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学生有效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和引导。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探究行为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2.
廖小正 《广西教育》2008,(20):46-46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意义和过程的理解,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以及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思维能力。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意义和过程的理解,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以及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思维能力。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课程目标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应让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并以科学探究来发展科学思维。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探究活动仅仅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载体,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开展科学探究,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针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同学们观察到的三个像的现象,延伸科学探究,既可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探究课的含义及目标科学探究是指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类似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所以,科学探究课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学生将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科学课更多的将是学生的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在科学探究课中,教师创设了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科学课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探究活动中。例如,我在教学"杠杆的科学"这一课  相似文献   

8.
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像科学家那样亲身经历探究全过程,才能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使自己的科学素养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探究活动方式的选择,又会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从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和探究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阐述怎样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还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空,提供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下面针对小学五年级的科学内容,有效分析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蒋瑛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10):37+39-37,3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因此,在科学课堂中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就是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体验科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方法,发展能力.受到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熏陶.现行教材<物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安排教学内容,体现了科学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理解科学的本质.任何一项科学探究都是真实的、严格的活动,而学生是活泼好动的,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精心组织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科学探究又是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评价要关注些什么呢?我们教师要着眼于哪些呢?一、关注过程,着眼于科学素养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这过程也包括学生的探究结果,如探究报告、论文、作品、制作等等。但是,对学生科学探究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参与探究过程。诸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14.
姚伟峰 《江苏教育》2012,(13):47-48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一定要落实"科学探究记录"这一环节。可以通过"人人都有科学探究记录、精心设计科学探究记录、丰富科学探究记录形式",走向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记录质量,以保证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有"价值"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一、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因素 1.学生的内驱力 科学探究的自主性特征,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因此,使学生具有强烈而有持久的科学探究的欲望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这就需要激发和发展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大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植物生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从事科学探究的愿望、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责任感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38):171-172
科学是一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素养的学科。科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探究学习思路,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开拓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在教学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科学探究试验;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与乡土结合,设计科学探究试验;种植饲养运作起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科学探究的结论。但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使用《科学探究手册》、《科学探究学案》等教学资料,过分地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进行"指导",这些以教师视角编写的《手册》或《学案》,让学生依既定步骤"按方抓药",阻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