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开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三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开辟第三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植于学生课堂专业学习基础上的第三渠道。开展富于创新活动的自发式的青年教师系列讲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由参与活动,这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三渠道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以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研究重点,在结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教育市场化的形势,高校要紧跟时代潮流,以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列入自身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让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服务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素质精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实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过程中要切记不可出现,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偏差;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同学校外的交流较少;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偏重于娱乐性,知识性相对欠缺;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与教师失联;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严重,真正的指导意义有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社区文化节"三自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进行研究,总结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和大学生"三自"教育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娱乐等系列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人们已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人才成长的因素很多,课堂课本以外有更广阔的天地。校园文化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成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优化育  相似文献   

5.
熊次江 《文教资料》2010,(11):218-220
本文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创新背景下的学生工作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校园文化的内涵。旨在使读者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把握。第二部分析当前校园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此证明推进校园文化创新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问题解决的对策,主要论述如何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韦滢  陆浩 《考试周刊》2015,(32):139-140
借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又是青年学生成长及精神皈依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又可以通过发挥网络宣传主控权优势、加强学生社团组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路径形成阵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系统培养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以校园网络服务体系为渠道,扩大就业信息与求职面;以二、三课堂为阵地,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抓手,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些做法还处于尝试阶段,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须建立一整套促进毕业生就业实践指导的理论与政策体系;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实践的系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借鉴国外高校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优化高校就业指导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对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及地方文化传承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以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创新;以道德教育为主要举措,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引领高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变革的灵魂。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全面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找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多种渠道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包括繁荣学生的文化生活、深化党建工作的效果、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就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与深化思政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以课程教育为基地、以实践活动为补充、以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党员建设为依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