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形式多样,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际,确立健康教育课程地位与目标,改革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实现机制,发掘综合性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2、3、4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校大学生健康教育主渠道。  相似文献   

2.
"中和位育"是儒学体系中具有统摄性的认识论和行动哲学,其内涵是尊"中"为天理,以"和"而达道,最终实现天下万物各安其位,生长化育。当代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由于以简单思维处理各种矛盾,导致教师教育课程的"偏差与失衡",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把"中和位育"作为一种批判现状、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思维方法,明确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运用"渐进取向"的方法论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和合创生。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高等师范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构成既成矛盾时,本文通过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合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专业 辅修"模式,并重点探讨了基于"专业 辅修"模式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受地理位置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研究生课程设置成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时策.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作为儿童青少年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巨大.健康教育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课程平台,其现代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及需求突出.发展健康教育地方课程需要应对环境多样性的严峻挑战,均衡发展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健康教育地方课程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发展健康教育地方课程,一方面要夯实医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实践课程开发情境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我校生殖医学专业学位点培养本科人才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一流学科"促"一流本科教育"的可行性及策略。调研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与需求,开设"生殖医学"通识课程,对授课前后大学生认知态度、能力变化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组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进行科研创新。通过课程传授,大学生生殖医学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除"婚前性行为"外,生殖健康相关行为的接受情况有明显转变(P0.01);90%以上大学生认可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科生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取得显著的成绩。综合性大学专业学位点可通过通识教育、科研创新活动等途径来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一流学科"促"一流本科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一直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在遵循创业教育规律和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构建特色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地方综合性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着手,提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综合性大学特点的创业课程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学校健康教育是为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发展的基础。课程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水平设计的,而健康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以及态度的形成则需要对课程进行整体构建。为使学生在面对健康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健康教育课程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美国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中的密歇根课程模式为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多学科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促进高校学科优化与融合、提高大学生综合性素质的高校合并改革,使我国高校具有了综合性或多科性学科体系,但遗憾的是,在这种多学科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没有显见提高。视野狭隘、人文精神缺失、知识和能力的协调性低、问题意识不强、创造能力差等问题依旧存在。大学课程是学生素质得以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的单学科课程意识、分裂的课程方案、知识拼盘式课程内容以及"给予式"实施方式是导致多学科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仍然低效的主要原因。充分发挥多学科体系优势,有效培养大学生综合性素质,应注重强化多学科课程意识,形成课程的综合思维;合理优化大学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转变传统的知识课程观,促进从知识到素质的发展;构建"自主开放"的课程实施体系,促进大学生素质形成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第一课,是引导大学生和谐成长与健康成才的基础性课程,高校应当通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创新、考核评价改革和有力的课程保障实现大学生入学教育的课程化。  相似文献   

11.
隐性课程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理念,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促进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学校应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从校园环境、规章制度、教师素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培养适合地方需求的素质较高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当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分析,旨在大学体育两阶段式选项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构建"1+2+1"三阶段式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即一学期的基础课程,两学期的选修课程,一学期的拓展选修课程,这三类课程以分阶段学习的方式逐渐深入,文中对"1+2+1"三阶段式课程模式的课程构建、本课程优势做出了分析,指出本课程模式能较好的适应大学生的体育需求,突出实践,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本课程模式也为高校的体育课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全人"的培养模式。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易于承担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介绍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是如何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进而提出未来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调节心态,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教学模式包括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教学方法是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等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目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是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来开设.  相似文献   

15.
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对人文教育的需求,是增强人文教育育人效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环节。本研究以兰州大学为个案,对295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调整课程体系及改善学校文化环境等方面均有突出的需求。深刻理解人文教育内涵、强化综合性大学人文教育;优化大学人文课程结构、改进人文课程教学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充分挖掘科学蕴含的人文精神、重视专业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国综合性大学在人文教育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基本途径。高校要以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式;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来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所学的相关学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是国家师资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实际出发,从人才模式构建的基点、内涵、两对关系出发,对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某综合性高职学院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课程教学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应以"5个注重"为切入点,以"5个重视"为着力点,探索符合高职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18,(2):121-124
遵循体育大课程观教育教学理念而形成的"大体育"课程改革,是将各类体育教学与活动内容、过程纳入大学体育课程,实现体育课程的有效组织管理.体育俱乐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河西学院通过以体育俱乐部制为主的"大体育"课程改革,形成学校体育教学、健身、训练、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丰富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堂模式的转变使得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发生了质的变化。基于微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程资源,建构以"微课程"思想为核心的教学平台,开展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可以满足学习者在碎片化时间和多元空间里的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