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一些城镇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但是得不到父母的精神抚慰和心理关爱,面临着亲情失落、监护不力、心理焦虑和学业失教等问题,因而留守儿童衍生出一系列崭新但严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深思。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关注、重视起来,三者合力,用心去关爱他们,用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使他们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幸福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特辣的社会现象.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性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些农村寄宿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基数大,在缺乏父母、学校和社会关爱教育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此,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的特点,基于当下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关爱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打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直系亲属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存在严重的监护权缺失、教育滞后、心理病态发展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以学校寄宿制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协调作用,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构建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在不断增长,他们在生存、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当前关爱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心理现状、教育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小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的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的成长危机已成为当前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校表现得自卑封闭、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和性格孤僻、内向、厌学、不愿与人交流.这一系列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他们的成长将受到极坏的影响,甚至走上歧途.  相似文献   

7.
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犯罪或被伤害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应用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方法,促使教师、父母与监护人、同伴这三类对象与留守儿童建立起关爱的情感纽带;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情绪,来缓解留守儿童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避免留守儿童孤僻、自私、冷漠、偏执等常见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或者常年缺少父母、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导致他们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有关专家指出,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应当引起学校、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9.
安秀红 《考试周刊》2012,(1):184-185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热点。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从留守儿童心理来看,存在着委屈难过、孤独、敏感自卑、逆反等问题。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疏导通道、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区环境,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区环境,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成为众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集中地。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理念及其对策,从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三个优先"真情关爱、采用特殊教育等方面去关爱留守儿童,真正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民离开农村去城里打工,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他们不得不与父母分开留守在家,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代管,这就是留守儿童.本文从留守儿童的家长、心理健康、法制教育以及温馨班级方面论述了怎样关爱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已是近期的一个焦点话题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资料及心得也很多,大家众说纷纭。但在城区学校里,也有留守儿童,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较小,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忽视这一小群体。城区学校的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形成的原因中有所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形成了父母和孩子分隔两地的情况,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少父母正确的引导和关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1].本队主要调查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成长状况;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受教育情况.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摆在人们面前,可以使社会看到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某些弊端,促使人们对这些弊端进行反思,进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使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受到良好的教育,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在学习、生活、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教育与关爱,但仍存在问题.应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完善动态监测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一个很大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们的关心和呵护较少,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都有一定问题。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也被相继提出,但有些问题还需我们进一步反思.留守并不一定代表着问题,它在带来不便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并非仅仅由于父母外出,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爱他们,需要建立以家庭、学校为主,临时监护人、社区为辅的共同关爱网络;需要将关爱重点放在其心理和思想层面;需要努力解决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20):195-196
在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已是近期的一个焦点话题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资料及心得也很多,大家众说纷纭。但在城区学校里,也有留守儿童,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较小,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忽视这一小群体。城区学校的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有所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社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性格内向、自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逆反心理强等问题。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与引导者,班主任应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放在工作的重点位置,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