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运用形象学相关理论对日剧《月之恋人》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了解读,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作为“他者”的中国人形象:中国社会中的民众群体形象、中国女性形象、在日中国人的形象;同时对注视者日本的“自我”形象也进行了阐释。认为该剧较为客观理性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形象,辩证地处理了“他者”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与林语堂的《吾国吾民》这两部著作都是以中国人的身份为西方讲述中国人,与西方人带回去的中国形象相比,他们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东方。但他们描述的中国人终究还是脱离不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有对应依附的后殖民色彩。作为西方文化的“他者”,辜与林的创作是在西方话语权的隐蔽制约下用西方的期待视野来阐释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的才智并不比洋人差”,这句话是1989年10月从美国归来的博士生刘胜说的。他在谢绝导师和其他美国朋友的挽留时还说:“作为中国公民,祖国的强盛与我息息相关。”我由衷地钦佩刘胜,因为在出国定居的热潮中,他没有忘了祖国,没有忘了祖宗;我由衷地感谢刘胜,因为他光大了中国人的尊严和骨气,道出了炎黄儿女的自信、自尊、自爱、自强。  相似文献   

4.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分别塑造了中国恭谦有礼的良民形象和圆熟诗意的哲人形象,这可以从中国的文化品格、中国人的性格两方面来加以比较各自所塑造的总体中国形象,并从中看出作者的不同态度;可以说,自塑形象是“自我”与“他者”的有效对接,所以造成不同形象的深层原因既是作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又是异国读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的不同,但对“自我”与“他者”的超越又使得这两个自塑形象具有共同点。  相似文献   

5.
一个美国人借给英国商人1000美元,可是不小心把借据遗失了。他慌忙去找中国人:“我丢了借据,如果被那商人知道了,他恐怕不会还我钱了。怎么办呢?” 中国人笑笑,胸有成竹地说:“向商人要回借据!” “什么?向借钱的人要?”美国人感到荒唐可笑。 “对,只有这个办法了。” 聪明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生态环境议题日渐成为世界大国之间利益博弈与权力争夺的新兴领域,因此探究美国媒体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建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如何被“他者”塑造?呈现何种话语特征与意义?通过将美国著名报刊《纽约时报》评论类型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批判话语分析法,从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进行总结探索后可以发现,“他塑”视角下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具有三重面向:负面的生态环境污染形象、积极的生态环境发展形象以及高度政治化的生态环境治理形象。美国主流媒体借助标题分类、互文引用、指称应用等一系列策略手法,制造冲突与对立,以此构建中国生态环境形象“他者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中对于异域风景的描写蕴含着多面复杂的中国性建构。在《面纱》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中,中国人是沉默的“失语者”;《在中国的屏风上》的东方乌托邦构想中,中国人又是勤劳的“单纯者”;而毛姆在《阿金》和《叶之震颤》中对异国风情向往的同时,却把中国人刻画成了边缘化的“他者”。毛姆在异域风景下对中国性的书写折射出了隐藏在其思想意识形态中的西方式傲慢以及对东方文化的偏见。重读毛姆的这些作品有助于了解作者中国形象建构背后的成因,以期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8.
说爱国     
一天在大学餐厅吃午饭,看到本系一台湾学生一个人坐在那里,就主动过去,坐到他对面,和他聊天。我对台湾同胞向来是有好感的,至今还有两个极要好的朋友在台湾。毕竟同文同种,如一家人一般。但这次的谈话却并不愉快,这位老兄时时表现出一种故作的优越感,时不时就“我们台湾人”怎样怎样,“你们中国人”怎样怎样。后来我索性问他:你不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吗?他的回答很干脆:“我不是中国人,我是台湾人。台湾这么发达,我作为台湾人感到很骄傲,你作为中国人感觉怎么样?”感觉怎样?!做中国人就要低人一等吗?一激动,那些“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的道理便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9.
秦鹏钧 《海外英语》2023,(5):201-206
“:中国”这一古老的东方国家对于西方人来说一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存在。受到交通条件等诸多要素的影响,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知和探索往往都受到一定的局限“,中国”也成为西方人心中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殖民范围的不断扩大,欧美国家开始对中国这一东方国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更为具体的描述。中国形象也在西方中心主义、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逐渐被西方社会所鄙视和批判。文章主要探讨美国记者、旅行家托马斯·华莱士·诺克斯(Thomas Wallace Knox)所写的《少年旅行家的远东游记》(The boy travellers in the Far East)中所呈现的晚清中国形象。诺克斯明确表示这本书旨在为美国的年轻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他本人也确实详细记载了中国的风土人情。然而,他的描述同样受到了其所在西方大环境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诺克斯无论怎样在内容或形式上去试图强调这种真实性,这部作品中的“晚清中国”也都会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语境下被“刻板化”和“他者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近世来华西方人的视野里,中国人的形象有理想化的与妖魔化的、美好的与丑陋的、可钦可佩的与令人恐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传奇阶段、崇华阶段、蔑视阶段、困惑阶段。此外还因观察者身份、角色或经历的差异而导致“中国人形象”的变化,如教士的“理想化”与商人的“妖魔化”的差异。两种中国人形象的差异还与作为复合体的中国民族特性本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汪泽 《小读者》2010,(10):14-15
甄子丹:有损中国人形象的电影我不演 好莱坞大片经常邀请甄子丹去担任主演,但有的他拒绝了。他说:“每个演员接戏都有自己的习惯.我就不喜欢那些有损中国人形象的电影。目前好莱坞让我们演的角色都很奇怪.都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人,是一种歧视,我当然不能演。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是当代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之一,关于美国移民故事的书写是其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移民小说中,严歌苓描绘了丰富多样的美国形象,在对美国“他者”形象的观照中,折射出“自我”的形象。严歌苓站在移民的边缘立场上,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思感恬,来关注东西两种异质文明之间的相遇、碰撞和交流,通过对美国异域体验下的独特感受、文化差异下的他者存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自我和他者的认识,展示出对自我和他者共同规范之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可笑星     
样样都行我教的中文班有一个美国留学生约翰,他对方块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约翰上街回来找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觉得你们中国人很不谦虚。”“为什么?”我感到惊讶。“大街上,我看到许多大招牌,都是自我炫耀,比如:中国很行,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他把“银”看成“很”了。  相似文献   

14.
分析近年5部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警匪类电视剧,可见其中主要出现了4类华人男性形象:冷血的中国政客、黑心残忍的华人商人、目无法纪的华人黑帮以及边缘异类的华人平民。在美国警匪片中出现的华人男性基本上都是负面形象,这迎合了华人作为美国“他者”的想象构筑,强化了跨文化下美国民族中心主义中自我身份优越意识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詹·格·巴拉德在《太阳帝国》中塑造了沉默的中国人形象,他对战争阴霾下的上海的描写,是为了借对"他者"的否定和批判肯定自身。巴拉德对中国形象的塑造采取了意识形态化的策略,在他建构的中国形象背后,则是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困惑,还有隐蔽的帝国主义思想和殖民意图。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在争论。美国人说:“你们中国人教育孩子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能力培养。”中国人说:“你们美国人教育孩子只重视能力培养,不重视知识的传授。”美国人不服气,说:“你说我们美国人知识少,那你考考我们的孩子?”于是中国人给孩子出了一道题:请介绍一下中国的珠算。美国孩子傻眼了,他见过电脑,没见过珠算。中国人很高兴,“看,你们的孩子知识太少吧。”这时,美国孩子转身到电脑上一敲键盘,电脑上显示出珠算的所有知识:运算原理是什么;什么时候传到韩国;什么时候传到日本;珠算和电脑有什么关系;珠算和计算…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好莱坞电影中继续塑造着正面和反面两种极端的中国人形象.这两种形象,既承担着美国对“未知”中国的猎奇式想象,也负载着美国对“已知”中国的焦虑与担忧.这一双重想象的背后,是美国对自我完美性的想象性确认与捍卫.  相似文献   

18.
生活的艺术     
上个世纪初,一位著名的大学者、一个以幽默享誉世界的中国人——林语堂先生,他写过一本著名的书《生活的艺术》。他在书中写道:"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以此来描述中国人和美国人巨大的差异。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历史上,中国人以悠闲的生活方式著称于世,我们不那么汲汲营营,忙于牟利赚钱;相比较而言,美国人  相似文献   

19.
姚明在美国的出现,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美国人称其为“明王朝”,他所效力的火箭队教练汤姆·贾诺维奇解释道:“他联系着不同的洲。”美国前驻华大使尚慕杰说:“他还承担一个重任,向世人证明,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分子, 中国人也能做得很出色……他扛起了中国人民的旗帜。”  相似文献   

20.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对美国华裔女性作家邝丽莎的作品《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的中国他者形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中国文化表现出既有排斥又有推崇的态度,同时还进行了对中国不同民族间史实的嫁接。这是由华裔作家的双重文化身份决定的。华裔女性作家从"我"这个独特而复杂的视角看中国这个他者,但中国他者的形象也传递了"我"这个观者的侧面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