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朗读训练卓有成效,必须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学生只有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得有感情;而有感情地朗读,又能加深对课文和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加大朗读训练这一教学环节的力度,提高朗读能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手段之一。怎样指导学生的朗读?实践证明,结合讲读课文的过程,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来指导朗读训练。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因此,不断地优化朗读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朗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因为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而且能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来触动心灵,  相似文献   

4.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征,采用表演朗读课文的方法开展教学能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教师可运用表演朗读,培养学生感悟词语的能力;运用表演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运用表演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运用表演朗读,培养学生手、口、脑并用的能力;运用表演朗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孟令芬 《考试周刊》2011,(21):31-31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要注重朗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参与课文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教学的好坏对于课堂教学效益能否提高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要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理解过程来指导朗读训练。学生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得有感情;有感情地读,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较好的方式是把讲读课文和朗读训练融合在一起。 1.结合讲读过程进行朗读训练 如“注·提”二册《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段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好手段,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老师可以通过朗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与课文之间产生心灵共鸣,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文朗读,朗读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激情。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以《金色的鱼钩》为例,著重谈一下朗读在课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秋桃 《成才之路》2012,(18):94-9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感知课文的最好手段,正确地引导学生朗读是理解内容的最佳方法。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谈谈运用朗读教学法的一些肤浅体会。一、明确目的,感知内容一篇课文,学生读前应提出指向性问题:理解什么?思考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所提问题应具体明了,难易适中。  相似文献   

10.
冯结莲 《广东教育》2007,(12):82-83
新课程标准里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因为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来触动心灵,引起共鸣,成功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的极好理解.在此,笔者结合近两年来我校进行朗读教学专题实验的一些实践心得,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朗读有助于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领悟、升华。在琅琅的读书声感染下学生也能深入文章的意境,充分去感知课文造句的生动以及谋篇布局的精巧。此外,多读、熟读、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本文就朗读教学展开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比较关键的内容。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中语言文字和情感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与背诵,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该关注朗读教学,抓好朗读训练。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能让人如品香茗、回味无穷,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教学呢?文章从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朗读技巧,如何掌握朗读的语音、语调、节奏、韵律以及情感等进行细致的剖析,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语文各个环节的教学都离不开朗读"。由此可知,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朗读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能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又能使学生对课文展开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策略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字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抓重点、找关键及美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能够提升朗读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健 《考试周刊》2011,(85):51-51,159
朗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朗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丽君 《成才之路》2012,(10):31-31
正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其中朗读教学占有极其重要位置,它是情感教学、语音教学、读文教学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因此,朗读训练必须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理解过程来指导。学生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得有感情;有感情地读,  相似文献   

18.
黄华莉 《西部素质教育》2019,(17):244-244,246
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朗读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读音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的措施,包括加强教师的示范朗读、培养和训练学生个别朗读。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尝试背诵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自由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教学重点:朗读与感悟课文,调动学生的体验,加深感悟,发挥想象,引发与文本的共鸣。教学难点: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设计理念: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进  相似文献   

20.
黄宝花 《考试周刊》2014,(10):45-45
<正>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新的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加强朗读训练《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绝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对提高教学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