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关节中心速度误差主要来自解析操作误差,来自解析中的关节中心移位,导致运动环节的长度变化。这个变化引起关节中心的速度分量与环节转动的运动学关系不协调。这种不协调要想解除,只能建立变形体力学模型,并使模型能反映解析操作误差,才能使环节运动协调。本文建立的平面运动可变形环节模型,经过推证和用实际解析数据检验,证明是能解出关节速度误差并给出速度误差判别公式及环节角速度公式的。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方法 1984年3月28~3月29日,在广州春季田径邀请赛和6月在南京全国田径冠军赛上,我们用日本NAC16HD高速摄影机,以每秒103~121幅的速度,拍摄了我国部分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的技术影片,并用NAC GP2000图象分析系统解析出男子53人次,女子22人次的起跑反应时间参数。解析出的时间参数,其数值误差主要是瞬时判断误差,约为半幅至一幅,相当于4~9毫秒。  相似文献   

3.
通过DLT理论的研究,结合人体运动图像三维解析系统的开发,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中所出现误差原因的分析,给出实际误差修正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续集和建议,以供实际应用参考和其它设计人员在后继研究设计中借鉴。  相似文献   

4.
1981年10月,我们用五台16mm的高速摄影机拍摄了国家队运动员黑岩彰的直道滑行技术.五台高速摄影机的配置方法如图1.为了从底片中获得速度和角度的变化,用图像解析仪,以每隔一格描记一点的方法测定和计算了身体各关节和部位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棒球挥击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速动态分析仪对部分运动员挥击速度现状的解析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出从启动──中球的挥击时间:斜碰撞时是在棒速下降时进行的.现要求棒的挥击时间在100ms以内,投手球飞行至本垒前3.4m左右时棒开始启挥.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以竞走项目为例,提出了对测量过程中各误差源进行误差合成计算的方法,确定了最后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以及各误差源的比例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面定机拍摄时,图像边缘处的镜头畸变误差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立体影像定机拍摄时,标定空间与地面垂直方向的测量精度高于其他方向.误差合成的计算结果表明,平面定机拍摄和立体定机拍摄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分别为8.1±8.44 mm和8.05±4.9mm,多数被测点的位移量误差百分比在2%以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用的数据是1986年6月初在南京全国田径锦标赛上用日本纳库高速摄影机拍摄的高速技术影片,通过日本纳库GP—2000图像解析系统解析,并经过IBM PC/XT处理的数据(参见《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相、位移及速度的初步讨探》一文)。数据分析的精度如下: 时相判断误差为0.5~1帧,约为2~4.5毫秒。  相似文献   

8.
跳远起跳效果评价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影片解析及运动生物力学等研究方法,指出用起跳时间、水平速度损失率两个指标评价起跳效果的不足,提出了蹬伸时间指数和水平速度转化率两个新的综合指标。并对这两个新指标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最后阶段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方法: 1987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运会女子田径预选赛的标枪比赛中,我们用日本纳库(nac)16HD高速摄影机以每秒100格的速度对进入前八名的其中五位选手进行了定点摄影,拍摄了投掷最后一步的技术影片。摄影机正对投掷点,与之相距20米,在投掷点横放标尺。影片经冲洗后用日本NACGP———2000解析仪进行解析,解析出投掷最后  相似文献   

10.
跳远起跳效果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解析法与运动生物力学等研究方法,指出用起跳时间、水平速度损失率两项指标评价起跳效果的不足,提出了蹬伸时间指数和水平速度转化率两项新的综合指标,并对新指标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机械工业的发展依赖于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在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存在的误差,严重阻碍了机械工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描述了其中存在的误差,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降低误差的建议,以促进机械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用解析仪分析体育动作所产生误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大部分都要涉及到获得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的问题,而影片测量是获得数据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有不少研究人员是用日本生产的GP—2000运动解析仪进行这项工作的,但对于使用这种仪器所产生的误差问题,尚有不少争议,有人觉得它的误差太大,而不可信。为此,我们对使用该仪时,所产生的误差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提出我们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影像解析是运动技术诊断的常用的一种方法.国内外许多科研人员利用影片解析仪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这类仪器较贵,目前尚难以在国内一般体育院校与体工队普及.国外高速录像解析虽已问世、但这类仪器除价格昂贵之外,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国内如武汉、成都、北京等地也试制了录像解析仪,也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不足之处.介于目前国内运动诊断解析的实际需求,探讨能否在现有的软硬件设施条件下,花较少的投资,创建高速录像解析系统.它不仅要能满足高速运动图像显示精度,而且还要提高运动解析精度,使其用较少的投资获取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技术速度节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运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分析,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图表和速度曲线。经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左腿的有效摆动能加大右腿蹬伸力量,提高蹬伸速度,提高滑步速度,加快境速有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加快;在过渡阶段,加快右髋的快速前移,不仅有利于保持身体重心速度,同时有利于最后用力姿势的形成;摆动腿快速落地缩短单支撑时间,是尽快形成最后用力姿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运动录像解析仪”,对1988年全国春季竞走比赛,不同组别各项前三名和部分犯规运动员的竞走技术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研究,指出了竞走腾空过程与合理腾空的时间,以及我国运动员腾空时间过长的原因,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在人体运动的分析中,提取运动信息是必须的。对于人体运动的三维分析,图像系统常常是利用二维图像作三维重构,然后根据重构数据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在重构技术中DLT算法由于其众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人的运动是复杂而精细的,三维重构误差对运动分析误差的影响成为三维分析研究的关键点。针对三维重构所引起的误差,讨论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以提高三维解析数据的精度,并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措施,为编制三维解析系统时提高精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速摄影机现场拍摄,并通过用影片运动分析系统进行解析对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交叉步”后加快左腿的前摆速度可以形成牢固的双支撑,对重心水平速度的保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并能缩短最后用力的时间。左侧支撑技术是保证最后用力时动量传递和“鞭打”技术有效完成的重要技术环节,并影响着出手高度。  相似文献   

18.
运动影像分析中对镜头畸变的快速修正方法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运动影像拍摄当中存在的镜头畸变给解析结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利用Photoshop软件中的Lensdoc插件对镜头畸变快速修正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以及对比赛现场运动图像进行畸变修正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完成90幅画面的修正时间约为3min,修正前、后画面边缘处速度最大差值百分比为5.9%。此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修正由于近距离拍摄带来的镜头畸变误差。  相似文献   

19.
中外高水平女子撑竿跳高技术的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女子撑竿跳高的发展潜力,用爱捷录像解析系统解析获得数据,比较分析1997年室内世界锦标赛2名优秀选手蔡维燕(Cai)和埃玛·乔治(Ai)的撑竿跳高技术。结果表明,Cai的起跳速度和摆体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起跳速度,合理减少起跳角,对加大弯竿,提高握竿高度和摆体速度有高度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女子三级跳远三跳水平速度与成绩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定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和数理统计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参加1999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西安站)部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大部分运动员水平速度利用率较差,三跳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同时,三跳的起跳速度与起跳角度、双臂和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各跳落地缓冲腿的支撑负荷与脚着地瞬间和身体重心的位置关系、三跳的比例等因素是造成三跳水平速度损失的重要技术因素。此外,三级跳远运动员如何合理利用水平速度,怎样在三跳中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对提高运动成绩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