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周春柳 《体育科技》2005,26(2):52-55
脂肪细胞是能量储存细胞,也是活跃的内分泌细胞。现已发现人类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它们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及脂肪积累具有显著的调节功能。重点阐述在机体能量代谢平衡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并通过分析脂肪细胞因子对机体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为运动减肥和糖尿病的运动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可能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关.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4种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及抵抗素)与糖尿病的关系,及运动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运动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与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关系--运动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可能是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机制之一,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动、膳食与脂肪细胞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肪组织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产生和分泌的许多激素称为脂肪细胞因子。这些脂肪细胞因子包括瘦素、促酰化蛋白、脂联素、抵抗素等。脂肪细胞因子在调节机体的能量摄入、能量消耗,以及糖、脂肪代谢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结了脂肪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和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综述了脂肪细胞因子与机体许多重要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细胞本身等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和膳食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拓展了脂肪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指出对脂肪细胞病理、生理状态的研究将成为运动医学研究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进一步探讨脂肪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将为干预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钱万万 《体育世界》2013,(11):23-24
网膜素是新近发现的在内脏脂肪组织中高表达的脂肪细胞因子,参与调节胰岛素的作用,本文就网膜素对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运动对网膜素的影响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运动时,机体各个系统代谢功能活跃,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如果没有合理的营养保证,则必然影响运动能力。运动时最终热能来源主要是营养素的氧化,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糖类和脂肪摄入充足的情况下,蛋白质在体内一般不用作能源,主要用于运动时组织修复和更新。所以只存以保证总热足量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蛋白质的营养功能,提高训练效果。维生素虽然在体内不起供能作用。但它们是机体正常运动的必要保证,由于运动时机体  相似文献   

6.
棕色脂肪在人体的分布比较少,其作用主要是产热,与白色脂肪相比,棕色脂肪有消耗能量的作用,所以其不仅不会使人体内产生脂肪的堆积,反而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白色脂肪,对控制体脂有良好的作用.现在对棕色脂肪的应用研究,主要是针对用于一些代谢性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的预防.影响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转化的因素有很多,但对于体内过多的白色脂肪怎样诱导其棕色化(即白色脂肪棕色化),作用机制需要更深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身体内有害脂肪的含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有用脂肪的利用率和有效度,避免过多的白色脂肪在体内积累造成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肌肉素(Musclin)是骨骼肌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因子,调控机体的糖代谢与脂质代谢,具有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功能,可能与肥胖、糖尿病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其在骨骼肌中的表达受到营养状况、肌肉类型和激素、细胞因子等诸多因素的调节,运动干预可以降低高脂饮食和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和血清musclin含量.这些为我们研究内分泌紊乱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一、维生素维生素是机体需要量很少,但本身不能充分制造或完全不能制造的物质。它们是复杂的有机物质,在体内主要作为各种各样代谢过程的调节剂,为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所必需。在能量代谢中所需要的那些维生素颇像发动机上的火花塞。它们本身并不含有能量,但在机体贮存能量,利用能量的代谢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去乙酰化酶3(SIRT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涛  刘玉倩  赵焕彬  赵斌 《体育科学》2011,31(1):85-88,97
Sirtuins(SIRT)是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属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家族,参与物质代谢及应激反应,与细胞寿命密切相关。Sirtuin 3(SIRT3)是哺乳动物线粒体中重要的去乙酰化酶,在骨骼肌中高表达,参与能量代谢并影响机体的衰老、细胞死亡和肿瘤发生。研究表明,适度运动会增加骨骼肌中的SIRT3含量并进一步影响脂肪代谢。目前,骨骼肌线粒体中SIRT3在运动中的变化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主要介绍了SIRT3的生理功能及运动对骨骼肌SIRT3的影响,深入研究运动中骨骼肌SIRT3的变化机制对运动抗衰老及运动防肥减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静水皮艇200nm能量供应特征,文章选取了29名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在测功仪上进行200 m比赛的模拟(40 s).通过采集受试者气体代谢和血乳酸数据,并按Beneke等人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能量代谢的计算.结果表明,静水皮艇200 m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比例分别为39.4%(无氧无乳酸)、28.8%(无氧乳酸)和31.8%(有氧).静水皮艇200 m前10 s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无乳酸系统,第10~20 s(或30s)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乳酸系统,有氧供能对于最后10~20 s的运动能力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对静水皮艇200 m的认识低估了有氧供能的重要性.静水皮艇200 m能量代谢的时序特征可以作为制定训练计划和评价运动能力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牛磺酸为主要原料,配以已确认有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如淫羊藿甙、五味子提取物、茶多酚提取物等成分,从内分泌、酶学、氧转运能力、肝肾代谢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改善了能量代谢,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散打有氧训练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能量代谢特征是散打科学化训练的依据,在指导训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讨论散打有氧能力在其能量代谢系统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氧能力训练的新发现,探讨适合散打有氧能力训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碳水化合物对高强度折返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对人体代谢的需要是代表一种营养上的挑战。营养能提供体内能量的再补充、生长、修复和水份的补充。运动期间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许多研究报告表明运动中补充碳水化合物可提高持续亚极限运动的耐力,但有些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运动移位的方式,包括了高低速度折返跑和冲刺运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碳水化合物对折返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73年,Berg和Carlson等分别报道了一个与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3-hydr-oxy 3 methylglutaryl-CoA,HMG-CoA)还原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相关的蛋白激酶,随后的研究表明,其活性受AMP的调节,故称为AMP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  相似文献   

17.
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靠近内侧隆起,可传感神经元及整合神经胶质细胞,并将信号传导转化为生理功能,激活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继而调节能量代谢和骨骼稳态。在下丘脑的AgRP/NPY神经元和POMC/CART神经元饮食调节体系中,下丘脑可刺激骨骼发生发展,最终将机体调至新的生理功能状态。此外,骨骼内分泌源激素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脂质蛋白2(lipocalin-2,LCN2)能够反调节于下丘脑,改善下丘脑介导能量代谢水平。基于此,研究将从下丘脑-骨骼信号传导和骨骼-下丘脑信号传导两方面进行论述,并以能量代谢为穿梭靶点,以运动干预为手段,论述下丘脑调节能量代谢和骨骼反调节相关功能,阐述运动调节能量代谢和骨代谢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羽毛球项目若干体育训练观念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对羽毛球专项若干体能训练原理的片面认识是导致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体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 对我国羽毛球界在项目能量代谢特征、无氧阈训练、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的关系及爆发力训练原理等方面的传统认只进行了剖析和再论证, 指出: 无氧糖酵解在羽毛球供能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无氧阈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爆发力, 且对改善力量耐力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AMPK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在运动介导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其主要作用是协调代谢和能量平衡。AMPK被激活后在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摄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在调节糖代谢方面的作用,AMPK为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药理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