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陆永华 《物理教师》2013,(11):78-80
新课改倡导科学探究理念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界定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现状,对高考纸笔模式考查科学探究能力涉及的科学探究要素以及主要科学探究形态作了简要例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在教学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科学探究试验;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与乡土结合,设计科学探究试验;种植饲养运作起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设计在科学探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科学探究的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科学、合理的探究设计,能获得重大的科学突破,推进人类的文明建设,因而设计合理的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探究”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本文介绍了科学设计、科学探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陆韵 《教书育人》2014,(6):32-33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还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而有效的科学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在如今科学探究成为科学课堂的主旋律时,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更是科学研究之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廖小正 《广西教育》2008,(20):46-46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意义和过程的理解,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以及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思维能力。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科学学习过程的特点,让学生拿着“探究”钥匙,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起伏,激发其科学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科学探究与探究教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科学探究可从基本程序和基本精神两方面来理解,二者统一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科学课程的教学若要真实反映科学探究的本来面目,就必须模拟科学探究的“形”,渗透科学探究的“神”,使探究教学与科学探究既“形似”又“神同”。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教学中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是要创设科学探究情境,培养科学探究动机;二是要教会科学探究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技能;三是要推动合作学习,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学生有效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和引导。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探究行为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0.
开展科学探究,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针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同学们观察到的三个像的现象,延伸科学探究,既可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