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春市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春500名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的抽样调查,在分析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现状、影响健康因素和体育锻炼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锻炼与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通过对安徽省 2 34 6名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 ,证明各年龄段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锻炼项目、消费意识、身体状况等均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体育锻炼项目的同时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健身、健康意识 ,使中高级知识分子自觉地投身于体育锻炼中 ,以更加充沛旺盛的精力完成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粤西知识分子2302名男、女性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依照性别和各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揭示粤西知识分子男、女性各年龄段身体素质状况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粤西知识分子男、女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呈衰退的特征,总体上城市优于乡村.粤西知识分子体育锻炼意识有待加强,特别是乡村知识分子,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健康、保健意识差,各级政府及社会应给予重视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按照理工、文、农、医、艺术、体育分类对长春市高校知识分子的体育锻炼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了解长春市高校中年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的现状,对长春市高校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提出建议和参考,提高高校知识分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确定心理健康涵义与分析高校中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现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师范院校40~59岁女知识分子喜欢的体育锻炼内容、参加体育锻炼前后心理健康反应为依据,论证和讨论了体育锻炼对高校中年女知识分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知识分子健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知识分子平均预期寿命和患慢性病的情况,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健康现状。并从"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技能、体育组织体系三个方面反思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中间冷、两头热"及中断体育锻炼人群低龄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武汉地区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的研究,发现“锻炼自我效能感”与锻炼的坚持性、锻炼的频率、锻炼的强度、每次锻炼时间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分子尤其中高级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层,其健康状况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敏感问题.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这一人群的健康状况非常之差,主要表现在较高的患病率和中年死亡两大方面.而且,这一人群在卫生保健上也存在着亟需调整的问题,即由目前的以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状态迅速转入以一级预防为主的状态.体育锻炼是这一人群重要的一级预防内容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肥胖人群的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特点,通过598名西安市知识分子问卷调查,对比分析肥胖人群和正常体重人群的健康状况、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并考察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知识分子中肥胖和较胖人数占33.2%,他们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体重正常的人群,是慢性病高发人群;2)肥胖人群外貌动机最强,是肥胖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心理动力;3)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显著相关,内部动机更重要;4)肥胖知识分子促进健康的方法应首选体育锻炼,需要在体育锻炼中培养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肥胖人群的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特点,通过598名西安市知识分子问卷调查,对比分析肥胖人群和正常体重人群的健康状况、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并考察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知识分子中肥胖和较胖人数占33.2%,他们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体重正常的人群,是慢性病高发人群;2)肥胖人群外貌动机最强,是肥胖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心理动力;3)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显著相关,内部动机更重要;4)肥胖知识分子促进健康的方法应首选体育锻炼,需要在体育锻炼中培养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随机抽样,对某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身体自尊水平与积极情绪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的PSW维度的均值显著大于高中生;男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及各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女生;运动群体中学生的PSPP及PSW、SC、PC与PF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非运动群体。结论:初中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明显高于高中生;男生的整体身体自我满意感及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和积极情绪体验要明显高于女生;体育锻炼不仅对中学生积极情绪有直接促进作用,且也能通过提高中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对其积极情绪起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再归因训练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尝试将再归因训练运用到体育学习情景中,通过自然实验的方向来探究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开展再归因训练的可行性。探讨了并部分解决了在体育学习情景进行再归因训练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对再归因训练效果的理论进行了检验。本研究指出:通过再归因训练能使中学生被试的运动成就动机、运动自我效能、体育情趣向理想的方向转变。本实验采用的再归因例练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理想再归因训练效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中学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学阶段参加锻炼的时间所占人数比例最高的每周2h左右,男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初中和高中相比较,高中阶段学生参加锻炼的时间有所下降。男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喜欢体育运动,增进身心健康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不同运动负荷试验对测定老年人身体机能水平的差别,并获得老年人合理的运动负荷方式,对205名城市老年人(男60-70岁,女55-65岁)进行了功率车递增负荷试验和二次台阶试验,并对其中的13名老人进行了跑台递增负荷试验,旨在通过比较几种运动负荷试验,找到适用于老年人的简单易行、安全性和准确性较高的一种或几种方法。结果发现,除了功率车和跑台递增负荷试验可以直接测出心脏功能能力外,功率车、跑台和台阶的二次试验都可以用于推测心脏功能能力,但其预测最大心率的方法又有特异性,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省16个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全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余暇时间参加的大多数活动都与体育锻炼有关。且以有氧运动为主。这对推行全民健康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对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体育锻炼态度、运动项目、场地、经费等影响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机制是具有社会性和心理性特征的,集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于一体的复杂工程。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动机具有多样性、多向性、多层次性特征。偏倚的行为目标、淡漠的消费意识、不良的行为结构、受限的行为内容,导致大多数女大学生不符合体育人口的标准。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家庭因素是制约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建议:科学的引导体育认知、培养良性的体育需要、激发健康的锻炼动机、规划科学的体育行为、充实行为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空军35名女飞行学员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女飞行学员体育锻炼的整体情况以及影响女飞行学员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为辅助女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以及为航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结合飞行院校教学训练任务,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体育锻炼方式,达到调节人际关系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目的是各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464名高中生调查发现:青少年在压力承受能力方面存在性别异体和年级差异;青少年体育锻炼量、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时间相对稳定和合理;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的生活抗压能力、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影响显著;体育锻炼时间与压力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正相关,与人际关系负相关.必须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以及对青少年影响、加强青少年的科学锻炼,积极开展健康指导课程;学校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进一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运用体育锻炼促进人际交往,增强青少年的整体身体素质,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市高中生体育锻炼情绪效应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体育锻炼对高中学生情绪效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Gauvin和Rejeski编制的锻炼诱导情绪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后男女学生在情绪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男生优于女生;情绪效应四维度在不同年级的比较中无差异(P〉0.05);情绪效应的活力激发、身心平静和生理疲劳三个维度在持续时间的比较中无差异(P〉0.05),积极投入有显著性差异(P〈0.05);积极投入在持续时间的比较中发现,高一和高三年级有差异(均差值为-2.586,P〈0.05),且高三年级优于高一年级。因此结论是:体育锻炼对情绪效应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