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于友 《新闻导刊》2006,(3):52-52
1935年9月.我在上海新创办的《立报》当练习生,开始学习新闻工作。当时有机会阅读全国许多报刊。1936年4月《大公报》在上海创刊,我发现了它的一个“亮点”——旅行通讯。署名“长江”的西北通讯很有特色.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流利的文笔.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曾把它当成学习的教材。我当时不禁感悟到.当记者.就该有长江那样的学识和本领.能报道大家关心的大新闻。1937年.我曾给长江写过一封信.表示了我敬慕的心情。  相似文献   

2.
得知宋原放先生被选定为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教材领导小组共同推出的《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规划教材》一书的编审委员,我作为这套教材的责任编辑更想尽早拜望他,听听这位出版界前辈对这套教材选题内容、结构特点、读者范围、出版意义的看法与建议。 乘上飞往上海的飞机,我脑海里浮现出阅读过宋原放出版的书——与边春光共同主编《出版词典》;与人合作撰写的《中国出版史》;主编的《编辑学刊》等,据说他还在编写《上海出版志》……  相似文献   

3.
友言在先     
<正>记得读研时期我专门邮购过辽宁大学杨晓红老师编著的《中国档案史》,该书与之前通行的教材《中国档案事业史》有着明显的不同,教材是按朝代编写的,而这本书则是按专题来写的。阅读学习该书后印象深刻,并写了一篇读后感,最终以《将中国档案史研究进行到底》为题发表在《档案管理》2005年第5期上。时光荏苒,机缘巧合,十多年后我给专门史专业信息管理史方向研究生上课,先后讲授《中国信息管理史研究》和《中国文书档案史研究》两门课程,不由得想起了这篇文章,鼓励同学们参与中国档案史研究。而我自己一直在中国档案史学领域学习和前行,  相似文献   

4.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5.
我与小说播讲关山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如果你为这块苑地曾付出过辛劳与汗水,曾结出过累累硕果,那么不论光阴流逝多么久远,人们是不会忘记的。1956年,我当了播音员,三年之后,在正常播音之余.又录开了长篇小说,从《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铁道...  相似文献   

6.
记得19年前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进修时,曾经两次拜访过和宝荣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和先生第一次要求我把主干课教材通一遍,我照此做了。第二次要求我把学院资料室的期刊认真地读一读,然后固定几种主要期刊一直看下去,不要问为什么。遵照导师教导,我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即便在经济困难时期,也坚持自费购买学术著作、教学参考书,订阅《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等杂志。我在档案学院只呆了一年,由于教学需要,匆匆回到工作岗位执起了教鞭。这些年发表过几十篇文章,评了教授,当了硕导,也跟风开始读博士。回想起来,真…  相似文献   

7.
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读叶子铭先生参予写作的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后来研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辑家茅盾,都曾细读过叶先生《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茅盾漫评》等专著,但直到1995年7月,我才有幸第一次拜见叶先生本人。那天,因为南京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正等着他这位研究生院副院长就坐主席台并讲话。后与他只聊了十几分钟,我就告辞了。先读其书,再见其人,我感到叶先生是真学者,智慧、随和、热情。1996年元月,叶先生来郑州出席国  相似文献   

8.
我于1995年从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了现在的这个乡政府大院子里上班.到现在十年多了。到乡村工作不久.我就开始为《农民日报》、《重庆日报》和《半月谈》写稿。我读大学是学理论的.以前也没有从事过文学创作.拿起笔来尝试写东西也是偶然。我一直认为能够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在报上发表是作家才能做的事。读大学的时候.同班有一位同学爱好计算机.常写些相关小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我才发现原来写文章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09,(10):71-72
“老师,我是不是得了你们教材上说的‘审美疲劳’症?因为军报上加框发表的‘现代天仙配’的故事,我们单位也多次发生过,我咋就没当回事呢?”这是一个函授学员给教务部打来的电话中提出的问题。他所说的“现代天仙配的故事”,发表在今年3月22日军报“部队新闻”版的头条位置.原文标题是《士官马金永.一摞烫金证书赢得爱情》,  相似文献   

10.
我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学校,没有离开过图书馆,没有离开过书。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想办法要看书的。文革前我在中学里教英文,文革开始,英文没有办法念了,因为当时说英文教材里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我想英文不能丢掉,否则再学起来就很困难。后来机会来了,《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出了英文版,我就读英文版。这样我学了英文,也没有人敢说我思想不好。到考研究生时和人学以后,我的英文基础就起作用了。  相似文献   

11.
大学时期.找他从丁光远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上,知道了先生的大名。2001年5月18日作为于光远网站的上海联络员,我第一次有幸与他老人家相识。相谈中,他平和幽默的风范让我本来的做畏无形消失了。  相似文献   

12.
兰若 《山东档案》2011,(2):59-60
"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写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和收在《赶集》里的那十几个短篇。  相似文献   

13.
为抢救新闻学历史资料的工作,我有幸承担了《红星》报课题.我曾住在中央档案馆仔细查阅馆内珍藏的150期《红星》报原件,和从美国拍摄的《红星》报部分胶卷。继而寻访了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和曾在《红星》报工作过的四位老前辈。特别是收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17日的亲笔复信.就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关于研究《红星》报遇到的九个疑难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批复回答。这使我对《红星》报的情况,有更真实、更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情系好八连     
王经文说我与好八连有缘。 王经文在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正式命名“南京路上好八连”前后担任好八连的政治指导员。前年,我拟将好八连命名前后在《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有关好八连的通讯特写.连同周总理为我修改新闻稿的回忆文章汇集成册,送给部分老同志。王经文同志知道后十分欣喜.特意给我写了一篇短文《八连老兵一席话》,我把它作为册的“代序”。他指出“记住那段历史,不忘传统本色。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我从事军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5年的时间了。在新闻路上。有过稿件见报时的欢喜。也有过稿件石沉大海后的失落。但无论是欢喜还是失落。从这些经历中汲取的经验教训.都助我不断成长。就在2012年最后一周和2013年的头一周里,在给《解放军报》投递的一组图片稿件过程中发生的“囵”事,让我受益匪浅,使我从中感受到解放军报社图片编辑文风转变之实。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曾在《出版视野》上发表过20篇“读书偶得”。从2008年第5期开始,我未再续写。最近几个月.连续收到一些同行和朋友的信息和电话,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四川省出版界的老前辈。革命老人袁明阮生前于2007年2月6日.也就是他92岁高龄时.病重期间.借助高倍放大镜给我写了长达7页的信.给予我极大的鼓励,让我十分感动,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碰到上海新闻界几位关心我的同行,他们不约而同地问我:“老王,你是不是去过美国了?”我在感到奇怪之余,如实回答:迄今为止,我从未去过美国。这些同志是在看了我在1985年9月27日《上海政协报》上发表的通讯《顾维钧在纽约》和我在1985年11月9日、19日民革《团结报》上发表的近四千字的长篇通讯《乡思缕缕情悠悠——老外交家顾维钧在纽约近事》之后,想到有些细节的描绘,象是作者采访过顾维钧本人,因此猜测我是否去过美国。 1985年10月,《文汇报》驻美记者张治平同志为纪念联合国成立40周年而写的纽约通讯中说,他曾多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11,(4):14-14
岩男郎周一围凭借在海岩剧《阳光像花儿一样》中饰演男一号刘川而被观众力捧。此后在《空巷子》、《名门劫》、《谢谢你曾经爱过我》等剧中都有出色表现.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新晋宴力派偶像。尤其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周一囤来说.可谓是硕果累累。大银幕处女作《盲人电影院》获得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单元”最受观众欢迎奖;  相似文献   

19.
张志公先生曾向我介绍过他在“文革”前主编《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感受。他说:“办刊物要有个思想准备,开始是人办刊物,到后来会变成刊物‘办’人。”对张先生这句话,当时不太理解,编了几年《语文学习》,又编了几年《中文自修》现在才有所领悟。《语文学习》丛刊创刊时,语文刊物很少,刊物上能刊登一些语文知识性文章就已经很新鲜,很受欢迎;一两年后,教学逐步走上正规,读者已不满足一般知识性介绍,于是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练习资料等文章受到极大欢迎。现在,教材已经稳定,每篇课文如果还是那样分析来分析去,而且大多又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也得过一些奖品.多属物质性的,在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且打心眼里喜欢的却极少。但有一件“奖品”却使我久久难忘。今年初,突然收到一封署有《新闻知识》字样的来信。打开一看.才知是《宝鸡日报》给我订了份《新闻知识》杂志,对我给党报投稿以示奖励。望着寥寥数语的附言.细读随信所寄的第一期《新闻知识》,已过不惑之年本来很少激动的我.却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竟拿着信和杂志向同事“炫耀”。我之所以这样,首先是被报社善于揣摸受奖人心理需求的良苦用心所感染.其次是时颁奖单位抛弃讲“实惠”的世俗、不以金钱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