缩小文化折扣提高中国电视剧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互联网+影视"热潮的兴起,游戏、网络文学等原创IP影视化改编成为热门,本文从原创IP影视化产业链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现有IP影视市场改编过程所暴露的问题。以改编相对成功的《陈情令》为例,分析其成功原因,提出国产IP影视化成功改编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雪 《传媒》2018,(8):80-82
2015年,我国IP影视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以IP为改编源的影视作品霸占荧屏.经过近三年的发展,IP影视产业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本文从产业演变理论视阈出发,对比我国与西方影视产业发展的不同,发现我国IP影视产业演变轨迹具有非典型激进性演变的双重特征,其演变轨迹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新兴阶段、趋近阶段、震荡阶段、共存阶段,而以IP影视作品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链运作最终会成为主流模式.本文还对IP影视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相关资料来完善和改进以IP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热播网络小说改编剧《琅琊榜》远销海外,其播出版权被中国香港、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竞相购买;这部古色古香的电视剧,不仅给国内电视荧屏带来一股清风,同时也将中华文化吹向世界。本文基于影视受众心理的角度,对网络小说改编剧《琅琊榜》的热播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此探寻影视受众的真实需求,并对网络改编剧的未来发展策略及当今国产电视剧的隐疾,给出一些建议,希望以此唤醒电视创作者的文化传播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王素芳 《青年记者》2017,(26):19-20
当下的儿童文艺市场,儿童出版物、儿童舞台剧和儿童影视等几乎都处于被边缘化的弱势地位.在发展艰难的众多儿童文艺中,国产儿童真人剧的处境可谓雪上加霜.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仲呈祥先生曾为国产儿童真人剧大声疾呼“三亿儿童,嗷嗷待哺”.至今,真人剧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更加严重,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