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播电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广播电视从当初播出二、三套节目,发展到今天播出几十套、一百多套;传输方法上从无线模拟播出到有线网络、微波、数字、卫星等多种方式播出。如今人民群众所看到听到的广播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及声音、图像质量,已与往日不可类比。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湖北经视的日常播出中,只有《经视直播》和《经视一锅鲜》和《经视夜总汇》采用的是直播形式,其他节目的播出全部采用的是录播形式,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参与节目的"虚无化",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虚无缥缈,这无形中拉大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参与节目的过程严重滞后于大部分自办节目的播出时段,而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日常播出中实现直播的常态化。那么,如何来实现日常节目直播的常态化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新节目创建、旧节目改版和直播值班制等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孙锴 《视听界》2004,(3):29-30
《直播南京》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经济频率2002年10 月16日强力推出的一档直播新闻节目。节目播出时段是每天18:00-19:00,时间长度为1小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培育名牌节目活动的促进下,2003年底《直播南京》节目在20档入围节目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2003年度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十大名牌广播节目第一名的荣誉。《直播南京》节目从诞生的一开始就置身于“培育名牌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宣传报道这一伟大社会实践的广播电视,也要改革。过去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式的、板起面孔训人的旧的宣传方式已经不受欢迎。广大听众观众迫切要求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经过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一批更能体现广播电视特点、深受听众观众欢迎的广播电视节目应运而生。例如:主持人节目、热线节目、直播板块节目、访谈节目等等。现就广播电视访谈节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望同仁指教。 一、广播电视访谈节目的产生 仔细剖析即可发现,广播电视访谈节目是在答记者问和录音访问记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浅谈直播节目主持人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岚 《中国广播》2006,(7):56-57
直播节目主持人相互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配合得好,会使直播节目锦上添花;配合得不好,便会影响直播节目的播出质量和效果。一、主持人节目播出前的配合直播节目大多由两个或多个主持人主持节目。多个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会有多种思维方式、多种表达方式,因此,主持人要圆满地完成直播节目,必  相似文献   

6.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台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群众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要求。因此,如何建立高效的广播电视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是每一个广电行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确保节目质量。广播电视节目是通过采、摄、录、编等工序制作完成的,它是集体制作的成果。节目技术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节目各环节制作时的质量,要播出节目必须经过节目审核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18,(12):98-98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大型直播节目《中国改革现场》。直播现场分别设立在浙江金华、广东深圳、安徽小岗村、山西大寨等地。节目以对话的形式,通过对典型地区典型人物的采访,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求解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方法路径。中国之声《中国改革现场》节目联合当地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手机客户端、各微信公号等全媒体矩阵全程追踪呈展,同步直播。  相似文献   

8.
张秀伟 《中国广播》2013,(10):81-82
本文分析听众参与法律热线节目的不同心理以及对热线直播节目产生的影响,总结归纳了主持人应具备的应对方式。研究听众参与节目的心理,并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对节目安全播出、提高节目质量以及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广播电视事业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广播电视的大量直播,为我国广电行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要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运营和优质播出是至关重要的。广播电视直播系统是现场直播广播电视信号的心脏,保证在任何节目播出情况下对系统的正常供电,是做好安全播出的必要步骤,因此为广播电视直播系统内配备了UPS供电系统。UPS电源用在计算机、自动化设备、含微处理器的设备、消防设备、医疗设备等等,必须使用UPS以保护设备能正常运转,例如电视直播、银行的取款机一定有要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通信业的发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迅速兴起。热线电话直播节目都是由主持人在现场主持播出,南主持人与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相互交流来完成。听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提供和反馈信息,他们不仅仅是接受者,而且成为节目内容的构成者,甚至成为节目的主角,因此参与者提供的信息和言论对节目的结构和内容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不管播出形式和参与方式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方式的改变,节目的形式和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传统单一的播音方式改变到现在多种形式的播音方式。特别是随着直播形式和大量的栏目化节目进入广播电视宣传后,节目主持人所处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了。自从实行直播节目以来,节目量不断增加,节目内容不断丰富,每位节目主持人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工作挑战,另外听众的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节目主持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进一步增强节目质量。那么,作为一名主持人,应该提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以其新兴的与众不同的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受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现场直播与网络直播日益走向融合。广播电视直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优势。网络直播是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其形式也可分为现场直播、演播室访谈式直播、字图片直播、视音频直播或由电视(第三方)提供信源的直播;  相似文献   

13.
徐立生 《视听界》2004,(5):51-52
从2001年开始,准安人民广播电台、淮安电视台,联合党政有关部门,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已开办广播《行风热线》节目120多期,户外直播15期;电视党建栏目《走进现场》,播出60多档。这两个节目都已经成为当地的名牌节目。人民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内多家媒体作了报道。《走进现场》被中组部评为“党建优秀栏目”。一批节目在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粮食银行》还获得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社教节目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徐佳佳 《记者摇篮》2007,(7):109-109
目前,广播媒体的大多数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播出,直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优势与高效快捷、灵活多样的特点赢得了更多的受众。主持人的播出状态关系到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是国家对广播电视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监管涉及到多个部门,广播电视立法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施玲  来纬  詹磊 《声屏世界》2007,(5):56-57
广播电视是一个特殊行业,它在一定的规程下生产出精神产品。目前的广播电视节目很多是直播节目,尤其是广播。通常情况下,电视和广播节目的质量很难做到在播出前全部得到检验。另一方面,节目的采编播流程是否科学严谨,能否确保上级有关宣传精神的贯彻执行,节目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受众意见的收集渠道是否畅通,能否按受众的合理要求进行改进等等,这些都是广播电视行业最为重要的几个考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度的节目评奖,像往年一样评出了一批思想性强、质量上乘、社会影响好的作品,这既是对过去一年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总结,又将对今后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和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回顾过去五年的评奖工作,我感到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广播电视节目评奖必须跟上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和创新的步伐,让评奖成为一种导向,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和创新。现在存在评奖和节目改革、创新脱节的现象。现行的评奖办法从奖项的设置、申报的方法、优秀作品标准的把握等基本上是沿袭十多年来老的程式,对当前风起云涌的节目改革形势关注不够、结合不紧,一批节目改革和创新的优秀成果在评奖中难以体现。而一些获奖作品仍属叫好不叫座的作品,社会反响平平。因此评奖结果公布后,  相似文献   

18.
“业务探求”栏目中,作者连新元在文章中谈了广播改革的几个问题,赵连军、卫小林分别对改进广播电视直播、改革时政新闻报道,以及播出的方式和播出的内容谈了一些探索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节目播出是整个广播电视传播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地域、语种等方面的考察,发现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衡状况:节目播出的内容失衡;节目播出的地域失衡;节目播出的语种失调。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解决上述节目播出失衡问题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最终实现,并尝试提出若干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波 《视听界》2001,(6):30-30,52
2001年6月13日,江苏卫视、凤凰卫视、苏州有线台联合制作播出了《生命20小时——两岸拯救陈霞行动全直播》特别节目。节目从早上7:00开始持续到晚上11:30,长达17个小时,间断性全程直播了从骨髓在台湾花莲抽取,后经台北、香港、上海,到达苏州输入患者陈霞体内的全过程。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笔者作为江苏卫视在苏州直播点的制作人员之一,基本参与了此次直播节目的全过程,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