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慈善事业发展得好坏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公民慈善意识较差、慈善立法缺失、慈善捐赠不足、慈善组织发展不完善等问题。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培养慈善意识、加快慈善立法、规范慈善行为、建立多元化筹资目标和方式、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个人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基石。个人慈善捐赠主要有临时型、应急型和合约型三种类型。合约型个人捐赠具有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选择性和导向性、法律约束力的特点。开展合约型个人捐赠有利于开发平民慈善,有利于形成个人捐赠的制度化,有利于推动慈善事业的平稳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慈善组织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当前应大力推进合约型个人捐赠,促进全民捐赠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基督教义下的慈善捐赠重视人的价值,经历了由传统的物质捐赠到服务捐赠再到以组织为依托的专业捐赠的过程,构建了捐赠者与受赠者互为主体的捐赠格局和理念。主体间性的慈善捐赠尊重捐赠者与受赠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互为主体。在全民慈善总动员的时代背景下,对主体间性慈善捐赠的研究,既能够促进慈善理论的丰富和慈善文化的发展,又能够在实践上用来指导慈善事业运作,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慈善公益信托因在解决慈善捐赠组织合法化与慈善捐赠行为非营利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成为慈善事业信托化发展中的创新组织.在慈善法即将出台、信托法亟需修订之时,建议加强慈善法与信托法的相互协调,使慈善公益信托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5.
慈善捐赠的行为动机可以从捐赠者的慈善意识、捐赠者的财富基础、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来解释。为此,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就要积极倡导慈善意识,大力发展慈善组织,褒扬慈善行为,制定捐赠的优惠税收政策,完善捐款筹集和使用的监督法规。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虽然时间较短,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也面临公民的慈善观念还比较落后、需要慈善救助的对象数量庞大等六个方面的挑战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加强慈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慈善氛围;积极发展慈善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继续壮大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服务活动;完善慈善税收减免政策,保护公众慈善捐赠的积极性;加强慈善工作队伍建设,促进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7.
慈善捐赠是捐赠者自愿将财物等赠送给与自己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受赠者,用于公益目的的行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慈善事业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全面认识其缘起、现状和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是多方面的现实要求、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以及丰富的理论基础其同作用的结果。此外,虽然我国捐赠总额增长迅速,但捐赠水平偏低,捐赠主体和地区差异较大,而且捐赠资源流向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间慈善事业长期处于双重监管或无监管状态,给慈善事业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慈善事业发展需要以健全的监管制度为依托。民间慈善事业的监督管理,是保障慈善事业良性运行的根本手段,是保证慈善公益捐赠资源良好管理使用、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我国应构建以法律为主线、以法规和规章为依托、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法律保证体系,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逐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内部分工,各行其职、各负其责;建立社会监督的协同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以最终使我国慈善事业逐步走向阳光、理性、秩序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9.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而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捐赠占我国慈善捐赠的绝大部分,并且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慈善事业的研究要么理论性太强,缺乏史实的支撑,要么完全是对史实的重现与整合,缺乏理论的架构。对海外乡亲捐赠的研究尤其如此。基于此种状况,本文以海外乡亲对广东省的捐赠为个案,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架构,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乡亲捐赠的基本理念与制度安排,并分析海外乡亲捐赠的未来路向,为我国的慈善捐赠事业提供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0.
《孩子天地》2016,(8):2+300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文化传播基金"主要用于慈善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慈善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宣传慈善事业及杰出慈善人物;弘扬慈善文化,服务慈善组织,推动社会和谐。《环球慈善》杂志社将依托本杂志的公益平台,积极联系并鼓励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捐赠及公益活动,努力提供一个服务社会、展示形象的平台,共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分析其在认同、期待和鼓励大学生中的积极意义,从而构建师生间自我认同的话语体系,并进一步探讨"罗森塔尔效应"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助学体系如何避免简单的资助,发挥资助资源功能的最大化,是我们在资助工作中的难题。校园慈善助学基金是高校与慈善机构共同在校内建立的慈善助学基金,它通过"资助—反哺"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助学基金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就高校校园慈善助学基金的的教育功能进行研究,以期发挥资助资源功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的教育特点要求班主任由传统型向"导师型"转变,"导师型"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的新型班级管理者,对此必须构建"导师型"班主任机制、加强培训与交流、创新"导师型"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要求,使之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建立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已经是迫在眉睫,要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一专多能,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核心。高职院校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途径;如何建立能够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以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师"政治课教学论"(简称"教学论")课程在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学论"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高师"教学论"教学中,通过构建技能训练框架、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分项累加记载成绩三个环节,可以形成师生间职业技能训练的互动机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构优化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落脚点和核心价值归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需要构建一个多元主体综合协同的动态调整机制。要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主导性作用,强化大学(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主体性作用,保障市场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大学自主优化机制和市场预警反馈机制”凝合起来,形成“政府、大学、市场”多元主体综合协同与三者“宏观调控、自主优化和预警反馈”机制的统一,实现“长期规划、定期反馈及预期调整”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结构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8.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贵在"学习",重在"有型"。所谓"型",本义是指铸造金属器物的模子,后被引申为某一类事物长期稳定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属性。学习型党组织的"型",强调的是使学习成为党组织的属性和特征,成为党组织的基本存在形式。文章从何谓学习型党组织、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怎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三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型党组织的概念以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城市住宅商品化、知识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大学不再是"象牙塔"中的一个独立的、封闭的机构,而是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开放后的大学需要与其周边的社区产生了互动发展的关系。因此,依据社会互动理论、服务学习理论观点,结合目前大学与社区互动的实际,通过创建大学与社区资源共享创新与服务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创建互动、互补、互益的合作项目等举措,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互补合作关系是促进双方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红十字会之始”,但实际上,它直接脱胎于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庚子事变时期出现的救济善会、济急善局是带有红十字色彩的救护组织,它们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通过考察可以发现:济急善局、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传承性,而救济善会不具此特点,因此,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可由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再前推到济急善局。追溯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可以印证一种“嫁接”理论:红十字会虽系“舶来品”,但中国红十字会却是中国本土的慈善组织“嫁接”红十字会逐渐成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