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纯化和鉴定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方法:取1~3天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差速贴壁和传代去除成纤维细胞和神经元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且生长旺盛,第3代95%以上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GFAP表达阳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体大鼠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传代扩增,对分离的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取得较高纯度的成体大鼠骨髓MSCs,并保持细胞的活性;成体大鼠骨髓MSCs在体外培养中为贴壁生长的单个核球形细胞,培养3~4d后开始大量增殖,并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增殖集群,对分离后所获得的细胞进行AKP染色为强阳性.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获得较高纯度的MSCs,是实用、便捷和可行的方法.并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可以成为进一步进行细胞扩增或其他实际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鸭胚成纤维细胞 (DEF)的制备及单层维持过程中 ,通过对不同消化方式 ,营养液的不同pH值 ,不同血清浓度对细胞生长及维持的影响 ,摸索出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培养方法 :细胞增殖时 ,最低血清浓度在 5 %左右、pH6 .8~ 7.2时 ,生长状态较佳 ;维持细胞时 ,血清浓度在 1~ 2 %、pH值在 7.4~ 7.6时较好。添加L -谷氨酰胺后 ,细胞的贴壁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人心房成纤维细胞体外组织块贴壁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建立体外循环将进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内无菌下取心脏停跳前右心耳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心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后的细胞形态,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鉴定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贴壁4—6d后可见长梭形贴壁生长的细胞游离出组织块,细胞生长迅速,2—3d后即呈融合状态,细胞排列紧密,有的交叉重叠生长,胞体较大,细胞浆透明,细胞核较大,呈椭圆形,无自发性搏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所培养细胞波形蛋白呈阳性反应。通过组织块贴壁法顺利分离人心房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鲟鱼胚胎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比较了体外培养液及添加血清浓度等条件,初步探讨了鲟鱼胚胎培养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分离法,受精后48h的胚胎可获得较多的细胞,胚胎细胞在28℃,DMEM+10%胎牛血清培养液及无CO2条件下,可进行贴壁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鼠大脑皮层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培养的两种方法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方法:分别取孕14~16d的昆明小鼠胚胎脑皮质并用细胞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两种方法进行体外培养,用光学显微镜观察NSCs的生长情况,并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NSCs特异性抗原的表达,经过血清对NSCs分化诱导后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的检测.结果:①培养出来的细胞可以扩增生长;②这两种方法分别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和单层神经干细胞经抗巢蛋白免疫细胞染色均呈阳性;③两种培养方法培养出的NSCs经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微管相关蛋白-2、神经胶质酸性蛋白染色阳性.结论: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神经干细胞球培养和单层贴壁两种培养技术,可培养出在体外稳定增殖并有多向分化潜能的NSCs.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分离、培养以及诱导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后定向诱导培养2周。以CD34、CD133、VEGFR-2、vWF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法以及Dil-acLDL结合FITC-UEA-1双荧光染色法鉴定EPCs。结果:贴壁细胞经培养诱导后3d开始伸展,4~7 d形成细胞集落,10~21 d增殖加速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并出现条索状结构且呈“微血管样“排列生长。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D34、CD133、VEGFR-2、vWF阳性,Dil-acLDL联合FITC-UEA-1双染阳性。结论: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后可以表现出部分内皮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改进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方法,获得高纯度支持细胞。方法:选用18~22日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去除睾丸被膜、剪碎组织块,采用0.25%胰酶和0.1%Ⅳ型胶原酶单次消化,分别在37℃水浴震荡消化15min、10min,经100目细胞筛过滤收集细胞,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h后大多数细胞完全贴壁,观察细胞生长,待长满培养瓶80%进行传代培养。显微观察不同时间段、不同代睾丸支持细胞的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对睾丸支持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微观察可见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胞质呈不规则的多处突起,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之间交织成网状;免疫荧光Vimentin特异性表达鉴定显示,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睾丸支持细胞,经显微镜下计数其纯度达95%以上。结论:缩短两步酶消化时间,培养24h后用预冷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洗换培养液,连续传代培养至第三代,此方法简化了分离培养支持细胞步骤,同时提高了支持细胞的纯度和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原代培养、培养细胞生长状况观察、组织化学鉴定、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准确分离出了神经干细胞,了解其生长规律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论:用此方法分离胚胎神经干细胞实用、便捷和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猪耳皮肤组织块在4℃冷藏条件下保存后,考察其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细胞骨架等特性变化。方法:采集猪耳皮肤组织,分别冷藏保存2、4、7d后,进行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同时设立新鲜组织块对照组,观察组织块原代细胞培养开始贴壁以及80%汇合的时间,再传至第3代,MTT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骨架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保存组成纤维细胞经组织原代培养后开始贴壁和80%汇合时间滞后,细胞形态都良好;保存7d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保存4d和7d的G0/G1期细胞显著性增加,保存7d的S期细胞显著性降低;各组细胞具有良好的骨架系统,各给药组微管蛋白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结论:猪耳缘组织块在4℃保存后,经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可获得具有正常增殖活力和细胞特性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