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晨宇 《成人教育》2000,(12):11-13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农村”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农村教育”强调的范畴与对象也是有差别的。但为了实施全民教育计划,乃至实施终身教育,又必须在农村教育内涵上达成共识,以便在研究对象、确定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上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2.
按照卢梭的分析,在开始对儿童进行理性教育时,“由于他没有染上什么偏见或习惯,因此在他身上不会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消你的教育效果”。当然,消极教育并不是教育无为。首先,卢梭这里谈的“消极教育”的对象是有限定的,他把爱弥儿的教育划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教育任务与教育方式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民主教育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可以在不同意义上有不同的解释,“民主教育”同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多种解释。那么,“民主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认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解决的时候,不得不审视农村的教育。关注农村教育的数量,更要关注农村教育的质量,要把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提升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上。现在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事实所导致的后果正日益显现出来。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村初中教学质量偏低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燕国材 《中学教育》2003,(4):3-5,25
在“一论”(载本刊第 2期 )中 ,我从“人是教育的对象”谈起 ,然后依次讨论了“人是他人教育的对象”的弊端 ,以及“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的价值。但总觉得意犹未尽 ,言犹未已 ,故尔操觚弄墨 ,草此“再论”。切望识者不吝赐教。一、什么叫做“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这个命题是由人、自我、自我教育、对象等几个概念联缀而成的 ,因此 ,为了给它做界定 ,我以为 ,对这四个概念加以分析可能是有好处的。1、人。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 ,不同的科学对它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哲学大辞典》(修订本 )给“人”所作的界定是 :“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认同,并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行动。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平凉地区3县(市)18所乡、镇学校(小学6所,独立初中6所,完全中学6所)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简要回答“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实际是什么?”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什么?”期望对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喜有忧,喜的是研究活动由冷变热、研究氛围…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特性     
人们对于教育的特点可以说上十条,百条。我们在这里也说上一条。许多人说教育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生产”的对象是人,而工厂或农村生产的对象是产品,是稻米、大豆或者彩电、冰箱之类。或者说,各自的产品不同。然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呢?不就是对象或产品不同吗?不也同样是生产、是工作吗?似乎也同。所以,这种说法似乎还不那样透彻,似乎还可有进一步的探讨。教师劳动的对象或“产品”是人,工人农民劳动的产品是物,一则为人,一则为物。物是完全被劳动者所决定的,而人则不完全被劳动者所决定。这还不够,人,学生,“产品”,他本身还参与劳动过…  相似文献   

8.
如果问时下的农民最关心什么?最牵挂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除了增收之外,最多的回答莫过于“让小孩受好的教育”。其实,不仅农民如此,我们的政府领导人也是如此。在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谈到他放心不下的三件事也是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他还强调,“现在,农村的情况让我们关注,农村的教育让我们关注,农村的孩子能否上好学,更让我们关注。”与此相同的是,笔者在一次与湖北省主管教育的辜胜祖副省长的座谈中,他也谈到,他最关心的是“农村的草根教育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很少有像现在这样受到…  相似文献   

9.
从青春飞扬到霜染两鬓,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冯振飞和他所领导的学校一起走过了20多个春秋。20多年来,冯振飞从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全国‘十杰’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所领导的学校也由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发展成为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农村示范初中,拥有辽宁省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20多年中,他有数次机会选择更好的职业,但他始终坚守在农村教育的第一线。是什么动力使他在农村中学校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职校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浙江方和均农职校的“农“字含义是什么?农职校的全称是“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字的含义显然是“农村”而不是“农业”,由此可引伸出农职校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培养目标是农村各级各类人才.因此农职校与农业专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认同,并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行动。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平凉地区3县(市)18所乡、镇学校(小学6所,独立初中6所,完全中学6所)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简要回答“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实际是什么?”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什么?”期望对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什么?”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理论上、实践上一个最普通、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清楚,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对象就不确定,社会各界也难以形成对职业教育清晰的认识,给职业教育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揭示“职业教育”特定的内涵,表述职业教育应有的含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教育规划、教育统计等实践上都有指导意义。虽然,人们凭经验大体上也知道“职业教育”是什么,而从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却很不简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真正的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生或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我们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产品就是“课程”,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努力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4.
教育对象的三重主体性及其重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教育应当是一种“主体教育”。但是在有关“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前提性的问题:什么是“主体” ?如何具体理解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在笔者看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维度,换言之,教育对象是“三重主体”,也就是说在三种意义上是我们所谓的“主体”,具有“主体性”。   第一,教育对象是“先验主体”。这里的“先验”是借喻的说法,它是指人类个体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遗传现象。因为人类祖先千百万年的总体社会实践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社会性遗传等机制完全可以使每一个个体在诞生之日起就禀赋…  相似文献   

15.
学养深厚、视野开阔的陶西平先生梳理了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令人耳目一新。董奇先生、杨绛先生则直逼“价值观”这个根本,阐释或描述了“什么教育是好的教育”;另外三篇分别反思了民族复兴复兴什么。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谁有资格做“灵魂工程师”,从本源和发生学意义上思考教育的真谛。本栏文章从不同侧面回应了习近平同志指出的:“...  相似文献   

16.
9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河北农业大学启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招收的首批203名农民大学生,走进了河北农业大学的校门。机遇是什么?尽管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但都知道机遇是宝贵的,机遇总是转瞬即逝的……,谁把握了机遇,谁就把握了未来。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学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核心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各校都要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8.
讲农村教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农村教育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现在的农村教育远远不止是教育的问题,也不止是农村的问题。“三农”.是重中之重。农村的重中之重是什么?是农村的教育。现在,农村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的瓶颈.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又是农村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高海燕 《江苏教育》2007,(23):55-56
清思 反思 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 在中国,“素质教育是什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得到了回答。一个是政府决策层面,由政府决策系统承担,以文件、决定、计划、法律等方式做出回答。纵观20余年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是决策层对素质教育的一贯表达;而实施素质教育的范围、要求、重点随形势和认识的变化有不同表述。另一个层面是中小学的实存状态。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认识存在误区,表现为三点:  相似文献   

20.
试论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职业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清楚,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对象就不确定,社会各界也难以形成对职业教育清晰的认识,给职业教育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揭示“职业教育”特定的内涵,表述职业教育应有的含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教育规划、教育统计等实践上都有指导意义。虽然,人们凭经验大体上也知道“职业教育”是什么,而从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却并不简单。“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学科中的中心概念。概念是反映职业教育存在特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第二性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存在是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