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科 《高中生》2012,(4):60-60
人们的各种精神现象离不开生理基础的支持.记忆也有其神经生理机制。在大脑中,相互关联记忆信息是如何被读取的,仍是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难题。由德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联合小组,通过研究果蝇大脑对气味信息的回忆过程,向揭开记忆的读取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
大脑记忆按事件方式储存,每个树突的固有频率就是记忆事件应有的信息元素。神经元表面成千上万个不同形态的树突树树棘所代表的信息集合就是一个记忆事件的信息储存总和。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储存在不同的脑区,同一瞬间储存在不同脑区的事件信息,通过突触机制关联成一个整体事件。记忆的读取遵循电波的谐振原理,通过突触关联的记忆电波可让肌体感知到类同于初始意识体验时曾经有过的意识状态。神经元的生存必须以稳定为前提,神经元不可以成为外来信息的传导介质,所以,颅内神经元群之间的信息交换只能以电波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3.
佚名 《教师博览》2009,(7):57-58
尽管科学家一个接一个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记忆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所谓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脑和记忆仍是神秘的。研究人员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并且当你记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脑中零零碎碎的信息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4.
尽管科学家一个接一个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记忆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所谓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脑和记忆仍是神秘的.研究人员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当你记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脑中零零碎碎的信息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代心灵哲学及神经科学的最新成就,章用自我意识的概念来分析、论述脑死亡问题。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动物,人的所有精神事件都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放电活动来实现的。随着大脑的死亡所带来的神经元永久性损伤,大脑重新实现精神事件和自我意识的可能性完全不存在;随着记忆的消失,主体的自我认同也随之消失。章不认为关于脑死亡的判断是一个价值判断;脑死亡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音乐与教育     
音乐造就天才,并非凭空捏建,科学研究表明:音乐的波动,能以生物电的形式,影响人的记忆神经元,刺激大脑的神经回路,像架设桥梁一样,它可以使大脑的神经元上的突触数增加,轴突变粗,从而使大脑内的信息交换加快忑维能力增强,即记忆力增强,思考反应能力变快.  相似文献   

7.
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实验证明,遗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后缺乏巩固复习.现代科学有一种理论,即“神经元回路说”,认为进入大脑的信息,在开始时,是一种神经冲动回路活动。神经冲动会在回路中不断反复回转,经过一定时间后,记忆痕迹才得到巩固。一般地说,一次复习留给大脑的痕迹是不会巩固的,也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只有多次复习,记忆才  相似文献   

8.
大脑和记忆是有神秘关系的。记忆是一个过程,并且当你记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脑中零零碎碎的信息进行重建。但让人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引发大脑开始这个重建过程?这其中已有20个事实被科学家证实了的。  相似文献   

9.
果蝇实现完整记忆樊祥熹译陈娜校昆虫一般没有学习和记忆的名声,但美国科学家制造的各种果蝇正在打破这种局面。这些研究人员已经产生出一种具有相当于照相存储器功能的果蝇种系。与短期回忆不同,持久的记忆被认为是同联系相邻神经细胞的突触的结构改变有关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求偶抑制记忆可以减少雄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对处女蝇的求偶行为,并且这种记忆属于长时间记忆.目前有关求偶抑制记忆对果蝇攻击行为影响的研究一直很缺乏.研究中,以野生型果蝇CS株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摄像机对果蝇行为进行记录,然后根据录像对果蝇潜伏期及头撞次数两种行为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最后通过t检验分析得出求偶抑制记忆是否对果蝇攻击性造成影响的结论.结果表明,求偶抑制记忆可以延长雄果蝇在争夺交配权时的潜伏期,但对争夺食物时的潜伏期却无明显影响.同时,求偶抑制记忆对争夺交配权时和争夺食物时的头撞次数均无明显影响.推断求偶抑制记忆特异的作用于争夺交配权时的潜伏期,从而使果蝇打斗潜伏期延长,攻击性减弱.在打斗开始之后发生的攻击行为可以部分消除求偶抑制记忆对果蝇的影响,使果蝇部分的恢复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外生物工程专家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设想:用人工的方法将知识“拷贝”到大脑中去。 现代医学解剖证明,人的大脑由10~(10)—10~(11)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相互联接起来组成复杂的脑神经网络,这种网络可完成外部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处理。科学家研究发现,外部信息经过眼、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称,血液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因为它能够积极地调整神经元处理信息的方式。血液不仅仅是大脑的维持系统,实际上还有助于控制大脑的活动。研究小组称,血液含有能够穿透血管影响神经元活动的溶解因  相似文献   

13.
高峰 《小学生时空》2012,(10):46-50
记忆之谜人的记忆靠大脑储存。大脑的记忆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时记忆,如记得今早吃什么早餐、当天的电视新闻内容等。这种记忆第二天常常会忘得一干二净。也正因为忘得快,大脑才有足够的空间和注意力去接收新的事物。但是,如果大脑完全没有办法让记忆长存,人类就没有办法学习进步。所以,大脑具有留住信息的功能,即第二类记忆——长时记忆。它让我们记住往日美好时  相似文献   

14.
杨志 《中华家教》2020,(3):32-33
其实,记忆能力是可以通过早期训练的,尤其是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这段时期是训练记忆能力的关键期。那么究竟记忆力是怎样炼成的,又应该如何提升呢?记忆力是这样炼成的,除了注意力,一个在学习中很重要的认知能力就是记忆。在我们的脑中是没有硬盘的,所以我们脑的工作方式跟电脑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我们的脑中,所记住的所有信息都是由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所表达的,所以我们记住的每一个信息都反映在神经元怎么连接上,你每记一个信息,神经元的连接都在动态地改变。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专业的招生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音乐考生的录取情况。而音乐考试又有与其他高考考试所不同的地方,是考生通过对音乐技能、技巧的掌握,读取音乐信息、正确的感受并反应到大脑意识中心,经大脑意识中心处理器官对音乐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通过个体的表演方式再将音乐信息表现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专家们经研究发现,人大脑的左右半球如同两台互相备份的电脑一样,具有储存同样信息的功能,也就是说大脑具有双重记忆功能。科学小组通过反复研究确认,在人大脑中,存在着“掌管记忆的特别区域”,这些特别区域分布在大脑的左右两侧,其中,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记忆区主要负责临时储存新信息的任务,而位于大脑右半球的记忆区则主要负责把可利用的同样信息进行记忆化处理,这些记忆特别区域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发生某  相似文献   

17.
人的大脑每天有四个记忆高峰期。第一个是早晨起床后:大脑在睡眠过程中对头一天输入的信息进行整理编码,没有新的记忆干扰,认记印象清晰;第二个是上午8点到10点:这时精力上升到旺盛期,处理认记效率高、认记量大;第三个是下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中学化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正越来越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广大化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适应"双主"原则的教学新模式.我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研究总结出一套以教育理论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优良记忆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化学教学方法一网络式化学教学法,求教于同行.一.网络式化学教学法理论依据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大脑神经元细胞是呈网状分布的,它们通过触角相连,人们观察和思维得到的信息被贮存在大脑的各个神经元细胞中.一般情形下,神经元细胞处于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9.
柱子 《初中生》2008,(3):59
美国科学家称,血液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因为它能够积极地调整神经元处理信息的方式。血液不仅仅是大脑的维持系统,实际上还有助于控制大脑的活动。 研究小组称,血液含有能够穿透血管影响神经元活动的溶解因子,血流量的改变也可能会影响到溶解因子的浓度。此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也会对血管的扩张和收缩产生反应。  相似文献   

20.
组块,即记忆单元,具体来说就是能够迅速地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链接起来的索引项,亦是指我们所熟悉的信息量的一个单元,它可以是一个偏旁,也可以是一个单字、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句子。组块思想认为,善于把学习材料分成适当的组块,不仅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加大信息浓度,减轻大脑的负担.提高储存量,而且能记得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