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和必然性。(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二)高校后勤改革应坚持贯彻十五大的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强化效益观念;(三)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要实现“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市场驱动、集约管理”的运行机制;(四)高校后勤改革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坚持和谐不断创新努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在意识、精神、环境、能力和原则等方面坚持和谐,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向更高目标发展。一、强化“十种意识”①政治意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要自始至终强化政治意识,也就是牢记“讲政治”。要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在当前形势下,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增强“三种意识”,即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尽快实现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三种基本模式“内化”、“外化”、“化外”,阐明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指出了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后勤改革应坚持“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高树义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1993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高校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后勤改革的精神动力,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性。根据高校后勤队伍的现状和特点,应从搞好服务首先要敬岗爱业,转变观念更要遵纪守法,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仍要强化服务意识等诸方面开展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演奏好后勤工作“三服务、两育人”的主旋律,确保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工作及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高校后勤的现状和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后勤改革之路必然是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构建和谐后勤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许多高校后勤部门都在开展每年一次的“优质服务月”活动,旨在以优质服务为主线,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浙江师范大学于2004年4月成功举办了“优质服务月”活动,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完善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后勤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种原因,后勤部门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笔者认为,抓住“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改变机制”、“有破有立、利益兼顾、 实现双赢”、“稳中求进、逐步推行”三个关键环节,大胆进行改革,就能逐步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也提出议事日程。可是在后勤社会化转型中存在着诸多财务管理问题,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搞好资产评估,明晰产权关系;树立契约观念和竞争意识;强化统管力度,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  相似文献   

11.
本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过于强调“走强”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走强”不应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唯一选择,采取“走弱”策略是更有利于高校的选择。高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选择正确的改革策略,摆脱困境,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服务经费“拨”改“付”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当前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系统企业化运作的重要措施。同时,实施“拨”改“付”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则,力求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是高校实现和完成服务育人的基础性工作。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指出高校后勤兼有服务和生产效益双重任务,高校后勤社会化在本质上突出强调拓展服务范围,从校内走向校外;改变服务性质,从“消耗性”服务转变为“生产性”服务。构建现代企业模式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突破高校后勤“老人老办法”瓶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高校后勤实体基本实现了与学校行政的规范分离。但随着我国后勤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前些年实行的“老人老办法”已日益显现为制约高校后勤改革的“瓶颈”,束缚了高校后勤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阻碍了高校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随着高校后勤“事改企”的逐步推进,高校后勤人事体制改革的外部条件日趋成熟,改革“老人老办法”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普遍的共识。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对于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社会化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高校后勤社会化”概念的提出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在学校整体综合改革中,已切身体验到后勤工作必须实行社会化才是出路,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深入开展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什么是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怎样表述?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首先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社会化”这一概念,是高等学校后勤干部职工在探索学校后勤改革的有效途径,提高学校后勤服务综合效益的实践中,对过去几十年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刻反思后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这一创举,指出:“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而在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进程中,只有正确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方能切实推行。笔者认为,具体地说,“高校后勤社会化”应包含以下几层涵意: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针对过去几十年间学校包办一切,自我配套的封闭型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实体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树立产业化经营理念,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创新,勇于探索;走区域联合、行业联办的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推进高校后勤工作开展的重要趋势,在全面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背景下,推动后勤管理“独立运作”,引入市场化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形成高校自主选择、社会承办、师生监督的后勤服务体系已成为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选择。结合目前高校后勤服务现状,未来要积极塑造后勤服务品牌,发挥智慧技术,诠释“师生为主”的现代后勤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层级,真正适应高校改革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塑造品牌、服务升级、智慧服务等视角探究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应强化五种意识浙江省委高校工委茹惠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进一些改进,才能在高校改革、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为此,需要强化五种意识。一、强化“中心”意识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甘肃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展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深化和推进高等学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理顺关系,强化管理,提高办学设施的使用效益”的总目标指导下,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