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北轻工业学院和陕西省宴友思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进行高科技项目“豆立方”工程建设,建成了国内首家大豆发酵工业化生产企业,并通过由陕西省经贸委主持的“豆立方”投产鉴定会的鉴定。西北轻工业学院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3):F0003-F0003
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由陕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8月3日批准成立,专门从事平板显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机构,工程中心的前身是陕西科技大学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成立于 1999年 8月 ,依托于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原西北纺织工学院 )。两年多来 ,在陕西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和各界的关怀支持下 ,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党政领导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尤其是在 2 0 0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教育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人才和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工程中心,是2004年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湖北省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面向我国教育信息化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跟踪信息科学前沿技术,挖掘我国教育资源,研究、开发全新的教育信息化产品,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理念和资源等方面优势,形成科研和产业一体化。工程研究中心将以培养高层次教育数字化技术人才为核心,以项目驱动为主线,以文化和教育数字化的研究和产业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抗击SARS ,充分发挥学校在纺织、服装方面的特色优势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5月 8日紧急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 ,投入了 5 0万元用于抗非典防护服及其他系列防护用品研究。在著名纺织材料学家、我国纺织材料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的指导下 ,攻关小组充分利用该校“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服装工程技术中心”的优势科技资源 ,根据不同人群的防护要求 ,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不同防护等级的抗非典专用口罩、防护服、手套、靴子等系列防护用品 ,并已投入使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紧急启动抗非典防护服研究@晓寒…  相似文献   

6.
近日,陕西省教委、科委、计委联合批准西北纺织工学院成立“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该室依托西北纺织工学院纺织材料和纺织染整两个实力雄厚的实验室,以新型纺织材料、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纺织品后整理为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业月刊》2004,(12):F003-F003
湖北省教育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人才和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工程中心,是2004年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湖北省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面向我国教育信息化需求,以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8.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6):F000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是徐德龙院士于1984年组建的集教学、科研和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实体.该所为“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陕西省水泥新技术推广中心”和“陕西省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是陕西省颗粒学会和陕西省硅酸盐学会挂靠单位.具有画家建材设计乙级资执。  相似文献   

9.
李佩成院士1935年出生于陕西省乾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系并留校任教。1963年~1966年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副博士学位。先后在原西北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原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西安地质学院、西安工程学院任教。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陕西省科委、经贸委、教委联合批准西安交通大学成立“陕西省CIMS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以国家863CIMS质量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5):F0002-F0002
邓军(1970-),教授,博士,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和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煤矿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劳保学会火灾防治擘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防火火专家委员,陕西省煤炭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位于“中国·光谷”,成立于2005年11月,是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以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组建。  相似文献   

13.
《青海科技》2010,17(1):119-120
近日,省科技厅、省经委、省财政厅联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批复依托青海康泰铸锻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组建“青海省铸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组建“青海省高海拔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青海国泰节能技术研究院组建“青海省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
锐意创新的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由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由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武汉市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原同济医科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而成,同年以武汉健民中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的。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整合武汉市中药研发与转化的有限资源,解决中药行业“两张皮”问题,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孵化中药领域的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适应“科学技术、生产、教育一体化”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经国家教委同意,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联合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气体压缩机厂、陕西鼓风机厂、上海鼓风机厂、上海压缩机厂、上海汽轮机厂、杭州制氧机厂等17家大中型骨干企业,于1992年初共同试办“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工程研究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现已被纳入由国家计委组织实施的建设工程研究中心计划,定名为“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或ERC).国家计委批准使用世界银行贷款350万美元和国内配套经费3000余万元人民币作为建设资金,学校还新建4000m~2的工程馆一座,作为研究开发和中试基地.如果加上原有资产的转移,本中心的投资总额约为6500万元人民币.中心的依托单位是西安交通大学,其主干学科是该校在国外有一定影响,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流体机械和流体动力工程”.该学科科研、教学力量雄厚.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心集学校主干学科科技研究开发力量雄厚及多学科综合交叉与企业生产实践及工程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于一体.以本领域中的大中型压缩机和量大面广的各种新型压缩机、鼓风机、通风机和泵等产品为开发目标.针对行业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及带普遍性的技  相似文献   

16.
藻类食品     
《中国科技信息》2004,(15):39-40
大连轻工业学院的朱蓓薇小姐最近非常忙,因为她的“藻类食品开发”项目正成为抢手货,很多人来学校找她。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火力发电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并为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开放交流平台和基地,华北电力大学在电力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校内相关优势学科、研发队伍和软硬件资源,于2009年组建成立了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火力发电的安全、清洁、高效等需求,坚持“自主创造核心技术,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创新理念,在“创新、产业化”方针的指引下,探索“产、学、研、用”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途径,在建设验收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食品及食品机械产业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八五”以来,陕西省食品及食品机械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1995年底,全省食品工业产值上亿元的县已达11个县(区),其中5个县食品工业产值过2亿元,3个县产值超过3亿元。三原县1995年食品工业产值5.47亿元,实现利税3221万元,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1.6%。“九五”计划开局之年,三原县食品工业产值7.36亿元,实现利税4352.4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63-163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是中国科学院在陕西的派出机构,代院管理和组织协调在陕西地区的5个研究单位。50年代到60年代,中科院就在西安设立过西北分院和陕西分院,1970年中科院各大区分院撤销。1978年9月,经陕西省报告获国务院批准,于同年11月设立西安分院。1978年4 月,陕西省科学院成立,经陕西省与中科院商定,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院址设在西安市小寨东路。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产业化”方针指引下,为了实现冷轧板带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突破,助推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技术升级,2010年初,在国家及省科技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国家教育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燕山大学正式启动“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建设申报工作。2010年11月16日,“中心”申报通过同行专家现场评审论证;2010年12月2日。以优异成绩通过综合评审会答辩;2011年1月11日,“中心”被正式批准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批准建设标志着燕山大学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培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