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某高校100名学生进行了运动技能的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协同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外显的规则探寻有时会妨碍被试对技能潜在规则的掌握,技能越复杂越有利于内隐认知,技能越简单越有利于外显认知。对于复杂运动技能的学习,先进行内隐认知再进行外显认知,其成绩明显高于单独进行的内隐性认知组和外显认知组,这一现象体现了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协同化效应。同时,协同效应中在进行简单运动技能认知时,早一点介入指导语认知绩效最好,而在进行复杂技能认知时,晚一点介入认知绩效最好。因此,针对运动技能的不同难易程度,突出不同的认知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运动技能的外显认知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分心情况下运动技能的表现与发挥容易受到干扰,通过外显认知所获得的运动技能在紧张、压 力情景下成绩表现有较大的波动性。为考察运动技能的内隐认知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试验等方法,以序列反应时为试验主任 务,以视觉干扰(记忆7位数字串)为第2任务,将8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外显单任务、外显双任务、内隐单任务与内隐双任务的练习,在 低、高应激状态下分别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内隐双任务组能自动获取复杂技能中所有隐含的潜在规则,内隐认知不受(至少 少受)分心的影响;不同的认知方式和练习策略所获运动技能在不同应激状态下的学习效果也不同,与低应激条件下的学习效果相比,高应激条件 下单任务内隐组和双任务外显组反应时上升不显著,而外显单任务组反应时显著上升,内隐双任务组反应时显著下降。由此可见,内隐认知在分心 条件下同样能获得运动技能,具有抗干扰性特征;内隐认知所获运动技能在紧张、压力条件下成绩发挥稳定,具有抗应激性特征。研究启示人们,在 运动技能训练中增加内隐成分与分心练习不仅不影响运动技能的获得,而且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增强抗压能力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动技能获得中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是运动技能认知的两种模式.外显认知是指一种是有日的、受意识控制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人们学习运动技能的主要认知模式.内隐认知是指无意识认知.它包括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及内隐知觉等认知范式.在运动技能的外显认知中,当指导者提供的外显指导具体且准确,与学习者所要探寻的规则一致时,将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否则将起到阻碍作用.复杂运动技能的学习更适合于两种认知模式的协同化,即先内隐认知后冉外显认知可以使技能学习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实验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再认测验与偏好测验匹配使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投射测验法,通过两个实验对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所有被试在外显社会认知上具有相同的再认能力,且都具有较强的内隐攻击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内隐自控力水平相同,外显自控力水平也相同,而两组的内隐自控力都显著高于外显自控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方法,结合足球比赛的场景,以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为实验组,高校体育学院足球专选学生为对照组,进行了再认和偏好测验。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具有内隐攻击性,不同性别,不同技能水平的足球运动员之间在攻击的外显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内隐认知上几乎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翟群  萧自康 《体育科学》2006,26(9):59-62
应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实验方法——内隐联想测验(IAT)和罗森博格的SES自尊量表为研究工具,对62名搏击运动员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搏击运动员内隐自尊的实验效应非常显著,被试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内隐自尊没有显著影响;被试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间没有相关,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的心理结构;搏击运动仅对被试的外显自尊有一定的影响效应,而对被试的内隐自尊不产生显著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7.
内隐认知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内隐认知的特征、内隐认知在促进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中的体现及对相关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内隐认知与隐性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的影响等3个方面,阐述了内隐认知在促进大学生体育与健康中的功效。试图通过本文研究,促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体育内隐学习,从而与外显体育学习相伴生辉,实现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多元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赞许能否调节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Greenwald(1995)[1]提出内隐联结测验以来,内隐认知成为社会认知研究的热点。在已往研究中,内隐认知(含内隐态度和内隐自尊)和外显认知(含外显态度和外显自尊)存在低相关,但是这个相关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波动。本文将通过两个研究来探究这一波动背后的原因,即寻找影响两者关系的第三变量——社会赞许。研究一:探测了34名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赞许倾向、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结果显示受社会赞许影响不同的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相关系数存在数值上的高低差异,但这个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效果。另外,受社会赞许影响不同的两组被试在外显自尊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二:探测了45名体育大学优秀运动员对兴奋剂和普通饮料的内隐、外显态度。结果显示对服用兴奋剂和服用普通饮料这两种受社会赞许影响不同的行为,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态度的相关有细微差异,但这个差异也没有达到显著效果。另外,这两种行为态度,在外显态度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上述两个研究的结果显示社会赞许对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文中讨论了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研究从体育锻炼的角度,运用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探讨内隐幸福感作为独立心理结构与外显幸福感的分离,以及体育锻炼对内隐与外显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IAT程序测量内隐幸福感,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体育活动量表”测量外显主观幸福感和体育锻炼情况.结果表明:1)内隐幸福感和外显幸福感属于两种独立的心理结构;2)体育锻炼不影响个体内隐幸福感的状态变化,但能够调节个体外显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恒  郭雯婧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313-314,324
借鉴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分析比较了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对排球运动员在技能学习方面的各自优势.充分证明了排球运动员在认知心理活动方面内隐学习有着巨大的优势,并论证了内隐学习在排球运动实践中的作用,为排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运动灵感及其捕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灵感在运动训练及竞技比赛中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运动灵感的产生有其本身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发生机制,运动灵感在发生过程中具有突发性、独创性、突破性及模糊性等特点,它是内隐认知自动化加工的结果,是以无意识为中介的脑功能模块的组装。因此,对灵感的诱发及捕捉应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2.
The influence of implicit cognitive processes on social behaviour has been heavily scrutinised in recent years. A burgeoning body of literature now indicates that implicit processes are particularly predictive of those behaviours that are spontaneously performed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Although interest in implicit cognition has been strong in many fields,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implicit cognitive processes on physical activity. In this article we highlight the avenues through which implicit processes might influence different forms of activity. Two of the most prominent theories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 are used as templates through which discussion is focused. Studies on implicit processes that have utilised these theories are reviewed and critiqued,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findings from these studies on the predic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re discussed. The final section includes a discussion of recent theorising on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implicit cognitive processes might change. It is hoped that discussion of these important issues will stimulate research into the role of implicit cognitive processes in phys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认知测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娟  毛志雄  周忠革 《体育科学》2005,25(7):68-71,87
主要从运动认知过程本身的特点出发,对注意特征、知觉能力、知觉预测、视觉搜索策略、运动思维与决策领域的测量方法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指出,虽然测量的内容范围相当广泛,但仍存在如下问题:非运动情景、简单运动情景设置偏多;指标的综合性较差;能反映运动认知过程内在机制的测量方法尚不多见。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寻找复杂运动情景下、多指标综合测量、反映运动认知过程内在机制的测量方法,并需要高度重视与认知有关的大脑兴奋水平。  相似文献   

14.
身体活动已成为延缓老年人认知老化、提高青少年认知功能、改善学生学习等的重要因素,然而基于特定认知效益的锻炼处方设计仍需探索。研究分别从单次身体活动和长期身体活动角度探讨身体活动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身体活动频率、身体活动总量、身体活动类型与认知效益之间的量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该重点考虑身体活动4个要素的整体设计、考虑不同身体活动项目的认知效益、考察不同人群身体活动的认知效益、考察身体活动认知效益量效关系的机制等,进而为制定促进认知效益的身体活动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运动认知、情绪及竞技水平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79名国家现役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认知和情绪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且具有典型的预测效应,其中,运动认知对竞技水平还存在显著的间接性影响(0.241),情绪成为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同时,在对运动认知和情绪对竞技水平的各路径分析中,仅社会期待焦虑未呈现显著性,其他各维度均表现出显著性的作用。为此,建议重视竞技运动中运动认知和情绪的作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将认知和情绪作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预测和控制变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的闭环控制模式的组成及其在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过程中的机制的阐述,以及对闭环控制模式中视觉控制的简要介绍,来建构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的认知模式,丰富有关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的认知理论内容,推动我国运动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汉语协作性和独立性成语词为实验材料,运用任务分离研究范式及间接证明逻辑,通过3(加工类型)×2(成语词)×2(测验)混合析因设计,将直接测量(再认任务)和间接测量(偏好判断任务)在形式上进行匹配,考察大学生运动员汉语协作性和独立性成语词认知的内隐成分。结果表明: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大学生运动员的协作性和独立性具有内隐成分,且内隐协作性强于内隐独立性;验证了前人有关内隐认知的研究;进一步假设内隐认知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从无意识维度、实证性为基础对运动员人格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竞赛自信及竞赛焦虑与注意指向:探点反应时实验的提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Spielberger^「1」关于认知评价与焦虑反应关系的 临床心理关于威胁指向性注意的研究成果,研究假设,在内隐认知的层次上,将注意更多地指向威肋性信息,是低部赛特质自信和高竞赛特质焦虑的特点之一;将注意更多地指向积极性信息,是高竞赛特质自信和低竞赛特质焦虑的特点之一。对40名运动员进行的探点反应时实验表明,高竞赛躯体焦虑运动员的主要注意特征表现为较少关注积极信息。注意指向未能有效地预测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