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节课以"正语文""语文核心素养""沉潜学习"为关键词,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从上课开始到上课结束,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各种方法,都努力地体现一个"正"字。特别是文本学习的五大步骤,读、美贯穿始终,每一步都离不开学生的"沉潜学习",每一步都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努力让语文课切实做到三"实"——实在(不搞形式)、实惠(有内容、有内涵)、实效(经得起检测,能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
<正>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促读、局部研读、读思结合等方法,使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的精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文本教学时需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从而让教学过程更为集中,让学习者在紧致集中的思考中思悟文字,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界"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1.问题导入,悬念重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用问题设置悬念,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聊读"是教师以儿童阅读立场解谈文本,以适合儿童的、师生轻松聊谈和个性朗读等手段指导阅读,达到师、生、文本深度碰撞、互融互长的和谐效果。最适合"聊读"方式的应为儿童文学。在"聊读"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创造并交流共读。逐步驾起儿童阅读初步体验、认知升华、深入阅读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年级学段中有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是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总是草草地结束了朗读,缺乏有效性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朗读错误率高、读得不流利、没有感情等情况时常发生。朗读要怎么指导呢?教师应当重视指导低段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指导,优化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深度的文本解读需要教师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倾向,琢磨好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思考出文本的教学价值和教育价值,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本文从读"厚"文本、读"薄"文本、读"透"文本三个层面,摭谈对深度解读文本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下面就以《为学》为例浅谈对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引导:按“览、博、问、读、疑、习、创”的思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以“读”为基本的学习方式来带动其他学习活动;按“资源共享、美文共读、疑点共研、难点共悟、创意互激”的思路进行合作与探究;着眼于学生的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对各学段学生都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地读、反复咀嚼地读、富有诗意地读,可以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对教材文本产生真实的见解。学生学习语文,要想产生比较真实的内心感悟,就需要不断地去读、去思考。通过以读促思,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让学生在教学中对文本产生共鸣,实心内心的真正感悟,达到文本与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读写结合活动需要精心设计,水乳交融,才能成为推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升、点燃学习热情的助力器和催化剂。倘若生搬硬套或蜻蜓点水,会适得其反。要做到以读促写,自然拓展,忌割裂文路,破坏意境;要难易适中,层层递进,水乳交融的读写设计,能够以"读"点燃学生"写"的热情,用"写"检验学生"读"的成效,让阅读与表达相得益彰,实现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10.
语境建构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感受,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构文本语境、活动语境、互文语境,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体验,触发学生的语文情思。文本语境、活动语境与互文语境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相机拓展,建构了一个学生自主感受、体验语文的学习场域。语境建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钟情于过程     
<孤独之旅>(人教版课标本<语文>九年级上册)是一篇反映青少年成长的小说.因小说内容与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背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孤独"又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字眼,学生看起来简单,领会起来却艰难.如何将学生的认识由肤浅导向深入,从而深切感悟人物的心理成长历程,观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人生信念,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呢?通过反复研读文本,并结合我们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我惊奇地发现,既然成长是生命一个的过程,何不从过程着手,切入主题,学习中渗透"自读、互悟、自话、互诉、共疑"的赏读方式来完成本课学习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文言文复习可采用游戏擂台法。游戏擂台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即:以"读"为本,找差标疑;交流讨论,互解疑难;分列阵营,擂台PK;攻坚质疑,挑战主持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巧用文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巧用文本,调动学生已有认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识字解词能力。识字解词是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第一道拦路虎,旧式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早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求学生自己读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重点指导学生以文本平台,以自己的认知经验为基础,通过多一笔、少一笔、换偏旁等方式方法促进生字记忆,并通过在文本中多次复现强化巩固,对于词语理解重点让学生在读写文中体悟、理解、阐释,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方法过程向同学们汇报。这样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读"是声音的艺术,是学生学习文本真挚情感的表达。"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但读也要得法。读要重"情",以读促情。语文教学中促情的读法虽有很多,但别开生面的引读则更有利于激活语文学习的情趣、拨动学生的情弦、升华学生内心的情感,才能让语文课堂火起来。  相似文献   

15.
采取互文性解读方式构建的阅读教学,即互文性阅读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语文教师因教学需要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下文简称引入文本),与当前学习的课文(下文简称目标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在互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目标文本对话,挖掘目标文本多重的、隐秘的意义。在意识层面,互文性阅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在形态层面,它是一种教学模式;在实施层面,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教法、学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三、链:眷注链接即耦合对接。互文材料的选择要多维度、多层次地链接学生已有经验、原文本言语特色、同类主题文本、作者生平背景等,营造多向敞开的链式反应情境。1.眷注学生已有经验在组织互文参读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注重诵读,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坚持以"读"为主,采取多种形式,读前有铺垫,读时有要求,读中有研讨,引领学生"入乎其内"、"沉潜其中",进行透彻的理解、忘我的欣赏,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琅琅的书声中潜滋暗长.  相似文献   

18.
创设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其乐融融,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想"笑果"常开,就要全方位思考、思考全过程、观照全体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产生思想情感的碰撞,实现课堂的增效。  相似文献   

19.
采取互文性解读方式构建的阅读教学,即互文性阅读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语文教师因教学需要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下文简称引入文本),与当前学习的课文(下文简称目标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在互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目标文本对话,挖掘目标文本多重的、隐秘的意义。互文性阅读教学,具有深度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情感体验学习文本,有利于以情促学,增强文本体验。只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情感体验学习文本,无论是以境促情、以情养情、读中悟情还是角色激情,都一定能带领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深入细致地学习文本,真正实现以情促学这一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