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单的统计(一)”单元备课札记沈长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一)”,是在学生已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及简单的求平均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编制和...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知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知识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重要方面。教材编排是把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数理统计学中的一些最基础的概念,结合有关内容分三次介绍给学生。第一次安排在第八册,结合应用题教学安排了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第二次是本单元(第十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它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安排了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简单统计表的认识与填写,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等内容。这些知识又为第三次教学打基础。第三次教学是在第十二册,安…  相似文献   

3.
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原统编教材采用的是集中编排.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则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一是充实了数据整理的内容,把平均数列人统计初步知识内;二是把统计初步知识的内容分散安排在中、高年级的三个学年中进行教学.这样既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加强了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简单的统计(一)”是学生在第八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求平均数两部分.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初步统计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中,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画正字收集整理数据、分组整理数据、复式统计表和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两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收集和整理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求平均数等基础上进行的。与通用教材相比,本单元的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统计”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初步掌握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增强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中引入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生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三册的“统计”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与第一阶段的内容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条形统计图的一个格子可以代表2个单位。因为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比较麻烦,所以有必要根据数据特点选择一格代表2个或者多个单位。这一变化不仅是表面上从1到2数量上的变动,它开始明确定义条形统计图中“格子”的本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93至94页的内容 ,是学生在中年级段初步接触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例1前面 ,先复习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接着提出 :有的时候不可能一次数出各项数据 ,而需要逐步收集和积累数据 ,比如例1中说的情况 ,就需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整理数据 ,经常使用的是划“正”字 ,哪种数据增加1 ,就在那种数据的名称后面加一划。这样收集起来的数据叫做原始数据。为了更清楚地表示…  相似文献   

9.
一、说教材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简单的统计(一)”例2编排了“求平均数”的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求平均数”是作为一类除法计算应用题来编排的,教学时,一般都是通过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概括出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再运用这一数量关系式解答相关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与能力。苏教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编排在“简单的统计(一)”单元内,这样编排促使我们教师必须领会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要有新的思考。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是统计表。学生学习了这部分教材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知识打下一些基础。统计表是把一些有关的数量按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分类整理,再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表的制法,就是这节教材的教学要求。绘制统计表,要从搜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开始。例1、例2主要是使学生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把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由于单式统计表比较简单,教材结合讲解数据的整理介绍了单式统计表的制法。例1中的记录单记录了某校四年级一班二十四个女同学各人身高的长度。为了能清楚地看出这个班女同学身材高矮的状况把其中给的数据加以整理。整理时,可以从身材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小节“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主要内容是介绍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及编制和分析统计图表的方法。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根据原始数据的范围正确地进行分类整理,会填、会看、会分析统计图表。教学难点是分组整理易于漏掉某些原始数据,及复式统计表的表头难以看懂。  相似文献   

12.
新编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比和比例,总复习三个部分。下面,就这些教学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一、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本单元讲解数据整理,单、复式统计表和单、复式统计图,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整理和统计图表的意义,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和参加工农业生产打下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学案例概述] 笔者曾在自己班上教了<简单的统计表>一课,这是聋校数学教材第十五册,第76页例2的教学,教学目的是"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并完成简单的统计表".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浅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关于统计初步知识的内容,在通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常用的、学生又能接受的知识。主要内容是: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知识;平均数的意义及其求法;数据的收集与分类整理;简单的统计表;根据收集的数据求稍复杂的平均数;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分散教学,适当渗透。“九义”教材对上述内容采取各处渗透.分散教学的方式编排。有关统计思想与方法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西:1.在四则运算教学中适当渗透。在低年级整数四则运算练习中就安排了一些表格式的习题。如:这类练习既能巩固四…  相似文献   

15.
平均数是统计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小学阶段讲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分两次学习,第一次是第八册第一单元,第二次是第十册第一单元,并且将“求平均数”作为一类除法计算应用题来编排。本节教材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平均数,为以后深入学习根据搜集的数据求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打好基础。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能根据简单的问题选用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构想胡金婵王玉敏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含有两级运算和带小括号的三步式题、文字题;第二部分是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第三部分是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降低...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P106-10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实验组编写的小学实验课本数学第八册,是在总结现行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实验和试教编写而成的。与现行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相比,第八册课本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进行了以下调整:增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从第七册移来);把丈量土地中实际测量的内容并入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其中土地面积的内容已移到第六册);适当地加强简易方程,增加了ax±bx=c类型的方程;增加了简单的统计(把统计表的部分内容从第十册移来,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从第七册  相似文献   

20.
[知识导序 ]整理数据平均数统计表 表外 :标题、日期、单位说明表内 :表头、纵横栏目、数据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知识导练 ]在日常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中 ,特别是进行科学研究时 ,人们常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情况 ,这就需要收集数据 ,并把数据加以分类、整理 ,需要求出数据的平均数 ,或者制成统计表、统计图 ,用来反映所了解的情况。(一 )求平均数希望小学统计五年级学生的身高 ,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身高 (米 ) 1.35 1.381.4 11.4 4人 数 4 17 332 6  求五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想一想要求五年级学生的平均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