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十几个百分点,以1990—2000年间为例,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到17%。对此,文章从中国劳动力人均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教育的投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对其贡献力低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率,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全民族劳动力素质,是提高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有多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着三个档次的差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及教育强国的十分之一,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悬珠高达百倍。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还仅只是看到了一般现代化的曙光。  相似文献   

3.
米红  韩娟 《江苏高教》2006,(1):142-144
1973-1992年既是日本和加拿大两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对我国未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将形成的经济与高等教育的最佳关联模式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的阶段。本文通过统计分析1973-1992年间日本和加拿大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关系,发现加拿大的人均GDP的增长对国家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贡献要远大于日本,最后,本文通过归因对这一数学模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4.
通过协整分析发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278.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要继续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需高等教育在投入、层次、结构上加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安徽省2002—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同期普通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比较,发现就业人口中受高职教育年限大于受本科教育年限,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小于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继续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研究的转向为线索,揭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观的转变,以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络与趋势。一由于受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影响,五、六十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被理解为数量指标上的增长,即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大与增长,包括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速度的加快,等。它以入学率、高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为衡量尺度,是一种数量型的扩张。就像经济学中用人均GNP衡量经济增长的综合水平一样,人们也逐渐采用以人均教育年限来表示教育增长的综合水平,并以此进…  相似文献   

7.
李军 《吉林教育》2006,(12):4-6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实现高质量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以上,使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城市的新增劳动力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适应需要、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各省(市区)上游,若干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率的视角,考察我国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在大众化发展阶段所发生的量的变化.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院校是毛入学率的重要贡献力量,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则是促进毛入学率增长的关键因素,教育部直属高校对毛入学率的增长没有贡献.从构成看,公民办院校并存发展,职业型、教学型和研究型高校结构逐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其内部体系正在朝向适应大众化的“成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规模和品质的指数,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是衡量一国社会发展动力和民族进步速度的指针.利用灰色关联等维代谢模型GM(1,1)对我国扩招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以高等教育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具体分析单元,建构高等教育规模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灰色协整预测模型,以为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理论解释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省里提出到2007年,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到2010年,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入园率达到9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3  相似文献   

11.
余力 《宁夏教育》2008,(4):39-39
今后五年我区确定的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入学率显著提高.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培养能力基本适应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丹尼森因素分析法作为理论基础,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96-2014年我国劳动投入弹性系数为0.44,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1.82%;直接贡献额由1996年的60.4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71.2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6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通过劳动力受高等教育比例、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人均受高等教育年限年增长率、公共投入占GDP的比例、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例等5项指标与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的比较,可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偏低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热点传真     
十二五教育发展确定五项重点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3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为确保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实施,教育部门将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到2015年,基本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二是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国家现代化战略课题组对于世界各国发展水平的分析框架,对我国与发达国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我国在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中阶段及以上学历人口在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比例等指标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重心偏低。因此,我国未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基于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未来我国应把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完善高中阶段教育功能,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建立普职融通、多元衔接的高中阶段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关系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各省份人均GDP和毛入学率的回归分析和数学建模,发现经济状况对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影响作用是很显著的。并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对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做出的贡献是不同的。研究同时发现,云南、河北、内蒙古、福建、山东和广东等省的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规划目标相对保守,吉林、陕西、湖北、重庆、安徽、四川、天津等省市的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规划目标相对过高。  相似文献   

16.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表明 ,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并且两者的协调性略有提高 ;相关分析还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率 ,且两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各级教育的人口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的相关分析发现 ,经济发展水平与各级教育人口数量显著相关 ,并且经济增长与各级受教育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但是各级受教育人口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月1日正式公布,作为未来十年河北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方案,《纲要》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改革方向,为我们描述出一幅河北教育令人憧憬的图景:"2020年,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2%。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到13.5年和11.2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接下来,本文择取纲要中本刊读者最为关心的高中阶段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和高等教育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一、综合高中首先是普通高中  在考虑综合高中学校的定位前,有必要分析一下整个教育结构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充分注意:11999年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8至22岁)为4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这几句话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上海高等教育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应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上海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意味着在普通教育基础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尤其是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计量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教育发展的数学模型以及教育发展的系统分析,可以得出:与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相适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50%,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20.
张惟祎 《云南教育》2003,(25):14-15
本刊讯“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教育,以实现我市制定的‘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事业奋斗目标———到2005年,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班)率达40%以上;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年以上。”这是在6月12日召开的保山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保山市委书记黄毅在其所作报告《团结奋进,扎实工作,不断推进保山市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提出的保山教育工作发展奋斗目标。这次会议是继1993年后时隔10年,保山又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