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晓 《现代语文》2010,(5):138-139
文学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特殊的交往行为,是作者——译者——读者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言语行为,文学翻译批评以特殊读者的身份参与了对话,旨在理性、科学地评价这种交往行为的效度。文学翻译的交往行为属性决定了其内在地关联着三个世界并同时处于合理性研究的三个层面,交往各主体间是主体——客体——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交往理性主张交往实践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形式,人的交往活动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形成协调一致的规则和行动,达到和谐共处。其前提是主体表达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现代社会交往是"陌生人"社会的交往,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德性多样,这些对道德主体的交往理性提出了必然要求。道德教育应贯穿主体间性理念,引导受教育者学会道德判断,学会价值选择,以理解、协商与包容实现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项包含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多主体活动。他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翻译主体间性。这一交往涉及到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总的说来,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为翻译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项包含原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多主体活动.他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翻译主体间性.这一交往涉及到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总的说来,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更重要的是,为翻译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5.
一、解读"交往理性"与道德交往行为 "交往理性"是由哈贝马斯在研究人们交往行为和社会化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交往主体间认识、理解、认同、遵从和修正交往规则的思想形式或活动."交往理性在主体间的理解与相互认可的约束力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封国华 《文教资料》2013,(22):25-26,31
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建构于20世纪80年代,尤以交往行为理论著称。交往行为理论指的是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媒介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哈贝马斯的理论核心是主体间性问题,对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能够深刻揭示翻译本质。在新闻英语翻译中,在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及对文体风格把握所做的一系列译文的调整,都充分体现了翻译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而非各个主体之间的独白。本文运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即主体间性建立各翻译主体间的和谐性.指导新闻翻译实践.以期达到译作的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7.
钟慧连 《海外英语》2013,(4X):140-141
翻译的主体间性是指各翻译主体在翻译活动中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内在关系。在翻译活动中,只有相互作用的主体(译者、原作者和读者)平等交流和对话,才会取得成功的翻译。该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著Moment in Peking的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具体论述了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主体间性的深入研究,对于文学文本翻译中各个主体间如何进行互动和交流也成了我们研究的客体。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我们揭开主体之间共生共存性以及对话的必然性,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也暗含着理解的差异性和误解性,因此我们需要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各个主体之间进入交往达到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的合理性。伽达默尔解释学则从本体论的角度诠释翻译主体间交往的历史必然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转变.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其中必然存在主体间的问题.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它表现为主体间的双向度的关系.心理学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交往关系,要求建立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被研究者之间开展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分别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进行了阐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侧重在程序公正的条件下,完全平等的主体通过在理性动机下有效真实的互动达成共识.处理好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的辩证关系,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还能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1.
翟佳 《海外英语》2014,(13):21-23,25
This paper will study on the factors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fluence the fluent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for Chinese learners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on the basis of some recent reports about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the author analy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willingness to English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three kinds of factors,including personality factors,socio-cultural factors and styles and strategies that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to English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then influence English communication.This study will further illustrate three aspects:first,the general tendenc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willingness to English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second,the influence of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inter-language on English communication;third,the influence of communicative motivation,communicative anxiety,communicative competence,language evaluation on fluent English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2.
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际教学法被许多英语教师所接受,并且得到了广泛地普及。该教学法的教学观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运用交际教学法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设计教学交际活动,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操练目标语言,以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巳面临日益紧迫的局面,探索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巳迫在眉睫。本文就影响交际能力的因素和加强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这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教学目的也有所改变。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单词和语法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进行口头语言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语言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Whatis the goal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auage(ELT) ?Whatrole should a teacher play inth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These perplexing issue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1 .The goal of English teachingEnglish is a language.The definitions of a language is given in some authoritativedictionaries:1 )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vocal symbols which permit all people in a givenculture,orotherpeople who have learned the system ofthatculture,to communicate or tointeract.2 )…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可谓是重点所在,且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极为重要。文章首先对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原则进行了阐述说明,之后着重对如何科学运用交际法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帮助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初试CECL     
传统的精读课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式 ,老师们想尽办法提高教学效果 ,无奈 ,学生的口语能力还是不理想。教材本身限制了教学方法的变化。 1999年 3月 ,外语系实行精读教学改革 ,采用CECL教材 ,笔者参加其中 ,感到教学效果很好 ,学生的口语水平同过去相比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建构在普遍语用学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理性“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完成了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换,通过重建理性来摆脱主体哲学的困境,为重新实现合理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以交际法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状况,分析探讨如何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融入交际法,以及如何在多媒体课件课堂中加入其他教学手段以使其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