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学习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书上有这么一道应用题: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上半年引进外资12亿美元。(1)比今年上半年引进的外资少20%,今年上半年引进外资多少亿美元?(2)比前年上半年引进的外资多20%,前年上半年引进外资多少亿美元?下面是解答这道题的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相似文献   

2.
杨松 《四川教育》2004,(6):32-32
这是“分数应用题”例4的教学片段。〖案例一〗教师出示例题:大江乡去年的人均收入为3600元,比前年增加18,前年的人均收入为多少元?然后让学生读题,并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程理念下应用题教学的核心意义是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应用题教学呢?笔者和教研组的同仁选定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作为我们研究实践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自编应用题常见的几种形式:1.给定问题,补充条件.例1 补全下列应用题的条件,并解答.某农场去年收水稻2400吨,___去年和今年共收水稻多少吨?这里需要补充今年收水稻的吨数,用直接条件,间接条件均可.如(1)今年收水稻3000吨;(2)今年比去年多收水稻600吨;(3)今年比去年多收1/5(或20%)等等.2.给定条件,提出问题.例2 给下列应用题补上问题,使题目完整,然后解答.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多1/5,______?这里需要补充的问题很多.如(1)女生有多少人?(2)一共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或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4)男生比女生少几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第 2节《分数乘法应用题》 (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 )是由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出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一步和两步计算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最基本的分数应用题,也是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的基础,很多复合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它对后面的学习影响很大,学生掌握好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使“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目的整体达标,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 )教师要认真研究分析,把握好教材中例题的编排意图和…  相似文献   

6.
在分数应用题中,经常出现像这样的一句话:"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类应用题归成"比"字句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  相似文献   

7.
龙玉菲 《教师》2013,(7):99-99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低年级"比多少"关系应用题的起步教学,如果没落实好,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费时费力等问题。现结合本人的具体教学实践,也谈谈有关"比多少"关系应用题的教学做法。(1)做好铺垫。在入学前学生对"比多少"有了抽象的认识,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凭直觉或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不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了连乘应用题新课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节能灯,每箱15个,每个卖12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师: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你想怎样卖?生1:我可以零卖。用单价×数量=总价,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节能灯?15×4=60(个),再算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2×60=720(元)。生2:我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额达到5230亿美元,同比增加39%。来自海关总署的数字显示,出口上升35.7%,达2580亿美元;而进口增加42.6%,达2650亿美元,贸易赤字为68.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简便≠简单     
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算式方法比较”这一课时,课后练习有这样一道题:丰华村今年有23户安装了空调,每户安装空调要付5800元,丰华村今年安装空调比去年多付29000元,去年安装空调的有多少户?  相似文献   

11.
河北唐山肖义说,去年我国的贸易顺差总额达到1775亿美元——近年我国贸易顺差增长较快,去年比前年增长74%,今年1-3月,比上年同期增长41.4%。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  相似文献   

12.
有关“比”与“分率”的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解答此类应用题,首先要加强学生对“比”和“分率”的认识,经常进行转化训练。此类应用题有好几种解法,但有些解法学生理解较难,如果能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把它转化为比的形式,用“归一法”解,学生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3.
<正>相差关系应用题是指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一组应用题。它是简单应用题中的一部分。在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对求总数和求剩余的问题,通过直观感知,直接应用加、减法的含义解答,理解不难,容易掌握。但接着学习相差关系的应用题,就不能直接应用加、减法的含义选择算法,而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即把较大的数量分成与较小量同样多的部分和多出的一部分,再根据这两部分与总数  相似文献   

14.
<正>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它比整数、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对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的意图,了解所教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困难的原因,设立"基础训练"环节,为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中出现有“比”的一些题目,可以巧用“比的基本性质”来解答。 【例1】某班男、女生人数共48人,男、女生人数比是5:3。该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相似文献   

16.
《两步应用题》的教学是在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三、四步应用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教学例1又是学生学习两步应用题的第一步。例1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难点是找中间问题。 一、导入新课,运用迁移规律 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已经掌握,它是解两步应用题的基础。先将教材的例1改成两个一步计算应用题作为准备题:(1)新华小学前年植树125棵,去年植树146棵,前年和去年共植树多少棵?(2)新华小学前年和去年共植树271棵,今年植树的棵  相似文献   

17.
陶永清 《云南教育》2004,(28):46-47
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分为三组。第一组中一个是求比两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两步应用题;一个是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需要用两步解答(第75~77页例1、例2)。第二组在数量关系上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的和(第82页例  相似文献   

18.
学习百分数应用题以后,对于“A是B的百分之几”、“A比B多(少)百分之几”等的百分数应用题,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而对于出现“获利20%”、“赚20%”、“打几折”等数学术语的这类问题,由于对它们的实际意义不清楚,学生解答时有较大的难度。如果把这些术语转换成标准句型。就容易解决了。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出现的加、减法应用题主要是比较两数多少的应用题,其中包括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出现了乘法的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本册教材在应用题的编排上与原教材比较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重视动手操作,加强感性认识,突破教学难点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直观演示,可加强学生对解题思路的感性认识。如在教学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可以安排以下一组实际操作练习: (用磁性黑板演示 )  第一行:○○○○○○○○   第二行:第一行比第二行多摆 3个,第二行应摆多少个 ?  说明要求后,鼓励学生尝试。并问:第二行应摆多少个 ?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想:因为第一行圆片的个数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和第二行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第二行多的部分。它把第二行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